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藏药组方及应用

文档序号:37079557发布日期:2024-02-20 21:3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藏药组方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藏药组方及应用。


背景技术:

1、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滑膜炎和软骨破坏主要特征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据报道,ra在国内外的发病率均较高,并且ra病情反复、较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ra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口服药物和外用膏药贴剂。长期口服药物一方面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而出现胃黏膜炎症、药物吸收不全以及影响药物疗效;另一方面还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外用膏药贴剂吸水性较差,药物的释放和穿透性较差,粘胶透气性不好,易造成皮肤红肿。软膏剂的热敏性以及触变性等特性使得它可以长时间内紧贴黏附在用药部位从而达到局部甚至全身的治疗作用,并且软膏剂制作工艺简单,方便携带,也因此深受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青睐。中药、藏药等传统药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副作用小等特点,使其在ra的治疗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中药治疗ra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开发价值。

2、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藏医中被称为“真布”及痹症,“真布”的发病与内外诸多因素存在很大联系,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代谢功能障碍所产生的过量黄水。《四部医典》记载:“因缘湿腴境与油腻食,未转轻未熟黄水盛,黄水成驻于骨肉筋腱生湿痹”。藏医认为,人体通过饮食摄入的精微成熟后进行清浊分离,即清为精华,浊为糟粕。精华到达肝脏后,进行再次成熟和清浊分离,精华生成肌肉,而糟粕则生成胆汁,胆汁再次进行成熟和分离后,精华生成体内的黄水,其分布在周身肌肉、骨骼、脏腑以及机体各关节等内外各处,并且发挥着润滑关节和调节水液等重要的生理作用。然而在久居潮湿或寒重食行的作用下,体内黄水发生紊乱并蓄积在各处关节,导致筋韧僵硬,关节伸缩不便,最终引起关节病变。

3、目前,市场上治疗ra药物种类繁多,西药毒副作用大,且难以根除病症。中医药治疗ra有疗效明确和副作用较小等优势,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寻找一种治疗ra疗效显著的中药、藏药组方,以用于缓解或解除病患的痛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藏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2、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藏药组方,所述的组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5~15份的西藏猫乳、5~10份的诃子、5~10份的川滇小檗、5~10份麻花秦艽。

3、上述的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藏药组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按以下的重量份数比例称取原料:西藏猫乳5~15、诃子5~10、川滇小檗5~10、麻花秦艽5~10;

5、s2:将s1中的原料混合后粉碎,过20目筛,获得粉末原料;

6、s3:将s2中的粉末原料按料液比1:5~1:15的重量体积比加入水,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得浓缩液;

7、s4:将s3中的浓缩液,加入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至乙醇的体积浓度为50~70%,静置24小时,滤过,得滤液,浓缩干燥,得干浸膏。

8、优选的,乙醇的体积浓度为50%、60%或70%。

9、s5:将s4中的浸膏添加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凡士林、液体石蜡、氮酮、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三乙醇胺、羟苯乙酯、去离子水制成外用制剂,比如软膏剂,该步骤为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10、将上述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藏药组方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也是本发明所要重点保护的内容。

11、上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藏药组合软膏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同样也是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12、上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体内“黄水”紊乱导致。

13、西藏猫乳为鼠李科植物西藏猫乳(rhamnela gilgitica mansfeld et melch.)的干燥树干及枝条。生于海拔2600~2900m的热带地区,分布于西藏察隅、芒康等地。具有凉血,敛干黄水,消肿等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麻风病,高山多血症。熬膏外用能消肿,治疮毒。本发明人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比如本发明人团队发表过关于西藏猫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期刊论文、硕士论文;研究的结果表明,西藏猫乳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功效,但是仅通过这一味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多年的顽固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作用效果还是很有限的。

14、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的果实。生于海拔800~1800m的疏林中,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药用去内果皮,剥取外皮与中果皮。制膏剂时用内果皮、中果皮、外果皮三者。具有滋补养身,升胃火,助消化,舒心,明目等功效。主治“龙”、“赤巴”、“培根”诱发的疾病。

15、川滇小檗(berberis jamesiama forrest et w.w.sm)为小檗科小檗属多种植物的根茎皮、花、果实入药。其皮具有燥湿,解毒,排黄水等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淋浊、遗精、白带、陈旧热病、黄水病、眼疾、全身疼痛、关节痛。

16、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为龙胆科植物麻花秦艽的根入药。味苦,性凉、糙,具有清热、消炎利胆等作用,主治腹泻、肝热、胆热、乳腺热。外用消肿愈伤、主治麻风病。

17、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8、藏医理论认为:ra属于“真布”病范畴,而“黄水病变”是“真布”病的病机。饮食经胃消化后,其精华化生成血液,血液分精华与浊物,血之浊物化生成胆汁积于胆腑,胆汁之精华化生为黄水,散布于身体肌肤、骨骼与脏腑内外,尤其是肌肤间和机体的关节处,对润滑关节和调节水液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黄水可滋润、濡养身体,保持整个机体富有弹性,保障关节运动自如。然而,当人久居寒湿环境时,机体内环境平衡被破坏,致使运化功能紊乱,引起黄水在体内的偏盛、紊乱,进而侵袭肌肤、筋骨,引发关节病变。主要症状为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疼痛、关节僵硬变形、局部皮肤无明显变化。因此,黄水病变是诱发“真布病”即ra的重要致病机制,治疗黄水病变是藏医治疗ra的主要治法。

19、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方由西藏猫乳、诃子、川滇小檗、麻花秦艽组成,其中西藏猫乳为本方的“主药”,又名松生等,性凉、味微苦,能敛干黄水、凉血消肿;诃子具有六味、八性、三化味和十七效,可促进黄水正常化生之功效之外,起到调和方剂诸药的作用,类似于甘草之于中药;川滇小檗可清热消炎,可干黄水;麻花秦艽可清热消炎;三者均为“仆药”,可辅助西藏猫乳,起到增强干黄水功效的作用。上述诸药组方,具有干涸热性黄水、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