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仪器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16212发布日期:2024-01-26 16:2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仪器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耳石症治疗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仪器及方法。


背景技术:

1、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bppv),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短暂阵发性眩晕和眼震的一种常见疾病。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于耳石膜上,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

2、bppv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百个眩晕的门诊患者当中大概有30%的患者是因为耳石症引起的。耳石症在所有的眩晕疾病当中是排名第一的。耳石症的发病率在生活中非常高,除此之外还有医疗条件限制的基层医院没有及时做出耳石症的诊断。但总体来说耳石症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据统计,人群中有10%一生总有一次耳石症发作,而发作患者中,有接近50%患者会有复发。

3、美国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学会(简称为aao-hnsf)提出了2017版本的《bppv的临床实践指南》(下文简称为《指南》),为bppv提供了基于证据的建议。在该指南中,bppv被定义为一种位置性的眩晕,其中:

4、眩晕被定义为在没有真实运动的情况下,自我或周围环境运动的错觉;位置性眩晕被定义为由于头部位置相对于重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旋转感觉;bppv被定义为一种以反复出现位置性眩晕为特征的内耳障碍。

5、该指南首先致力于治疗bppv病症,其次致力于提升bppv的精确诊断,其次致力于减少诊断和治疗的费用,并改善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6、该指南所推荐的具有关键效用的诊治行动声明如下表所示:

7、

8、如上表所示,指南所推荐的bppv的诊断行动主要包括“后半规管bppv诊断”和“水平半规管bppv诊断”,并强烈推荐重定位程序作为初始治疗方式。所述的诊断和治疗方式都依赖于对眼球震颤(简称眼震)方式的观察和判断,并据此实施检查操作和重定位操作。

9、《指南》声明1a中强调:医生除了要询问患者的病史外,还要执行物理检查手段(即dix-hallpike手法)。当dix-hallpike手法(dix-hallpike maneuver)引起眩晕伴扭转性、上跳性眼球震颤时,临床医生应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dix-hallpike手法被认为是诊断后半规管bppv的金标准检测。

10、《指南》声明1b中强调:仰卧头滚动检测(supine head roll或pagnini-lempert或pagnini-mcclure roll检测)是诊断水平半规管bppv的首选手法。该检测可能出现两种潜在的眼球震颤模式,反映了两种水平半规管bppv类型,即向地性bppv和离地性bppv类型。

11、《指南》声明4a中强调:被诊断为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bppv的患者应该尽快接受耳石重定位程序(crp)治疗。其中,后半规管bppv治疗推荐采用epley手法或semont手法;水平半规管bppv治疗推荐采用barbecue roll手法或者gufoni手法。

12、目前bppv诊断设备主要是“眼震视图仪”,如丹麦国际听力的visualeyes产品。通过dix-hallpike手法或冷热刺激激发患者眼震之后,此类产品利用红外高速摄影机记录眼球运动的视频,并通过“眼动追踪算法”提取眼动曲线。医生通过观察眼动视频或曲线,可人工观察和判断眼震模式,并作出相应的bppv诊断。

13、bppv的治疗主要通过人工实施重定位程序手法(也称复位手法)。耳鼻喉科门诊统计,大多数患者在复位手法治疗后有效,可以明显缓解症状。另外一种常见治疗方式是使用“耳石症复位机器”。在复位过程中,医生操作此机器对患者进行大体位翻转以实施耳石复位行动。部分患者通过一次治疗即可取得理想效果,部分患者则需要进行更多次治疗。

14、目前,bppv的诊治现状主要存在着如下的现实问题:

15、bppv的诊治取决于专科医师的较高专业水平,不适合在基层医院中开展;

16、bppv诊治设备价格较为昂贵,多集中于三甲医院等大医院,资源紧缺、收费较高;

17、bppv人工复位需要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肉眼观察眼震,操作较为困难;

18、bppv机器复位方式不适合于高龄或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个别患者在复位过程中会剧烈呕吐甚至引起窒息;

19、bppv人工复位国家收费标准偏低、人工操作耗时偏长,对三甲医院门诊资源造成了负担;

