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0771发布日期:2023-08-03 21:0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艾灸装置,属于中医理疗器具。


背景技术:

1、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理疗方法,艾灸采用艾灸装置完成,现有的艾灸装置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插接后形成容纳灸条的空腔,在空腔内点燃艾条。

2、授权公告号是cn2166034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艾灸装置,包括灸筒和灸盖,灸盖可拆卸地插接于灸筒上端,灸盖和灸筒插接之后形成用于容纳灸条的空腔,灸筒内腔在靠近下端开口的位置上设有网片,还包括环形定位板及胶布,环形定位板连接在灸筒下端开口,环形定位板向外伸出灸筒侧壁的部分形成一圈挡沿,胶布中部对应灸筒设有穿孔,胶布通过其穿孔套住灸筒并压住挡沿,胶布的底面具有粘性,灸筒定位在需要灸治的部位之后通过胶布粘在皮肤上进行定位。

3、上述专利中的网片为平板结构上开设通孔,该种结构在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灰烬掉落在网片上时,容易对网片产生堵塞,从而阻挡艾灸装置的热力传导,并且如有灸条灰烬穿过网片掉落在艾灸部位时,亦容易对艾灸部位产生灼伤,上述专利公开的艾灸装置在使用时,采用胶布粘在皮肤上进行定位,该种固定方式,在遇到对胶布过敏的患者时,则不能用此方式对艾灸装置进行固定。

4、授权公告号是cn2149104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艾灸装置中的透气底盘结构以及申请公布号是cn11385554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艾灸装置中的防烫网结构,均与上述网片的结构相同,亦具有相同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灸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艾灸装置由于底部为水平状,艾条燃烧的灰烬掉落容易使热力传导受阻挡,影响艾灸效果,且艾条灰烬容易通过透热孔掉落到人体艾灸部位而灼伤艾灸部位的技术缺陷。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艾灸装置,包括下灸筒和上灸筒,下灸筒包括下筒体,下筒体的筒底中部向上鼓起形成中央凸起,在中央凸起上开设有多个透热孔,中央凸起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将脱落的灰烬滑到筒底边沿处,下筒体的中部开设有下调温孔,下筒体的下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排烟孔,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排出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上灸筒包括上筒体,上筒体的底部开口,并且在上筒体内设置有艾条固定装置,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固定艾条,上筒体在使用状态下插入下筒体内,并且可相对下筒体转动,上筒体上开设有上调温孔,上调温孔随上筒体相对下筒体转动而与下调温孔配合,调整下灸筒与上灸筒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下筒体的底部设置中央凸起,故艾条燃烧后的灰烬向下掉落时,沿着中央凸起的弧面向中央凸起的边沿滑落,不会阻挡透热孔,也不会从透热孔掉落而灼伤艾灸部位,在艾灸一段时间后,在艾条燃烧灰烬较多时,倾斜艾灸装置,并用手指轻轻弹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灰烬直接从艾条上直接脱落并掉落在筒体底部边沿处,一方面不会阻挡本实用新型热力的传导,另一方面避免灰烬从透热孔掉落到人体的艾灸部位上。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调温孔的数量为n个,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并且下调温孔沿下筒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上调温孔为n组,并且n组上调温孔沿上筒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每组上调温孔包括n个上调温孔单元,每组上调温孔中相邻两个上调温孔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伴随上筒体与下筒体的相对转动,分别有0至n个下调温孔与上调温孔单元配合相通。本实用新型中每个下调温孔与不少于下调温孔数量的上调温孔单元相配合,通过转动上筒体,可以使下调温孔的全部与上调温孔单元相通,或者下调温孔全部不与上调温孔单元相通,或者下调温孔中的一个或多个与上调温孔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通,故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调温孔与上调温孔单元相通的数量调整,从而改变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艾条固定装置为棒状,其底端设置有尖刺,用于插入艾条上,艾条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将艾条固定在艾条固定装置上的紧固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艾条固定装置上设置尖刺,便于艾条固定装置插入艾条内,通过在艾条固定装置上设置紧固件,使艾条与艾条固定装置的固定更牢固,避免使用状态下艾条脱落。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紧固件是设置在艾条固定装置上的螺纹,在使用状态下将尖刺从艾条的顶端刺入并转动艾条将艾条旋在艾条固定装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件与艾条的螺纹配合,使艾条牢固的固定在艾条固定装置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紧固件包括多个设置于艾条固定装置上的倒刺,该倒刺自下而上间隔设置,在使用状态下,将尖刺从艾条的顶端刺入并推动艾条使艾条固定装置刺入艾条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倒刺增大艾条固定装置与艾条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艾条紧紧的固定在艾条固定装置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筒体上套设有下隔热套,下隔热套的底部固定有环形的垫板,该垫板的内径小于下筒体的外径并且大于中央凸起底部的直径,下筒体的筒底与中央凸起之间的环形部分的下表面与垫板的上表机相贴合,下调温孔和排烟孔均同时贯穿下筒体和下隔热套。本实用新型在下筒体上设置下隔热套,结合垫板,隔开内筒体与人的艾灸部位,可有效的避免艾灸部位由于高温而被烫伤,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垫板上位于下隔热套的两侧各开有一个固定孔,用于在使用状态下连接用于将垫板固定在艾灸部位上的柔性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板上开设固定孔,可采用带状物穿过固定孔将本实用新型捆绑在艾灸的部位上,方便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采用胶带粘贴,避免由于患者对胶带过敏而产生的不适,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适时的向上提起,以排出本实用新型与艾灸部位之间的烟雾。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上隔热套,上隔热套的底部开口,并且上隔热套的高度小于上筒体的高度,上筒体的上部伸入上隔热套内,在上筒体下部伸入下筒体内的状态下,上隔热套的底端可与下筒体的顶端相抵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上隔热套,包裹起上筒体,避免在使用时调整上筒体时由于温度较高而产生烫伤,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隔热套的厚度和下筒体与下隔热套厚度之和相等。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厚度的设置,可在使用状态下,使上隔热套的外表面和下隔热套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上筒体下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下筒体上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在上筒体伸入下筒体内的状态下,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中上筒体与下筒体螺纹配合,可通过旋转上筒体,使上筒体与下筒体在不同的位置实现固定,在艾条燃烧而缩短后,可以通过旋转上筒体,使上筒体进一步的旋向下筒体,保持艾条与艾灸部位之间的距离,以维持艾灸治疗所需的热度。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筒体底部的中央凸起,使艾条燃烧产生的灰烬可滑向筒体底部的边沿处,避免艾条灰烬掉落在下筒体底部而阻挡热力的传导,也避免艾条燃烧灰烬透过透热孔灼伤艾灸部位,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调温孔与上调温孔单元相通的数量,调整内部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艾条的固定牢固,且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