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压力警报的监测装置

文档序号:36954138发布日期:2024-02-07 12:1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压力警报的监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压力监测领域,涉及一种压力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输注压力监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压力警报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选择肠内营养的输注种类时,需要考虑患者胃肠道解剖的连续性、功能的完整性、肠内营养实施的预计时间、有无误吸可能等因素。根据输注种类不同,可以将肠内营养的输注方式分为口服营养补充和管饲营养支持。口服营养补充是肠内营养输注的首选,适合于能口服摄食但摄入量不足者,也是最安全、经济、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当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不良时,在饮食基础上补充经口营养补充剂可以改善营养状况,且不影响饮食摄入量。经口营养补充可以减少卧床患者的营养风险和手术后并发症。例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口服营养补充剂,可以减少发生压疮的风险。

2、如口服营养补充不能或持续不足,应考虑进行管饲营养支持。管饲的优点在于管饲可以保证营养液的均匀输注,充分发挥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常见的管饲途径有鼻饲管和经消化道造口置管。

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4593825u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肠内营养加热保温装置,包括用于加热肠内营养液袋的加热袋和用于包裹住肠内营养泵管的保温套,加热袋内部形成空间大小可调以容纳多种肠内营养液袋的管接头内通道,加热袋的第一径向突耳内盘绕电加热丝,电加热丝引出形成可连接电源的插头。该肠内营养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加热袋和保温套两个部分,加热袋内部形成空间大小可调的管接头内通道,以适合不同的肠内营养液袋。使用时,将肠内营养液袋置入加热袋的管接头内通道中,由肠内营养液袋底部引出的肠内营养泵管穿过保温套,肠内营养液在加热袋内加热后通过肠内营养泵管引出,如此一来,一方面使得加热袋远离病人避免烫伤,另一方面,由于保温套的保温效果又避免了加热后的肠内营养液温度下降而变凉。

4、公开号为cn216603708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吸氧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瓶本体、输气管道、气体流速测量装置、电动管道阀门和气体通量测算装置,所述氧气瓶本体的开口与所述输气管道连通,所述气体流速测量装置、所述电动管道阀门和所述气体通量测算装置皆设于所述输气管道上,所述气体流速测量装置与所述电动管道阀门电连接,所述气体通量测算装置与所述电动管道阀门电连接,当气体流速测量装置或者气体通量测算装置到达预先设定的最大值时,电动管道阀门的电源被接通,使得电动管道阀门工作关闭输气管道,防止护理人员误调氧气瓶输送的流速和开关,使得吸氧者到达需要的吸氧值后继续吸氧,造成浪费,使得吸氧者发生氧中毒。

5、公开号为cn210277862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静脉滴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全自动静脉滴注系统包括:输液用三通、静脉针、药液过滤器、滴壶、瓶塞穿刺器、液面监测器、三通阀门控制器、流速监测器,所述输液用三通的阀门上设有三通阀门控制器,所述三通阀门控制器通过卡扣固定在输液用三通的阀门上,所述三通阀门控制器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来驱动所述阀门转动,电机采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为方轴,插入输液用三通的阀门轴上的方形孔中,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了液面监测器和流速监测器,可以对输液进程和药液流速进行监控,一旦输液出现异常或顺利完成,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了因为以上所述状况而产生医疗事故。

6、中国实用新型cn212235329u提出了便于改变速率的肠内营养泵,包括主体和绑带,主体的内壁右侧设置有夹持块,且夹持块的左侧外壁衔接有传输机构,主体的内壁右侧底部固定有转轴,且主体的右侧外壁安置有合页,合页的右侧外壁焊接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前端外壁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该便于改变速率的肠内营养泵通过营养罐与输送管道的设置,可以将营养液以及水输送至病人的肠内,从而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通过现有技术速率调节方法的设置,将保护套固定于输送管道的外壁,通过限位槽和滚轮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对输送管道的外壁进行挤压,从而对输送速度的快慢进行控制,避免因营养液输送过快导致病人无法快速吸收。

7、上述技术提出了采用外接泵机构对营养液的输注速率进行控制,但是对营养液的输注速率控制方法没能考虑使用者发生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且研究表明,输注速率在一定程度上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几率为正相关关系,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输注速率控制方法用于防止发生喂养不耐受。

8、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部分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压力警报的监测装置,其包括:输注管接头,用于将监测装置与预插管连接;还包括流速控制组件,流速控制组件设置在输注管接头内部的输注管接头内通道内,流速控制组件包括阀单元和转轴,转轴沿阀单元径向方向穿过,转轴能够基于自身旋转带动阀单元绕转轴旋转,使得阀单元投影至输注管接头内通道的面积能够发生变化。

2、优选地,阀单元为配合输注管接头内通道直径的圆盘状结构,转轴从阀单元内部沿直径方向穿过并将阀单元以径向方向平行于输注管接头的径向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输液管接头内通道内。

3、优选地,所述转轴按照随电机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电机,并且所述阀单元通过所述转轴配置于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内时,所述输注管接头内通道至少能够容纳所述阀单元与所述转轴组成的组合件的最大径向长度。

4、优选地,第一盖板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控制机构的封闭空腔。

5、优选地,监测装置还包括监测装置壳体,监测装置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沿缘侧通过铰链铰接,第一盖板能够旋转至与第二盖板连接闭合或旋转至打开位置。

6、优选地,第二盖板包括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径向突耳和由第一径向突耳限定的第一底面,第一径向突耳至少一部分与第一盖板铰合连接,第一底面设置有贯穿第一底面联通至输注管接头的液体入口。

7、优选地,第一盖板包括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径向突耳和从第二径向突耳内壁上延伸出的第二周向壁,第二周向壁的外径配合第一径向突耳的内径设置,使得第一盖板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周向壁能够插入第一径向突耳内侧从而封闭监测装置壳体。

8、优选地,第一盖板对应液体入口位置设置有突出部,突出部为配合液体入口直径的锥形结构,使得第一盖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突出部能够与液体入口过盈连接。

9、优选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位于铰链相对端设置有锁定构件,锁定构件包括位于第二盖板周侧的锁定口和位于第一盖板周侧对应位置的l型闩锁,第一盖板处于闭合位置时,l型闩锁的肩部能够与锁定口卡合使得第二盖板保持在闭合位置。

10、优选地,输注管接头周侧设置有第一法兰环和第二法兰环,第一法兰环和第二法兰环直径沿输注管接头插入方向线性减小,使得输注管接头插入预插管时能够通过第一法兰环和第二法兰环保持连接。

11、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输注管伸入端设置压力传感器的方式及时监测肠内压力状态并在发生呛咳等肠内压力升高现象时调整流速控制组件中阀单元的状态对肠内营养输注进行切断;外接加热组件对营养液进行加热以防止营养液刺激肠道;通过设置突出部的方式隔绝管内外环境,使得本装置可以半永久地设置在预插管末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