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巴布膏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3348发布日期:2023-12-09 04:4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巴布膏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妇科最常见的经期女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一项流行病学系统审查,经期女性痛经的发病率在17~81%之间,因为只有少数女性寻求治疗,该流行率是被低估的。在不同年龄和国籍的群体中,原发性痛经发病率从45%到97%不等。原发性痛经属祖国医学“痛经”、“经行腹痛”的范畴。中医辩证分型中以寒凝血瘀型最为多见。

2、原发性痛经目前的治疗以个人护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贴敷暖宫贴等方式调理,仅能达到缓解痛经的效果,无法达到有效改善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目的。目前,也可通过药物减轻疼痛常用药物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避孕药等,然而,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存在潜在的伤害,甚至干扰胃肠功能。

3、中医针对原发性痛经“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的两种基本病机,在治疗上多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祛湿化瘀止痛为总则。治疗手段包括口服中药、针灸、药物外用、穴位贴敷等各种内治或外治方法。这些治疗手段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同时,不会对妇女的生理周期产生影响,并且能够使女性的卵巢发育更为完善,因而具有独特的优势。各类祖国医学治疗方法在临床虽然具有明显疗效,但有的方法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口服中药,服用前需要煎煮,且长期用药多因口味欠佳,患者难以接受;针灸治疗自行操作不便,并且不适于畏针的患者等;药物外用选取部位多样化,有的通过直肠给药,有的药物贴敷范围较大,随意性较强。脐疗在历代医家的医籍中多有记载,是我国传统的、独具特色的治病方法之一,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无痛苦、安全、无不良反应的特点,患者易于接受。

4、巴布膏剂作为中药领域新型透皮给药制剂,因具有载药量大、易剥离、可反复贴敷,皮肤生物相容性好,药物透皮吸收效率高、生物利用度高、减少胃肠刺激等优点,是国内外医药行业开发的热点。然而,不同的中药产品的巴布膏剂在制备过程中,受到产品质量属性、工艺参数、成型工艺的影响,药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效果存在波动,由此导致了巴布膏的质量可控性有限,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巴布膏剂及制备方法,药物组方配伍科学,通过制成巴布膏剂并优化工艺,制得的制剂品质优异,质量可控,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佳,止痛效果尤为显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之一:

3、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4、醋延胡索30-45份、丹参25-35份、肉桂15-20份、川芎25-35份、醋香附22-26份、吴茱萸8-12份、生姜16-24份。

5、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醋延胡索40份、丹参30份、肉桂18份、川芎30份、醋香附24份、吴茱萸10份、生姜20份。

6、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之二:

7、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巴布膏剂,由如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制成。

8、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巴布膏剂,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为np-700、甘油、甘羟铝、pva、pvp k-90、微粉硅胶、氮酮和水。

9、进一步地,各辅料用量分别为:np-700用量4-5份,甘油用量30-35份,甘羟铝用量0.3-0.5份,pva用量0.4-0.5份、pvp k-90用量2-4份、微粉硅胶用量3-5份;氮酮质量用量为辅料和提取稠膏总量的3%。

10、进一步地,各辅料用量分别为:np-700用量4.5-4.6份g,甘油用量32-32.5份,甘羟铝用量0.39-0.42份,pva用量0.45份、pvp k-90用量3份、微粉硅胶用量4份。

11、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之三:

12、上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巴布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3、(1)浸膏制备

14、a、称取醋延胡索、丹参,醇提,滤过,合并三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稠膏,药渣备用;

15、b、称取肉桂、川芎、醋香附、吴茱萸、生姜,加入8倍量的水,水蒸气蒸馏提取总挥发油,分取总挥发油,水提液、药渣备用;

16、c、将步骤b提取挥发油后药渣与步骤a醇提取后药渣合并,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滤过,所得药渣再加入6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合并2次水煎液及提取总挥发油后的水提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1.06~1.10(50℃)的药液,在充分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60%,继续搅拌30min,于0~4℃静置24小时,上清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稠膏;

17、d、将步骤a和步骤c的稠膏合并,微热,充分搅匀为提取稠膏,备用;

18、(2)巴布膏制备

19、a、将np-700置于甘油中,加入甘羟铝、总挥发油和氮酮,搅拌均匀,作为a相;将pva于75℃条件下加水溶解,加入pvp k-90,搅拌均匀,超声处理(250w,33khz)15min,加入微粉硅胶,搅拌均匀,作为b相;

20、b、将a相加至b相中,边加边在60℃水浴中缓慢搅拌,至混合均匀,作为巴布膏基质;

21、c、加入步骤(1)的提取稠膏,继续在60℃水浴中搅拌至均匀,超声处理20min;

22、d、趁热涂布于无纺布背衬上,放置烘箱中40℃干燥12h,取出,盖上保护膜,密封保存,即得。

23、进一步地,步骤(1)中a醇提操作为:加入醋延胡索和丹参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入6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步骤(1)中b水蒸气蒸馏提取5h。

24、进一步地,步骤(2)中a加水量为b相辅料质量3倍量;步骤(2)中c稠膏与基质的重量配比为1∶5;步骤(2)中d涂布温度45℃,厚度2.0mm。

25、进一步地,上述a相由np-700、甘油、甘羟铝、总挥发油和氮酮制成;b项由pva、水、pvp k-90和微粉硅胶制成,步骤(2)中a加水量按b项辅料成分质量的3倍加入。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组方由清代《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加减化裁而来,由醋延胡索、川芎、丹参、肉桂等7味中药组成,制成外用巴布膏剂,采用神阙穴贴敷,通过穴位-经络-胞宫网络直达病灶。对寒凝血瘀型pd模型大鼠进行治疗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其具有温经散寒、化瘀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止痛效果尤为显著,且患者用药顺应性好,方便携带及使用。

28、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经制备成巴布膏剂,并优化工艺参数,使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可直达冲任而调理二脉气血不和,选用具有温经化瘀,活血止痛的前述组方药物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29、3、本发明的巴布膏基质处方中,np-700为骨架材料,甘羟铝为交联剂,两者交联形成网状立体结构,pvp k90为黏合剂,pva为增黏剂,使膏体产生足够的内聚力、较高的弹性和一定的强度;微粉硅胶为填充剂,甘油为保湿剂,可调节其成型性、涂展性,增加膏体强度。同时,微粉硅胶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提取物中挥发油等油性物质,使与中药组合物浸膏均匀混合,可提高制剂的均匀性和疗效。辅料及其用量选择更好的改善了本发明中药巴布膏成型,且对巴布膏膏体均匀性、涂展性、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赋形性这些外观性质,以及黏附性、剥离强度等关键质量属性具备有利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