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用鸟巢式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9146发布日期:2024-12-18 13:2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用鸟巢式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生儿护理床,具体是一种新生儿用的鸟巢式护理床。


背景技术:

1、脱离母胎的新生儿通常因生命特征不稳定,需要入院进入新生儿保温箱接受监测和治疗,这尤其以未足月的早产儿最为明显。因此,新生儿护理床是新生儿科配合保温箱对新生儿进行监测和治疗的关键设施。

2、在新生儿的入院监测和治疗当中,当新生儿发生呼吸暂停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刺激唤醒护理。具体操作过程为,护理人员先打开保温箱门,再用手托住新生儿后背,进行轻微拍打的按摩刺激。然而此类方式存在频繁开箱、影响保温箱内恒温环境、按摩刺激手法轻重不一等明显技术缺点,护理效果不佳。

3、针对上述新生儿在入院中的护理技术难点,业内设计了有助于对新生儿刺激唤醒的振动水床,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名称为“一种新生儿科护理振动水床”、公开号cn214343056 u、公开日2021年10月08日,以及名称为“一种新生儿科护理振动水床”、公开号cn216798110 u、公开日2022年06月24日等技术。上述技术措施采用振动水床的水波振动特性对新生儿进行刺激唤醒护理,但它们存在的技术缺点是,这些技术的水床只是单一的床垫模式,无法对躺卧其上的新生儿进行有效地包裹,躺卧其上的新生儿因刚脱离母胎而在新鲜环境中处于刚适应状态,新鲜环境中缺乏包裹感与边界感,致使躺卧其上的新生儿缺乏安全感,一直处在情绪紧张之中,不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新生儿入院监测和治疗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以水波振动方式达到有效地刺激唤醒功能,又能为躺卧其上的新生儿提供安全感、缓解情绪紧张的新生儿用鸟巢式护理床。

2、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生儿用鸟巢式护理床,具有水垫床体;

3、所述水垫床体为可控的振动型结构;

4、所述水垫床体的顶侧,按照设定的新生儿躺卧位,连接有气囊结构的、向上凸起的u型裙边,所述u型裙边在所述水垫床体顶侧所围成的空间用作包裹容纳新生儿;

5、所述u型裙边的敞口处,连接有气囊结构的、向上凸起的、呈环状的头枕,所述头枕用作承托u型裙边所包裹新生儿的头部。

6、上述技术措施针对上述新生儿入院监测和治疗环境的特殊性而提出,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以可以产生水波振动的水垫床为基体,通过气囊可调结构的u型裙边,在水垫床体的顶侧处围成能对新生儿形成有效包裹的空间,给躺卧其上的新生儿提供足够的包裹感与边界感,减少躺卧其上的新生儿的情绪紧张感,有利于提高护理治疗效果好。

7、所述护理床还具有气垫床体;

8、所述气垫床体具有斜面堆叠组合在一起的气垫床下半体和气垫床上半体,所述气垫床下半体和所述气垫床上半体的充/排气结构相互独立控制;

9、所述气垫床上半体的顶侧用作连接所述水垫床体,在所述气垫床下半体和所述气垫床上半体的充/排气切换过程中,所述水垫床体进行对应位侧倾。

10、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设有斜面堆叠组合在一起而构成气垫床的气垫床下半体与气垫床上半体,通过对气垫床下半体与气垫床上半体内腔气体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床体预设的侧倾调节,以达到帮助新生儿翻身的作用,从而在无需护理人员人工直接介入的情况下,就能使躺卧其上的新生儿实现翻身调整,以减少单一卧姿下的不利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褥疮、窒息、压伤等)。

11、所述水垫床体具有指接式互嵌组合在一起、构成整体的水垫床左半体和水垫床右半体,所述水垫床左半体和所述水垫床右半体的填充水液相互独立。

12、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采用水垫床左半体与水垫床右半体以指接式互嵌组合在一起的方式构成水垫床,其水垫床左半体与水垫床右半体的填充水液相互独立,相比于整体一块式的水垫床而言,当床体按预设方案侧倾时,水垫床内部的水液位移量相对较小,能有效减小因床体侧倾而产生形变的情况发生。

