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1334发布日期:2024-01-06 2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细神经内窥镜、终端机(7)和头显眼镜(8);所述超细神经内窥镜包括镜杆(1)、把手(2)、标记器(3)、线缆(4)、影像接口(5)和光源接口(6),所述镜杆(1)的内部集成有电子镜头和光纤,所述把手(2)设置在镜杆(1)的上方,所述标记器(3)设置在把手(2)的两侧,所述线缆(4)的一端设置在把手(2)远离镜杆(1)的一端上,所述线缆(4)的内部包裹有数据线和光纤,所述线缆(4)的形状是y形,所述线缆(4)远离把手(2)的两端分别与影像接口(5)和光源接口(6)连接;所述终端机(7)包括三维重建模块、影像配准模块、影像融合模块、语音切换模块、病灶绘制模块、方案推荐模块和病灶更新模块;所述头显眼镜(8)包括双目相机、眼镜主体、头带、影音传输线(9)和麦克风;所述超细神经内窥镜与终端机(7)之间通过线缆(4)连接,所述终端机(7)与头显眼镜(8)之间通过影音传输线(9)连接,所述终端机(7)和头显眼镜(8)上设置有用于播放场景画面的显示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相机集成有图像识别处理器,所述眼镜主体设置有用于视线追踪的红外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重建模块根据患者ct的影像数据,生成患者头部结构的三维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画面包括现实场景、虚拟三维模型场景、内窥镜场景和混合实现场景,所述现实场景用于显示双目相机拍摄的影像,所述虚拟三维模型场景用于显示三维模型构建的虚拟影像,所述内窥镜场景用于显示超细神经内窥镜拍摄的影像,所述混合实现场景用于显示影像融合模块生成的融合影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重建模块获取患者的ct的影像数据,将三维空间划分为均匀的小立方体单元,根据ct的影像数据对每个单元赋予对应的属性值,根据单元的位置和属性值,生成三维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神经内窥镜设置有光学深度传感器,所述影像配准模块使用视觉同步定位和建图算法,处理超细神经内窥镜拍摄的影像数据,基于光学深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结合三维模型对超细神经内窥镜进行实时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融合模块基于结构光投影法,对三维模型进行投影,并使三维模型投影和超细神经内窥镜拍摄的影像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切换模块使用语音识别算法将医生的语音指令转换为文本形式,所述语音切换模块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算法对于识别的文本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对场景画面进行切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病灶绘制模块储存有医生预设病灶的形状、颜色、纹理和轮廓特征,所述病灶绘制模块使用图像分割算法,基于ct的影像数据,结合影像融合模块的融合影像,将具有病灶类似特征的区域从融合影像中分割出来,并对分割的区域进行标注,所述病灶绘制模块使用主动轮廓模型法,基于标注的病灶初始轮廓,根据影像的梯度信息和约束力迭代地调整轮廓,并根据轮廓对病灶进行勾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案推荐模块使用规则引擎,将小型病灶切除、脑室镜手术、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和经颅锁孔手术的手术方案,根据病灶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定义为预设规则,基于病灶绘制模块标注的病灶信息,应用预设规则来判断和推荐手术方案,所述病灶更新模块使用交叉微分算法,计算影像中像素点和临域像素点之间的差异,确定病灶的边缘位置,对病灶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进行更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手术可视化系统,包括超细神经内窥镜、终端机和头显眼镜,本发明将多个影像相结合,扩大医生在神经外科手术时的视野范围,使得医生在术中患者的病情能够有更加清晰地认识,极大地提高了手术过程中医生对于病况的判断,同时利用三维模型辅助手术,使医生在视野盲区中仍然能进行手术,为精准化的手术实施有效的依据;本发明对患者的CT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超细神经内窥镜拍摄的影像,标注勾勒患者病灶,分析患者病灶的大小和位置关系,推荐相应的手术方案,指导医生进行手术过程,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医生的失误率。

技术研发人员:崔少飞,唐洲平,李元威,高婷婷,贾旭瑞,李恒望,刘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万特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