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芯可塑形高粘附性胶体

文档序号:39271625发布日期:2024-09-03 17:5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芯可塑形高粘附性胶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体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皮肤粘附性且内芯可实现任意塑形的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生活中,外部创伤或内部疾病导致人体产生伤口或创口,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治疗,采用敷料的形式保护伤口并进行给药护理是目前主流的形式。其中部分伤口突出于皮肤表面,用传统的固定形态片层敷料直接覆盖伤口则往往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胶体固定皮肤,露出伤口并将功能性的敷料结合在胶体上对伤口进行护理,将是一种更加简易有效的治疗形式。

2、以瘘口造口用胶体为例,造口患者由于手术干预而导致排便方式发生改变,失去括约肌的控制功能,需在腰部佩戴造口袋收集排泄物,造口袋体即在胶体上进一步加载集液袋体等,均需要有生物质胶体底盘黏附在皮肤上以固定造口袋,并实现功能性。由于贴近皮肤和伤口,所以对其要求非常重要,底盘不仅要能固定造口袋,起到非常良好的长期黏附皮肤并固定袋体的作用,还应起到吸收伤口分泌液体,渗透尿液、防腐蚀、保护皮肤免受排泄物影响的作用。此外,还应对皮肤友好,避免刺激皮肤,在高黏附的同时易于摘取等特点。但同时,胶体在需露出伤口时,如采用形态固定的稳定并以人工方式固定孔则因伤口形态的不断变化导致很难和凸起伤口长期贴合。随着创口形态的变化,容易在创口和胶体之间存在空隙进而影响护理效果。

3、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内芯具有塑形能力的胶体材料,内芯可开孔且可根据伤口的形态随时实施调整胶体中心开孔的形态以实现和伤口边缘凸起的贴合。同时,该胶体还具有优异的皮肤粘合性,吸水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基于本发明胶体的以上优势,主要可在造口器械领域作为胶盘使用。此外,此胶体还可以搭配其他功能性敷料用于覆盖伤口的治疗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胶体材料,内芯处具有可塑性,可通过手捏等机械外力塑形;同时,胶体整体具有优异的皮肤粘附性、吸水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2、一种内芯可塑形高粘附性胶体,由可塑形内芯和塑性外延构成,两种物质通过挤出成片材后辊压成型形成整体,可塑形内芯中心可开孔洞并根据创口形状进行塑形,进而紧密贴合突起创口,其特征在于:

3、可塑形内芯由以下物质及组分构成:

4、可塑形胶体       30-80

5、微纳米生物质颗粒 3-8

6、吸水性可塑聚合物 6-12

7、橡胶胶体复合物   20-60

8、塑性外延由以下物质及组分构成:

9、聚烯烃树脂复合物 20-60

10、橡胶胶体复合物   20-60

11、生物质胶体       10-20

12、生物质增韧组分   3-6

13、进一步,所述可塑形胶体由硼酸-聚硅氧烷低交联度聚合物和ecoflex硅胶复合得到,两者的质量比例介于100:40-100:80之间;硼酸-聚硅氧烷低交联度聚合物为硼酸交联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硼酸的质量比介于100:4-100:8之间。

14、进一步,所述硼酸-聚硅氧烷低交联度聚合物的制备可采用将硼酸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制备前驱体,后将在前驱体120-140℃下加热48小时实现制备;也可采用将硼酸在160-180℃下加热2-4小时,得到焦硼酸酸。其次,按比例向焦硼酸中加入甲氧硅氧烷在相同温度下反应7-10小时得到。

15、进一步,所述微纳米生物质颗粒为壳聚糖、甲壳素、海藻酸钠、明胶、琼脂糖、透明质酸及其改性物构成的颗粒,其粒径介于50-500μm之间。

16、进一步,所述微纳米生物质颗粒为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球磨机球磨得到颗粒。

17、进一步,所述改性包括离子改性、接枝改性等不同改性方式,如可采用羧甲基壳聚糖、丙烯酸酐改性海藻酸钠。

18、进一步,所述可塑形内芯中橡胶胶体复合物中,分子量低于3000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40-70%之间;分子量介于3000-20000之间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15-30%之间;分子量大于20000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0-55%之间;以上几种橡胶大分子均可为苯乙烯类弹性体包括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三元共聚物弹性体,聚丁二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聚顺丁烯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塑形内芯中橡胶胶体复合物中,分子量低于3000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50-60%之间;分子量介于3000-20000之间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20-30%之间;分子量大于20000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10-30%之间。

20、进一步,所述吸水性可塑聚合物为两性离子聚合物,包括聚[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 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聚3-(二甲基(4-乙烯基苄基铵)丙基磺酸盐中的一种,以上吸水性可塑聚合物属于大分子形式,可实现在受力下的活动;同时,由于两性离子的存在,有效提高了胶体的吸水性。

21、进一步,所述可塑形即为可通过人手或者其他用力方式通过捏或揉等可使得其可固定在一个任意形状上。

22、进一步,所述聚烯烃树脂复合物包括至少一种玻璃化温度低于60oc的树脂,在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介于30-100%之间,还包括其他聚烯烃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以及以上聚烯烃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23、进一步,优选的玻璃化温度低于60oc的聚烯烃树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可复合的聚烯烃树脂优选为不同分子量聚乙烯或聚丙烯。

24、进一步,所述生物质胶体为明胶、果胶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明胶为工业明胶、骨胶、皮胶之一,果胶为苹果果胶、橘子果胶、阿拉伯胶等。

25、进一步,所述塑性外延中橡胶胶体复合物中,分子量低于3000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20-35%之间;分子量介于3000-20000之间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15-35%之间;分子量大于20000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30-65%之间;以上几种橡胶大分子均可为苯乙烯类弹性体包括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三元共聚物弹性体,聚丁二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聚顺丁烯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2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塑性外延中的橡胶胶体复合物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5oc下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20-30%之间;分子量低于5000以下的橡胶大分子的质量比例介于30-40%之间;分子量大于20000的橡胶大分子分子量介于30-50%之间。

27、进一步,所述生物质增韧组分为柠檬酸三正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环氧大豆油、环氧蓖麻油、环亚麻油中的一种。

28、进一步,所述两种物质挤出成片材后辊压成型的工艺为:将可塑形内芯和塑性外延组成物共混均匀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片,通过模口形状设计,控制可塑形内芯片材的双边缘及塑性外延的单边缘1-2cm宽度的厚度介于主体厚度50%-60%之间,挤出后将可塑形内芯的两侧边缘和塑性外延单边缘薄层处进行叠加,叠加后通过多辊辊压实现两片材之间的复合,其中辊压介于1-3mpa之间,辊温介于80-110oc之间,辊数介于2-5之间。

29、进一步,所述胶体的厚度介于1-2mm之间,优选的介于1.5-2mm之间。

30、进一步,所述可塑形内芯和皮肤的粘附强度介于50-80kpa之间,所述塑性外延和皮肤的粘附强度介于20-50kpa之间。

31、进一步,所述可塑形内芯的吸水速率介于0.27-0.41ml/h之间,所述塑性外延的吸水速率介于0.15-0.33ml/h之间。

32、进一步,本发明专利的有益之处在于:

33、(1)采用了独特的配方体系设计以保证内芯体的粘性和可塑形性及吸水性;

34、(2)搭配外延的高内聚力配方保证整体形态的完整性并提供额外的粘性以实现胶体整体的稳定;

35、(3)两者之间通过结合部位复合实现了稳定粘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