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设备,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单髁术后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单髁手术是应用m is微创技术,使患者减少疼痛,早期活动,迅速地进行康复,很早就可恢复功能,同时在术后配合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更早的康复。
2、参考已授权专利号“cn219184747u”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设备,其中记载了:“通过将装置主要分成坐垫、腿板、把手杆和u型支地架四大部分,且装置可放在普通的椅子上使用,使用者坐在坐垫上,腿放在腿板上,即可安装把手杆来进行手动牵引,使腿板带动腿进行抬升动作,有利于膝关节的恢复,且被动抬伸无需腿用力,更适合前期康复锻炼,也无需电力设备,成本较低,各部件之间还可折叠,方便收纳”的技术问题。
3、本技术人在具体实施该专利的过程中,发现该专利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由于该专利中所设定康复训练设备,需要患者坐到设备上,再进行训练,长时间的坐姿加上康复训练可能会引起患者臀部的不适,从而会影响换着的康复训练效果,同时该装置只能够对患者的膝盖进行训练,在术后初期并不适合直接针对膝盖进行训练,可以配合适当的踝泵训练,进而能够提升对患者的康复效果,为此,需要提出一种单髁术后康复装置,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单髁术后康复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下技术问题:由于该专利中所设定康复训练设备,需要患者坐到设备上,再进行训练,长时间的坐姿加上康复训练可能会引起患者臀部的不适,从而会影响换着的康复训练效果,同时该装置只能够对患者的膝盖进行训练,在术后初期并不适合直接针对膝盖进行训练,可以配合适当的踝泵训练,进而能够提升对患者的康复效果。
2、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所述一种单髁术后康复装置具体包括床体,所述床体顶部设置有躺卧组件,所述床体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槽,所述床体两侧均设置有护栏,且所述护栏底部与所述插槽为插接设置,所述床体内侧设置有康复驱动组件,且所述康复驱动组件对所述躺卧组件起到控制作用,所述床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踝足辅助组件,且所述踝足辅助组件位于所述护栏顶部。
4、进一步地,所述躺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座、承托模块、连接板、固定带和第二转动板,所述床体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板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座,每个所述第一转动座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承托模块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所述承托模块之间,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与两个所述承托模块为转动连接设置,两个所述承托模块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其中一个所述承托模块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座为转动连接设置,另一个所述承托模块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
5、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模块包括第三转动板、滑动板、转杆、第一把手、第一螺纹杆和锥齿轮组,所述连接板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板,所述第三转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座为转动连接设置,另一个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板底部为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三转动板内侧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联动槽内侧转动连接有转杆,且所述转杆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三转动板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联动槽内侧靠近所述滑动板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杆,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均与所述滑动板内侧为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所述联动槽内侧的端部设置有锥齿轮组,且所述转杆通过所述锥齿轮组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
6、进一步地,所述康复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螺纹杆、驱动电机、第二转动座、第三转动座和连接杆,所述床体内侧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床体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活动槽内侧并与所述第二螺纹杆为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板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间隙配合有第三转动座,所述第三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顶部与所述第三转动座底部为转动连接设置,所述连接杆底部与所述第二转动座顶部为转动连接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康复驱动组件还包括滑动箱、滑轮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床体内侧靠近所述承托模块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位置与所述承托模块对应,所述第二活动槽内侧底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底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动箱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预留口,所述滑动箱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位置与所述预留口对应,并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侧的两侧同为滑动连接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康复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转轴、传动带、支撑板和第四转动座,所述滑动箱内侧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滑动箱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两侧均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为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均设置有传动带,两个所述传动带均与所述预留口为间隙配合,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两个所述传动带同时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两个所述传动带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座,且所述第四转动座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一端的所述第三转动板底部,并与该所述第三转动板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一端的底部为固定连接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康复驱动组件还包括联动板、固定轴和第五转动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齿轮圆心的位置,且所述固定轴两侧均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邻的一侧为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联动板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五转动座,且所述第五转动座与所述连接板底部为固定连接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康复驱动组件还包括双头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滑动箱内侧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且所述双头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置均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为啮合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踝足辅助组件包括第六转动座、工字板、第三转轴和连接带,所述第二转动板顶部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六转动座,所述护栏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护栏顶部滑动连接有工字板,且所述工字板底部内侧的两侧均与滑槽为间隙配合设置,所述工字板顶部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且所述第三转轴靠近所述床体的一侧开设有预留槽,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六转动座之间设置有连接带,且所述连接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轴外侧为绕卷连接设置,所述连接带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转动座为固定连接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踝足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三螺纹杆、第二把手和滑动限位板,所述工字板靠近所述床体一侧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且所述第三螺纹杆贯穿所述工字板靠近所述床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三螺纹杆靠近所述床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三螺纹杆靠近所述第三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板,且所述滑动限位板与所述预留槽为间隙限位配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髁术后康复装置,能够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改变,通过坐姿和躺姿的交替,能够提升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能够对患者的膝盖位置进行小幅度的康复训练,从而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髁术后康复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辅助患者进行踝泵训练,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