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拍打哄睡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8616发布日期:2023-11-17 13:4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婴儿拍打哄睡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拍打哄睡玩具。


背景技术:

1、婴儿在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全天二十四小时无死角的细心呵护,这会大量消耗照料人员的精力。尤其是对于婴儿哄睡的事情上,照料人员需要通过拍睡的方式进行哄睡。根据科学调研拍睡可以更好地使婴儿快速入睡,也是家长普遍使用的方法。

2、为了代替人工拍睡的方式,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些具有拍睡功能的哄睡装置;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2123317u”提供的一种婴儿哄睡装置,包括底座、中心轴、肩轴、大臂轴、小臂轴以及手掌壳,中心轴安装座一侧设有电机固定座,电机固定座上部设有驱动中心轴上下摆动的摆动驱动组件,中心轴安装座内设有驱动中心轴左右转动的转动驱动组件,本装置整体设备可上下左右摇晃,模仿日常哄睡动作;可通过扬声器播放日常看护人对婴儿哄睡时的声音;外形人像画,可穿套看护人日常穿着的衣物,让婴儿通过嗅觉得到安全感;手掌振动装置模拟日常哄睡拍打感;机械手臂可万向调节角度,使婴儿感受真实的环抱感;本装置能够解决婴儿在进食后进入深睡眠之前的哭闹现象,为看护人减轻负担,婴儿减少哭闹,睡眠充足,有益于婴儿在刚出生的重要阶段的身体发育。但是,上述方案结构的婴儿哄睡装置是仿真机器人,不仅难以安装或放置于婴儿车上,而且该机器人没有亲切感,较为机械化;婴儿反而更加容易害怕,从而影响婴儿的情绪。

3、为了解决现有婴儿哄睡装置的上述缺陷,公告号为“cn2178869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记载一种婴儿哄睡玩具,包括柔性外层,以及安装于柔性外层内部的拍打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柔性外层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主体部上的活动部,拍打组件至少其输出端设置于活动部内,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拍打组件,并驱动所述拍打组件及其外侧的活动部相对主体部摆动。该婴儿哄睡玩具因柔性外层的包覆作用,可以达到轻拍哄睡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使婴儿快速入睡,解放家长双手。相比于仿真机器人,该玩具使用时可放置于婴儿床内,外部更加柔软舒适,更容易被婴儿所接受。

4、但是该婴儿哄睡玩具还存在的问题是,驱动组件驱动拍打组件摆动的角度固定。但由于婴儿睡卧时至少存在左右侧卧、朝天睡、趴着睡等几种睡姿,并且还需要考虑到婴儿哄睡玩具摆放位置需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放置于婴儿的左侧或右侧,故上述婴儿哄睡玩具的固定拍打角度无法适应于上述多种睡姿;比如,正常设定的摆动幅度下,如果婴儿哄睡玩具处于向一侧倾倒状态,那么在摆动过程中因没有足够空间摆动,在拍打到孩子身上或床上时,会使婴儿哄睡玩具在反作用力下顶起或弹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拍打哄睡玩具,该玩具可以适用于当前摆动朝向,执行不同的拍打角度;不会因固定的拍打角度无法适应当前摆动空间而影响执行哄拍婴儿入睡的任务。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3、婴儿拍打哄睡玩具,包括柔性外层,以及安装于柔性外层内部的基体;所述柔性外层包括躯体部,以及连接于躯体部上的活动部;所述基体包括拍打组件和驱动组件,拍打组件至少其输出端设置于活动部内;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拍打组件及其外侧的活动部相对躯体部随转轴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内置有用于检测玩具摆放朝向的检测器,以及用于连接于转轴上的电位器;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器反馈的检测信号以及电位器反馈的旋转角度控制驱动组件执行,进而控制转轴及其连接的拍打组件向两侧的摆动幅度。

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婴儿拍打哄睡玩具,该婴儿哄睡玩具包括柔性外层,柔性外层作为外部形体,可直接放置于婴儿床内,甚至可作为较大月份婴儿睡觉时的抱枕使用。在柔性外层的内部设置拍打组件和驱动组件,且柔性外层至少包括躯体部和活动部两部分,拍打组件至少其输出端设置于活动部内。如此在驱动组件带动拍打组件运动时,可带动活动部相对主体部摆动,从而起到拍打效果。并且因柔性外层的包覆作用,可以达到轻拍哄睡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使婴儿快速入睡,解放家长双手。

5、该玩具使用时可放置于婴儿床内,外部更加柔软舒适,更容易被婴儿所接受。

6、在此基础上,本方案相比于公告号为“cn217886973u”的专利方案的区别点在于:本方案的玩具中配备有检测器和电位器,其中的检测器用于检测玩具摆放朝向,而控制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器反馈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组件执行,在不同摆放朝向下,转轴及其连接的拍打组件向两侧执行不同的摆动幅度。如此,该玩具可以适用于当前摆动朝向,执行不同的拍打角度;不会因固定的拍打角度无法适应当前摆动空间而影响执行哄拍婴儿入睡的任务。

7、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检测玩具摆放朝向,并非需要能够检测玩具的所有朝向,仅需能够区别至少两种不同的朝向,即可认为达到上述检测玩具摆放朝向的作用。

8、在具体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器至少能够检测玩具处于以下三种状态:

9、摆正状态,拍打组件竖直放置于支撑面上;

10、左侧倾倒状态,拍打组件向左侧倾倒并平放于支撑面上;

11、右侧倾倒状态,拍打组件向右侧倾倒并平放于支撑面上;

