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正畸间隙预测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8703377发布日期:2024-07-19 15:0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牙正畸间隙预测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口腔正畸治疗的,尤其涉及一种牙正畸间隙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牙齿正畸过程中,医生如果想要把用户的牙齿移动到美观的位置,需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位置允许将牙齿调整至理想位置,因此,在进行牙齿正畸过程中,医生需要计算牙齿正畸所需的间隙数值,该间隙等同于一个中间参数,医生可以参考这一中间参数,进行治疗方案的设计和具体治疗装置的选择,但是目前缺乏一种用于确定牙齿正畸所述间隙的方法,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凭经验大致粗略计算牙齿正畸所需的间隙,凭经验确定设计方案和选择具体治疗装置。

2、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通过医生对照头颅侧位片辅助模型进行制定方案,该方法耗时长,效率低且对医生技术要求高的缺陷(凭正畸经验制定矫正方案)。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传统正畸方法耗时长、成本高且对医生技术要求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牙正畸间隙预测方法,以解决传统正畸方法耗时长、成本高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牙正畸间隙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接收头颅侧位片图像;

4、获取所述头颅侧位片图像上的特征点标定,所述特征点包括鼻尖点(prn)、软组织颏前点(pog’)、耳点(p)、眶点(or)、上唇突出点(ul)、上切牙切端(ui)、下切牙切端(li)、上中切牙根尖点(uia)和下中切牙根尖点(lia);

5、将所述特征点进行连线,所述连线包括参考线、基准线、第一直线、第二直线、第三直线和第四直线,其中,连接所述鼻尖点(prn)与所述软组织颏前点(pog’)以获得所述参考线,连接所述耳点(p)与所述眶点(or)以获得所述基准线,过所述上唇突出点(ul)作平行于所述基准线的所述第一直线,连接所述上切牙切端(ui)和所述下切牙切端(li)以获得所述第二直线,从所述上切牙切端(ui)作所述基准线的垂线以获得所述第三直线,从所述下切牙切端(li)作所述基准线的垂线以获得所述第四直线;

6、基于所述特征点与所述参考线、所述基准线的距离范围输出调整参数,生成矫正方案。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收所述头颅侧位片图像后快速输出所述特征点与所述连线,并根据所述特征点与所述连线的数据信息快速输出调整参数生成基于上唇移动距离对用户进行牙齿正畸所需的间隙数值。

8、优选的,所述接收所述头颅侧位片图像的步骤包括,修正所述头颅侧位片,直至所述基准线调整至相对于水平位线保持平行。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快速将所述基准线调整至水平,便于用户进行观察。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参考线相交于第一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上唇突出点(ul)之间的距离为间距(ul-e),所述间距(ul-e)的参考值为-3mm-1mm,所述上唇突出点(ul)在所述参考线左侧时所述间距(ul-e)的数值为负数,所述上唇突出点(ul)在所述参考线右侧时所述间距(ul-e)的数值为正数。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间距(ul-e)的数值位于所述参考值-3mm-1mm之间时,所述上唇处于美学范围内。

12、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特征点与所述参考线、所述基准线的距离范围输出调整参数,生成基于上唇移动距离对用户进行牙齿正畸所需的间隙数值的步骤包括:

13、移动调整所述上唇内收,上唇突出点(ul),输出所述上唇突出点(ul)移动后所述间距(ul-e)的数值为所述参考值的中间值-1m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矫正所述上唇,使所述上唇突出点(ul)内收,直至所述间距(ul-e)的数值为-1mm,处于所述参考值的中间值,为优选方案。

15、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特征点与所述参考线、所述基准线的距离范围输出调整参数,生成基于上唇移动距离对用户进行牙齿正畸所需的间隙数值的步骤包括:

16、设定所述上唇移动的距离与所述上切牙的内收距离的系数为x,当所述上唇内收1mm时,所述上切牙切端(ui)向所述参考线左侧移动的轨迹在参考线上的投影长度为xmm;

17、计算覆盖(oj)的数值,所述覆盖(oj)的数值为所述第二直线在所述基准线上的投影长度,当所述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显示为反颌时,所述覆盖(oj)的数值为负数,设定矫正后覆盖(oj)的数值为y,输出所述下切牙切端(li)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oj-y)mm。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接收所述头颅侧位片并输出所述覆盖(oj)的数值,调整x的具体数值,最终快速生成用户的所述下切牙切端(li)需要移动的距离,制定矫正方案。

19、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特征点与所述参考线、所述基准线的距离范围输出调整参数,生成基于上唇移动距离对用户进行牙齿正畸所需的间隙数值包括:

20、根据所述头颅侧位片显示的牙槽骨情况添加第一转矩与第二转矩的数值,以所述上切牙切端(ui)为圆心旋转所述上中切牙根尖点(uia),所述第一转矩为沿所述上切牙的牙冠唇(颊)侧最突部位做一条切线,与𬌗平面(切牙咬合中点和磨牙咬合中点三个点确定的平面)垂线之间的夹角,即所述上切牙转矩的角度,以所述下切牙切端(li)为圆心旋转所述下中切牙根尖点(lia),所述第二转矩为沿所述下切牙的牙冠唇(颊)侧最突部位做一条切线,与𬌗平面(切牙咬合中点和磨牙咬合中点三个点确定的平面)垂线之间的夹角,即所述下切牙转矩的角度,设定所述第一转矩与所述上中切牙根尖点(uia)移动距离的系数为z1,所述第二转矩与所述下中切牙根尖点(lia)移动距离的系数为z2,将所述上中切牙根尖点(uia)旋转移动(x+第一转矩*z1)mm,将所述下中切牙根尖点(lia)旋转移动(x+第二转矩*z2)mm。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方案制定,通过所述头颅侧位片、所述特征点与所述连线的数据,确定所述上中切牙根尖点(uia)的旋转移动距离与所述下中切牙根尖点(lia)的旋转移动距离。

22、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特征点与所述参考线、所述基准线的距离范围输出调整参数,生成基于上唇移动距离对用户进行牙齿正畸所需的间隙数值的步骤包括:

23、计算覆颌数值,所述覆颌数值为所述第四直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三直线的长度的差值,根据所述覆颌数值输出所述上切牙与所述下切牙需要升高或压低的数值。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快速计算出用户的所述覆颌数值,并根据所述覆颌的数值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25、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特征点与所述参考线、所述基准线的距离范围输出调整参数,生成基于上唇移动距离对用户进行牙齿正畸所需的间隙数值的步骤包括:

26、设定所述上切牙与所述下切牙在移动调整过程中所需间隙的系数为q,输出所述上切牙移动所述所需间隙为x*q。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整所述上切牙和/或所述下切牙时,需要所述上切牙和/或所述下切牙与口腔内牙齿留有间隙,所述间隙需满足x*q的尺寸需求,快速计算出所述所需间隙的数值,并依据所述所需间隙的数值进行调整制定方案。

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内储存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连接,所述计算机装置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计算机装置便于执行所述方法。

3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所述方法。

3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牙正畸间隙预测方法,用于快速输出用户需要进行矫正的数据,并依据数据辅助制定矫正方案,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以及用户的时间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