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电极及外科手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0888发布日期:2023-12-07 13:0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电极及外科手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术刀头,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电极及外科手术系统。


背景技术:

1、低温等离子技术已是一门相对成熟的应用科学,它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低温等离子技术于21世纪初被用于电外科手术中。等离子体在较低的频率下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对组织进行切割、消融、凝血等手术。外科医生可以使用等离子手术设备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执行特定的相关功能。

2、等离子手术系统一般由4个主要部分构成:主机、脚踏开关、手术电极和电源线组成。其中主机是高频能量的来源,高频能量通过手术电极输送到治疗部位。等离子手术电极利用高频能量将组织之间的电解液转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被电场加速后形成高速粒子流,高速粒子流的巨大动能冲击靶向组织,从而解离靶组织中构成细胞的分子键,使得靶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单位解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并造成组织凝固性坏死,达到止血、凝固的效果;坏死组织脱落或产生瘢痕收缩,形成组织切割、消融的效果。

3、手术电极在使用时需要与主机连接,并将产品上的介质溶液输入管道连接到介质溶液袋上,介质溶液通过蠕动泵递送。手术中医生手持手术电极,将手术电极工作端放置于需要治疗的组织处,通过发射极产生的高频能量对病变组织进行消融、切割、凝血治疗,并保证手术电极工作端工作时有足够的介质溶液,既维持等离子体的形成,又防止非预期的热量产生而导致组织损伤。

4、现有带滴定功能的手术电极产生的等离子体的包络边界绝大部分都在电极端面外围尺寸以外,等离子体的有效边界无法具体确定,不利于需要精确操作的手术过程应用,如紧挨神经或血管组织的部位。此外,带滴定功能的手术电极的发射极结构很复杂,制作工艺也复杂,增加了制作成本;带滴定功能的手术电极的部分发射极的结构尺寸较大,不适用于较小的病变组织的治疗使用;而结构细小的针式手术电极不带滴定功能,也就无法使用较大的高频能量进行治疗。

5、申请公布号为cn 112168339a的中国专利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电极和系统,本发明将回路电极包覆在绝缘部件内,将所述激发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部件上,导电液通过设置的透水孔从回路电极输送到所述激发电极的部位。该发明方案产生的等离子和电场方向是由柱状体的侧壁外表面向柱状体的底面,手术电极产生的等离子体的包络边界仍然绝大部分都在电极端面尺寸以外,等离子体的有效边界仍然无法具体确定,仍然不利于精确操作的手术过程应用;虽然将回路电极包覆在绝缘部件内,但是回路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没有包围关系,发射极结构也很复杂。

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手术电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带滴定功能手术电极的等离子体整体尺寸大,有效边界无法具体确定,不利于需要精确操作的手术过程应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术电极,包括工作端、电极杆、介质溶液输入管、废液抽吸机构、一体化线缆、电极手柄,其中,所述工作端与所述电极杆连接,所述电极杆与电极手柄连接;

2、所述工作端包括外绝缘层、返回电极、发射极、中绝缘体、介质溶液出口;所述返回电极的部分外表面由所述外绝缘层包敷,所述介质溶液出口设于所述返回电极的裸露段圆柱面,所述外绝缘层位于所述介质溶液出口与所述电极手柄之间,所述中绝缘体的外圆柱面设有若干个介质溶液导槽,所述介质溶液输入管与所述介质溶液导槽、所述介质溶液出口依次连通;所述中绝缘体固定在所述返回电极的管腔内,并且所述返回电极的端面沿着手术电极的轴向高出所述中绝缘体的前端面第一高度,所述发射极设于所述中绝缘体内,所述发射极的部分外表面由所述中绝缘体包敷,并且所述发射极的端面沿着手术电极的轴向高出所述中绝缘体的邻近端面第二高度,所述邻近端面为所述中绝缘体包覆所述发射极的边界端面;