13、所述水垫床体的水垫床左半体和水垫床右半体,分别连接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信号发生器;

14、所述振动信号发生器为超声波发生器。

15、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采用超声波发生器分别连接水垫床左半体与水垫床右半体,通过超声波对水垫床施加振动,能很好代替人工对新生儿进行刺激唤醒护理,可控性强,成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16、所述水垫床体对应于所躺卧新生儿的呼吸感应区域,排布有至少一个呼吸传感器;

17、所述呼吸传感器用作向控制器反馈当前新生儿的呼吸信号,所述控制器将所获得的呼吸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在呼吸信号异常状态下或按照设定周期向振动信号发生器输出控制指令,且所述控制器在呼吸信号异常状态下输出报警信号。

18、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在水垫床对应躺卧新生儿的呼吸感应区域设置有呼吸传感器,通过呼吸传感器对新生儿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监控所得信号与设定阈值的比较,以判断新生儿是否发生呼吸异常现象,从而能够警示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并在此警示过程中通过控制器及时指令水垫床振动而刺激唤醒新生儿呼吸,安全性好。

19、所述气垫床下半体连接有充气管线一和排气阀一,所述充气管线一上连接有充气阀一;

20、所述气垫床上半体连接有充气管线二和排气阀二,所述充气管线二上连接有充气阀二;

21、所述气垫床下半体的充气管线一和所述气垫床上半体的充气管线二分别与充气泵相连;

22、所述排气阀一、排气阀二、充气阀一和充气阀二的动作接受控制器的指令,所述控制器按照设定的充气和排气周期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

23、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通过充气泵按照周期性或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对气垫床上半体与气垫床下半体进行充气/排气,实现护理床按设定方向侧倾,帮助新生儿翻身。

24、所述头枕的环空内填装有柔性结构的衬垫;

25、躺卧在u型裙边内的新生儿头部承托在所述头枕的衬垫,并由所述头枕的环状凸起对头部扶持限位。

26、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在环状头枕中心设置有柔性结构的衬垫,该衬垫对新生儿头部进行扶持限位,且该衬垫为柔性结构,能有效避免新生儿的头部因长期受压迫而产生的压疮的情况。

27、所述头枕连接有充气管线三和排气阀三,所述充气管线三上连接有充气阀三;

28、所述头枕的充气管线三与充气泵相连接;

29、所述排气阀三和充气阀三的动作接受控制器的指令,所述控制器按照设定的充气和排气周期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

30、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通过充气泵按照周期性或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对头枕进行充气或排气,能对新生儿头部体位实施物理干预,以改变新生儿头部体位,降低新生儿头部长时间体位固定而发生头颅畸形、压疮等情况发生。

31、上述u型裙边上排布有若干个分别连通内侧和外侧的透气孔,上述u型裙边的竖向平面呈蜂窝状。该技术措施在满足安全感技术要求的同时,通过在u型裙边上设置多个透气孔,有效增加了护理床内部空间的空气流通性,透气性好,有利于防止护理床对新生儿发生窒息现象。

32、上述u型裙边连接有充气管线四和排气阀四,上述充气管线四上连接有充气阀四,u型裙边的充气管线四与充气泵相连接;

33、上述排气阀四和充气阀四的动作接受控制器的指令,所述控制器按照设定的充气和排气周期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

34、上述技术措施的护理床,通过充气泵对u型裙边进行充气或排气,可以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体型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胎龄、体重、体型的新生儿形成有效的包裹,提供充足的包裹感与边界感,能有效缓解新生儿的紧张情绪。

35、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u型裙边在水垫床体顶侧围成能对新生儿有效包裹的空间,给新生儿足够的包裹感与边界感,减少新生儿的紧张感,且可控型振动结构的水垫床体有利于对新生儿进行有效地呼吸刺激,增强新生儿的安全感、减少呼吸暂停现象发生,护理效果好,既能以水波振动方式达到有效地刺激唤醒功能,又能为躺卧其上的新生儿提供安全感、缓解新生儿情绪紧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