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膜夹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0282发布日期:2023-11-30 10:3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瓣膜夹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瓣膜夹合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性瓣膜病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越来越常见。以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二尖瓣为例,二尖瓣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以确保血流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而不会从左心室流向左心房。二尖瓣反流为常见的瓣膜病之一,其是指在心脏收缩阶段,二尖瓣未能恰当地闭合,导致血流从左心室反流至左心房。

2、二尖瓣反流的治疗可采用二尖瓣修复装置,例如瓣膜夹合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瓣膜夹合装置包括植入式假体,植入式假体与输送机构可拆离地连接。通过输送机构将植入式假体送入心脏并夹合瓣叶之后,断开输送机构与植入式假体之间的连接,之后将输送机构撤出体外即可。然而,现有的瓣膜夹合装置中,在解除输送机构与植入式假体之间的连接时,需要进行多个步骤,操作复杂,导致手术时间延长,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膜夹合装置,旨在简化其中的植入性假体与非植入性部分的解连接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包括:

3、夹合机构,包括夹子、第一基座及驱动杆,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夹子可活动地连接;所述驱动杆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内,并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基座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或产生轴向相对移动;所述驱动杆的远端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外部并与所述夹子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夹合机构被配置为通过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的轴向相对移动控制所述夹子开闭;以及,

4、接合机构,包括第二基座和操作杆;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操作杆的远端贯穿所述第二基座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基座内,所述操作杆的远端与所述驱动杆的近端可拆卸地连接,并阻止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基座解除连接;

5、所述瓣膜夹合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时,所述操作杆在受到沿远端指向近端且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外力时与所述驱动杆解除连接,当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近端侧时,所述第二基座在受到沿远端指向近端且大于第二预定值的外力时与所述第一基座解除连接。

6、可选地,所述驱动杆用于与所述第一基座螺纹配合以进行螺旋传动,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螺纹的螺纹升角小于两者之间的当量摩擦角;

7、所述操作杆的远端与所述驱动杆的近端抗转动地连接。

8、可选地,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杆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的远端的第一接合部,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二杆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的近端的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卡接;

9、所述瓣膜夹合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卡接,且所述操作杆受到沿远端指向近端并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的外力时,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中的至少一者发生变形,使得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离。

10、所述瓣膜夹合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卡扣卡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第二卡扣卡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空隙时,所述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当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操作杆受到沿远端指向近端且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的外力时,所述第一卡扣变形和/或所述第二卡扣变形,使得所述第一卡扣脱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第二卡扣脱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空隙。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中的一者包括横梁组合体,另一者包括卡接槽;

12、所述横梁组合体包括两根支撑杆和一根接合梁,两根所述支撑杆相对设置,并与相应的杆体连接,所述接合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杆连接;

13、所述瓣膜夹合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卡接槽卡接在所述接合梁上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接合,当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保持轴向相对静止,且所述操作杆受到沿远端指向近端并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值的外力时,所述卡接槽的槽壁发生变形以使得所述卡接槽增大并脱离所述接合梁。

14、可选地,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始终螺纹配合;

15、所述操作杆的远端形成有第一接合部,所述驱动杆的近端形成有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中的一者为接合孔,另一者为接合杆;所述接合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的形状,所述接合杆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所述接合孔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且所述接合杆用于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接合孔。

16、可选地,所述第二基座包括主体部和卡接脚,所述主体部的内径与所述操作杆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卡接脚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远端,且所述卡接脚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第四接合部;当所述卡接脚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卡接脚到所述第二基座的轴线的距离沿近端到远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当所述卡接脚受到沿所述第二基座的径向向外的作用力时,所述卡接脚的远端到所述第二基座的轴线的距离增大;所述第一基座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三接合部,所述第三接合部用于与所述第四接合部卡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三接合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三接合部沿所述第一基座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卡接脚的数量与所述第三接合部的数量相等,且所述卡接脚与所述第三接合部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所述卡接脚上均设有所述第四接合部。

18、可选地,所述夹子包括两条夹臂、第三基座和两条联动臂;每条所述夹臂均与所述第一基座可转动地连接,每条所述联动臂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夹臂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基座可转动地连接;

19、所述驱动杆的远端与所述第三基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驱动杆还与所述第三基座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20、可选地,所述第三基座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基座的轴向贯通地延伸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台阶背离所述第一基座;所述驱动杆的远端外侧面上形成有沿其周向延伸一圈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近端槽面与所述第三基座的近端端面抵接,所述配合槽的远端槽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抵接。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瓣膜夹合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22、前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包括夹合机构和集合机构,所述夹合机构包括夹子、第一基座及驱动杆,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夹子可活动地连接;所述驱动杆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内,并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基座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或产生轴向相对移动;所述驱动杆的远端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外部并与所述夹子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夹合机构被配置为通过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的轴向相对移动控制所述夹子开闭;所述接合机构包括第二基座和操作杆;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操作杆的远端贯穿所述第二基座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基座内,所述操作杆的远端与所述驱动杆的近端可拆卸地连接,并阻止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基座解除连接;所述瓣膜夹合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时,所述操作杆在受到沿远端指向近端且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外力时与所述驱动杆解除连接,当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近端侧时,所述第二基座在受到沿远端指向近端且大于第二预定值的外力时与所述第一基座解除连接。在实际使用时,该瓣膜夹合装置的夹合机构作为植入性假体,并留于体内,而接合机构作为非植入性部分随输送机构一起回撤至体外,基于所述瓣膜夹合装置的配置,使得医生只需要在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保持锁定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输送机构向所述操作杆施加沿远端指向近端且大于第一预定值的拉力,就可以解除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驱动杆之间的连接,然后继续向所述操作杆施加拉力并驱使所述操作杆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操作杆移动至所述第二基座的近端侧,然后再通过所述输送机构向所述第二基座施加沿远端指向近端且大于第二预定值的拉力就可以实现夹合机构与接合机构的分离,由此可见,解除所述接合机构与所述夹合机构的操作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优势,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除所述接合机构与所述夹合机构的连接,进而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危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