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尿量记录设备、利尿剂功效反馈监测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39901629发布日期:2024-11-08 19:5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尿量记录设备、利尿剂功效反馈监测系统和方法

本公开涉及医疗信息记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尿量记录设备、利尿剂功效反馈监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在临床实践中,记录患者尿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首先,尿量是反映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观察尿量,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肾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来说,尿量变化可能意味着病情的加重或好转,因此密切监测尿量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其次,尿量也是评估患者体液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人体的体液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尿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体液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记录尿量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体液平衡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此外,尿量还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例如,在心力衰竭、糖尿病等疾病中,尿量变化可能作为病情变化的标志。通过观察尿量,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5、最后,记录尿量还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

6、因此,临床需要记录患者尿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反映肾脏功能、评估体液平衡状态、辅助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需根据尿量的记录,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7、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记录尿量的工具,比如附图1所示的接尿杯,都需要患者进行识别、记录,但是其使用存在如下问题:

8、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老年患者存在视力差,记忆力减退、文化水平低等问题,无法正确记录尿量,每次将尿量告知护士站护士,对接的护士可能不是自己的责任护士,容易出现交接错误等等;且行动较为不便;

9、护士临床工作繁忙,无法在患者每次解完小便后进行记录,均为定时记录,4小时或者6小时等等,不能及时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且占用护理资源;

10、对于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来讲,采用上述人工记录的方式,不便于护士观察服用利尿剂的效果,无法快速分析利尿剂对患者的功效并智能化做出动态的服用调整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尿量记录设备、利尿剂功效反馈监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和电子设备。

2、本技术一方面,提出一种智能尿量记录设备,包括:

3、入厕设施6,其上设有可配合放置接尿桶3的入厕口10;

4、接尿桶3,用于接收尿液;

5、压力传感器1,设于所述入厕口10底部,用于测量所述入厕口10的尿液压力信号并反馈至mcu;

6、二维码9,设于所述接尿桶3的顶部,用于记录当前患者的病历信息;

7、红外摄像头4,设于所述入厕设施6上,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9,采集当前患者的病历信息并反馈至mcu;

8、mcu,用于根据所述尿液压力信号计算当前患者的尿液量,将当前患者的所述尿液量和所述病历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发送至通信模块;

9、通信模块,用于设备与后台通信,包括:将当前患者的所述尿液量和所述病历信息上报至护士站的后台服务器,由所述后台服务器记录当前患者的所述尿液量和所述病历信息;

10、电源模块,用于供电;

11、所述压力传感器1、红外摄像头4、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电连接。

12、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接尿桶3顶部铰接有一个桶盖2;

13、所述二维码9设置在所述桶盖2的外侧面上。

14、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呈中心对称水平设置在所述入厕口10的底部,在支撑所述接尿桶3的同时,采集所述接尿桶3的所述尿液压力信号。

15、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入厕设施6为坐便器、蹲便器或者小便池。

16、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入厕口10的底部设置有连通下水道8的排水管7。

17、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入厕设施6顶部设有支架5,用于悬挂所述红外摄像头4。

18、作为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还包括:

19、语音芯片,用于根据当前患者的所述尿液量,生成对应的尿液量播报语音,并反馈至所述mcu,再由所述mcu转发至播报器;

20、播报器,用于响应并播报所述尿液量播报语音;

21、所述语音芯片和所述播报器,分别与所述mcu电连接。

22、本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利尿剂功效反馈监测系统,包括:

23、智能尿量记录设备;

24、后台服务器,与所述智能尿量记录设备通信连接,用于:

25、接收本次由所述智能尿量记录设备上报的当前患者的所述病历信息和所述尿液量;

26、读取所述病历信息中的患者就诊id,从h i s系统中遍历获得对应所述患者就诊id的当前患者的病历档案;

27、将本次的所述尿液量写入当前患者的所述病历档案;

28、按照上述步骤,统计每天的所述尿液量的尿液总量,并将所述尿液总量写入当前患者的所述病历档案;

29、以及,

30、判断当前患者的所述尿液总量是否达到预设的尿液量值:

31、若达到,则认定利尿剂对当前患者产生积极效果,按照预设的缩小比例k1减轻下一次的利尿剂服用比例并发送至护理终端pda;

32、反之,则认定利尿剂对当前患者产生消极效果,按照预设的放大比例k2加重下一次的利尿剂服用比例并发送至护理终端pda;

33、护理终端pda,用于登录所述后台服务器并查看当前患者的所述病历档案,以及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下发的下一次的利尿剂服用比例。

34、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利尿剂功效反馈监测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5、通过智能尿量记录设备上报的当前患者的病历信息和尿液量至后台服务器;

36、后台服务器读取所述病历信息中的患者就诊id,从h i s系统中遍历获得对应所述患者就诊id的当前患者的病历档案;

37、将本次的所述尿液量写入当前患者的所述病历档案;

38、按照上述步骤,统计每天的所述尿液量的尿液总量,并将所述尿液总量写入当前患者的所述病历档案;

39、以及,

40、判断当前患者的所述尿液总量是否达到预设的尿液量值:

41、若达到,则认定利尿剂对当前患者产生积极效果,按照预设的缩小比例k1减轻下一次的利尿剂服用比例并发送至护理终端pda;

42、反之,则认定利尿剂对当前患者产生消极效果,按照预设的放大比例k2加重下一次的利尿剂服用比例并发送至护理终端pda;

43、护士通过护理终端pda登录所述后台服务器并查看当前患者的所述病历档案,以及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下发的下一次的利尿剂服用比例。

44、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5、处理器;

46、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47、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所述的应用方法。

4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49、基于本发明的实施,通过智能尿量记录设备,可以对每个患者的接尿桶进行重量压力监测并计算出对应的尿液量,同时还可以利用接尿桶上的二维码来记录患者的身份信息,设备可以将采集的患者的尿液量以及病历信息上报给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来对患者每天的尿液量进行记录,并分析判断利尿剂是否对患者起作用。因此,能够对患者进行无接触管理,实时进行尿量记录,方便临床进行药物调整,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本设备可以减轻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量,节省护理资源,能够避免患者出现交接错误等等,方便老年患者行动。

50、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