3、所述发射极和所述返回电极均通过所述一体化线缆与外部的手术主机电性相连。

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发射极位于返回电极围成的区域内部,发射极和返回电极之间通过中绝缘体间隔开来,并且两极的端面均高于中绝缘体的端面,使得发射极激发的电场和等离子体的有效包络面位于等离子手术电极端面外围周向尺寸以内,等离子体的有效边界是具体确定的,不超过手术电极工作端端面的外围周向尺寸,有利于精确操作的手术过程应用,如紧挨神经或血管组织的部位,能够保证小体积的组织处于电极激发的等离子体中,从而避免对非预期治疗部位的肌肉或血管和神经组织造成损伤和刺激;通过所述介质溶液输入管与所述介质溶液导槽、所述介质溶液出口依次连通,本技术方案同时带有滴定功能,可以对手术电极加载比较大的发射功率,使切割或消融或凝血手术过程有更高的效率,同时通过优化整体结构设计,使得手术电极结构紧凑、手术电极的整体尺寸变小。

5、较佳地,所述第二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高度;和/或,所述发射极的端面沿着远离所述电极杆的轴线方向高出所述返回电极的端面。

6、较佳地,所述中绝缘体远离所述电极杆的端面设有内凹锥面,或内凹抛物线旋转面,或内凹圆弧旋转面,所述发射极设于所述内凹锥面内,或内凹抛物线旋转面内,或凹圆弧旋转面内。其有益效果在于:在不增加发射极伸出返回电极的端面的长度的前提下增加了发射极的实际有效工作长度,从而避免发射极在有限的工作长度下能量过度集中,达到减小发射极表面能量密度的目的。

7、较佳地,所述发射极为针状。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针状的金属制作发射极,可以使手术电极更紧凑和细小;同时,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制造成本,适用范围广。

8、较佳地,所述发射极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或椭圆形,或圆缺形。

9、较佳地,所述介质溶液导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半圆形、或圆缺形、或椭圆形、或扇形、或水滴形、或多边形;介质溶液导槽沿着所述手术电极的轴向延伸;所述介质溶液出口的形状为圆形、或半圆形、或圆缺形、或椭圆形、或扇形、或水滴形、或多边形。

10、较佳地,若干个所述介质溶液导槽在垂直于所述中绝缘体轴向的横截面内相对于轴心呈均等角度分布,或者呈不均等角度分布;若干个所述介质溶液出口在垂直于所述中绝缘体轴向的横截面内相对于轴心呈均等角度分布,或者呈不均等角度分布。其有益效果在于:合理的布局使得结构紧凑,而且使得导电液能够分布均匀地流入电极之间的工作区域。

11、较佳地,若干个所述介质溶液出口的中心在垂直于所述中绝缘体轴向的横截面内相对于轴心的夹角与所述介质溶液导槽的轴向中线在垂直于所述中绝缘体轴向的横截面内相对于轴心的夹角保持一致。其有益效果在于:所有介质溶液出口的中心与所有介质溶液导槽的轴向中线能够完全重叠,确保介质溶液能够顺利流出。

12、较佳地,所述废液抽吸机构包括抽吸孔、废液抽吸管;所述抽吸孔设于所述中绝缘体内,所述废液抽吸管设于所述手术电极的末端,所述抽吸孔与所述废液抽吸管连通。其有益效果在于:将抽吸孔设置在发射极和返回电极之间的位置,有利于更及时的将手术废物和废液抽走,使术野更清晰。

13、较佳地,所述电极手柄上设有功率控制模块、按钮面板单元,所述功率控制模块与按钮面板单元电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手柄带按钮面板单元,手术中可随时在手柄上手动操作,增大或减小能量输送,从而进行有效的切割、消融、凝血功能,提高手术效率。

14、一种外科手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术主机和上述的手术电极;所述手术主机与所述一体化线缆相连。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发射极位于返回电极围成的区域内部,发射极激发的电场和等离子体的有效包络面位于等离子手术电极端面外围周向尺寸以内,等离子体的有效边界是具体确定的,不超过手术电极工作端端面的外围周向尺寸,有利于精确操作的手术过程应用,如紧挨神经或血管组织的部位,能够保证小体积的组织处于电极激发的等离子体中,从而避免对非预期治疗部位的肌肉或血管和神经组织造成损伤和刺激,主要适用于耳喉鼻科手术中的切割、消融、凝血,也可用于关节、泌尿科、妇科;本技术方案同时带有滴定功能,可以对手术电极加载比较大的发射功率,使切割或消融或凝血手术过程有更高的效率,同时通过整体结构设计,使得手术电极结构紧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