12、上述方案中,支撑面一般可以理解为床面等平面。此处方案在理解摆正状态、左侧倾倒状态、右侧倾倒状态时不应当仅从字面理解“竖直”、“平放”,而应当将其理解在允许偏差的范围之内,因床面及本玩具的外层柔软,势必存在不竖直、不放平的情况。故本方案应当重点理解摆正状态、左侧倾倒状态、右侧倾倒状态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强调每种状态是否满足上述文字上的描述。

13、因上述玩具处于摆正状态、左侧倾倒状态或右侧倾倒状态分别对应于背景技术中记载婴儿的不同睡姿。因此,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摆正状态、左侧倾倒状态或右侧倾倒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转轴及其连接的拍打组件执行不同的摆动幅度。如玩具的摆正状态可以适用于婴儿左右侧卧的睡姿,此时因拍打组件摆动具有足够空间,不会被干涉,故可执行更大的摆动幅度。

14、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检测器为设置于基座内部的四向滚珠开关,四向滚珠开关包括两组滚珠开关,两组滚珠开关用于检测玩具处于摆正状态、左侧倾倒状态和右侧倾倒状态。滚珠开关是现有电路元器件,其原理是通过珠子滚动接触导针的原理来控制电路的接通或者断开。本方案采用两组滚珠开关组合检测摆正状态、左侧倾倒状态和右侧倾倒状态,即采用两组开关控制三种状态。

15、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玩具处于摆正状态下,拍打组件向两侧所执行的摆动角度为α;玩具处于左侧倾倒状态或右侧倾倒状态下,拍打组件所执行的倾倒方向一侧的摆动角度为β;β<α。如上所述,玩具的摆正状态可以适用于婴儿左右侧卧的睡姿,此时因拍打组件摆动具有足够空间,不会被干涉,故可执行更大的摆动幅度,即此处限定的摆动角度α。

16、而在玩具处于左侧倾倒状态或右侧倾倒状态下,因其倾倒一侧靠近孩子或床面,没有足够空间摆动,故在上述状态下,拍打组件仅在倒方向一侧的摆动角度会变小至β,从而避免出现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问题,即在拍打到孩子身上或床上时,会使婴儿哄睡玩具在反作用力下顶起或弹起。

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外层被表征为仿形外层,活动部被布置为柔性外层所表征外形的身体一部分;此方案中,柔性外层被构建为如动物、植物或卡通形状的仿形外形,从而更易被婴儿喜欢和接受。将活动部设置为动物、植物或卡通形状的身体一部分,使整个柔性外层构造合理化,不会存在较为明显的视觉差异。

18、所述柔性外层的躯体部内置有配重部件,配重部件的设置可使玩具更稳定,不会在摆动过程中产生晃动或倾倒。

19、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体还包括处于躯体部内的主体部,配重部件设置于主体部的第一壳体内部;将配重部件设置在基体的主体部内部,将柔性外层的躯体部直接套接在主体部上,更为方便。

20、在具体方案中,可采用以下方案之一:

21、1,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主体部内部。此方案中的驱动组件处于主体部内,仅其输出端露出于主体部。

22、2,驱动组件直接连接于主体部上,即驱动组件直接连接在主体部一侧,而非处于主体部内。

23、3,驱动组件采用连接部连接于主体部上,通过连接部将驱动组件与主体部连接,将连接部作为桥梁,使基座具有更大的尺寸,以满足足够尺寸的玩具体型。

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拍打组件包括套接在转轴上的摆动架,摆动架包括摆动座,以及设置于摆动座上的尾鳍骨架;所述尾鳍骨架至少包括两条分叉设置的骨架杆,被布置为鲸鱼尾巴的活动部套接于摆动架外侧。该方案中的摆动座通过转轴铰接驱动组件的第二壳体上,尾鳍骨架主要作为柔性外层的活动部的骨架,其采用分叉设置的两条骨架杆设置于活动部的边缘内侧,从而限定了活动部的轮廓。活动部在两条骨架杆之间构建形成尾鳍,作为拍打时的施力部位,因其仅边缘设置骨架,故拍打时仅通过柔性外层施力,较为轻柔。

2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齿轮组;所述拍打组件的摆动架铰接端连接壳体内部的转轴,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连接所述转轴,并驱动所述转轴往返转动。

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录音模块、扬声器,以及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声音的声音检测装置;所述声音检测装置检测环境声音超出一定分贝时,控制单元能够操控扬声器播放白噪音和/或录音模块中录制的音频信息。此方案的采用声音检测装置检测环境中婴儿的哭声,一般设定为环境声音超过50分贝时,声音检测装置将反馈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操控扬声器播放白噪音和/或录音模块中录制的音频信息,因此阶段的孩子对于妈妈的依赖最大,故录制的音频信息主要是孩子妈妈的声音,以配合上述拍打功能,更好地哄睡婴儿。

2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外层的躯体部至少包括透光区域,透光区域内的基体上设置有光源组件。此方案还提供一种柔性灯光的照明效果,在视觉感官上安抚孩子情绪。

28、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基体上活动按压连接有透光灯罩,透光灯罩露出于基体外侧且处于躯体部的透光区域内;所述透光灯罩的活动按压路径中设置有调节光源组件开关及闪烁频率的触发开关。此方案中,基体上的透光灯罩一方面作为透光用的保护灯罩,另一方面也作为灯光开关及频率控制的按键,透光灯罩相比于常规按键来说,体积更大,操作更为方便。使用时,按压柔性外层的透光区域作用于透光灯罩,使其接触触发开关,即可控制光源组件开关及闪烁频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