20、bppv患者多为老年,如耽误治疗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摔倒风险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仪器及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2、本发明一种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其中,包括:ai问诊模块、物理检查流程控制模块、眼动曲线采集模块、头部位姿采集模块、眼震模式ai检测及分类模块、ai bppv诊断推理模块、过程数据综合模块、bppv诊断报告模块、过程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通讯模块;ai问诊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问卷与语音问诊,并对问诊信息进行整理;物理检查流程控制模块控制眼动曲线采集模块实时采集vr装置的眼动传感数据,控制头部位姿采集模块实时采集vr装置头部位姿传感数据,并控制vr装置实施bppv的物理检查流程;眼震模式ai检测及分类模块接收采集的眼动曲线以及头部位姿数据,以判断bppv症状特征的眼震模式的发生情况,并对眼震模式进行归类;ai bppv诊断推理模块接收并汇总ai问诊模块以及眼震模式ai检测及分类模块的信息,以判断bppv的检查结果以及bppv阳性类型;过程数据综合模块接收bppv的物理检查过程中的实时过程数据、bppv的检查结果以及bppv阳性类型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输出格式化的过程数据和bppv诊断报表数据;过程数据存储模块接收过程数据综合模块的数据,并存储到vr装置的本地存储器中;bppv诊断报告模块接收过程数据综合模块所输出的bppv诊断报表数据,生成bppv诊断报告,并渲染到vr界面上;数据通讯模块用于vr装置和外部pc机之间的通讯。

3、根据本发明的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重定位流程控制模块,用于依据bppv诊断报告选择重定位程序,按照所选重定位程序进行重定位流程指导,并在重定位流程中调度眼动数据采集、头部位姿监督、眼动动画合成、眼震模式识别、耳石位置推断、操作步骤决策、操作指令输出、眼动界面渲染、过程数据存储与数据通讯。

4、根据本发明的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ai重定位操作决策模块,接收眼震模式数据、vr装置的操作过程信息和头部位姿数据,以对耳石位置做出推断,并生成重定位操作指令、警告指令及中止指令,反馈给重定位流程控制模块。

5、根据本发明的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操作指令生成模块,根据物理检查流程控制模块或者重定位流程控制模块所输出的操作指令,生成文本、图像、动画和语音的多模式指令信息。

6、根据本发明的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ai语音合成模块,用于将操作指令生成模块的语音指令信息合成语音指令,输出给音频设备。

7、根据本发明的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眼动动画合成模块,根据眼动曲线生成眼动模拟动画并渲染到vr界面或pc端界面上。

8、根据本发明的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的一实施例,其中,bppv的物理检查流程包括:dix-hallpike或supine head roll手法的物理检查过程;根据bppv诊断报告的结果选择实施epley手法、barbecue roll手法或者gufoni手法的重定位程序。

9、本发明一种进行耳石症vr辅助诊治仪,其中,包括:具有眼动追踪功能的vr装置,该vr装置安装有上述任一的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

10、根据本发明的耳石症vr辅助诊治仪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pc机,用于与该vr装置通讯,并显示vr辅助诊治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11、本发明一种进行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方法,其中,患者使用耳石症vr辅助诊治仪,实时采集眼动曲线和头部6dof位姿;指导实施dix-hallpike手法基于眼震模式的检查过程,通过ai算法识别眼震模式,结合问诊信息、眼震模式和头部位姿推断bppv阳性或阴性,从而辅助检查者实施后半规管bppv检查和诊断;指导实施supine head roll手法基于眼震模式的检查过程,通过ai算法识别眼震模式,结合问诊信息、眼震模式和头部位姿推断bppv识别向地性或者离地性眼震,从而辅助检查者实施水平半规管bppv检查和诊断;指导实施epley手法重定位治疗程序,通过ai算法识别眼震模式,并推断耳石位置,并结合头部位姿生成重定位操作决策,从而辅助治疗者实施或者患者自行实施后半规管bppv的复位治疗;或指导实施barbecue roll手法或者gufoni手法重定位治疗程序,通过ai算法识别眼震模式,推断耳石位置,并结合头部位姿生成重定位操作决策,从而辅助治疗者实施或者患者自行实施水平半规管bppv的复位治疗。

12、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耳石症vr辅助诊治的系统、仪器及方法,能够有效推行国际标准、改善治疗体验、降低治疗门槛并减少治疗费用,克服了现有的人工治疗和机器治疗的痛点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