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半导体温度调控冷热敷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83182发布日期:2025-02-11 12:34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半导体温度调控冷热敷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冷热敷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半导体温度调控冷热敷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1、士兵在野战条件下,容易发生急性闭合性外伤如骨关节或软组织损伤等,此种情况发生时需要及时处理,以免给士兵带来更大伤害。而当关节或软组织受到损伤时,在损伤部位会发生肿胀,使伤者感到剧烈的疼痛,为了止血、镇痛以及消肿,应尽早在损伤部位进行冷敷或热敷治疗,治疗得越及时,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时间也可相应缩短。

2、但是,在野外条件下,很难配备有冷热敷治疗装置,现有技术中通常也只是使用冰块或热水袋等一些简单的方式实现冷敷或热敷,这些简单的冷热敷治疗方式,不仅效果较差,冷热敷温度不可控,且持续时间也较短,无法实现持续性的冷热敷治疗,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对冰块或热水袋进行更换,使得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使用较为不便,而一些能实现冷热敷治疗的设备则因为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在野外条件下便携性大大降低,因此,大部分野外受伤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半导体温度调控冷热敷治疗设备。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车载半导体温度调控冷热敷治疗设备,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上端设有躺位垫,且设备壳体上表面一侧靠近躺位垫的位置设置有提供冷热敷能量的冷热敷组件,所述设备壳体上表面一端还设有控制台,且控制台一侧固定安装有对设备壳体与车辆进行连接固定的固定螺栓;所述冷热敷组件包括设置于设备壳体前侧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圆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pn结冷热发生组件;所述pn结冷热发生组件上、下两端均设有冷热敷支撑部。

4、可选地,所述pn结冷热发生组件包括固连于转轴外圆面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冷端以及热端,所述外壳内部贴紧冷端的位置设有若干组冷端金属片导体,且外壳内部贴紧热端的位置设有若干组热端金属片导体,且冷端金属片导体、热端金属片导体之间电性连接多组n型半导体及p型半导体;所述pn结冷热发生组件还包括固连于设备壳体内壁的能量回收组件。

5、可选地,所述冷端金属片导体的数量多于热端金属片导体一组,且冷端金属片导体及热端金属片导体关于转轴两侧交叉对称设置;共同与同一冷端金属片导体电性连接的两个相邻所述n型半导体及p型半导体组成一组pn结,pn结中的n型半导体及p型半导体下端分别与相邻的两组热端金属片导体电性连接,使得整个n型半导体及p型半导体、冷端金属片导体、热端金属片导体共同组成串联电路,并通过两端的两组热端金属片导体与车载电源电性连接。

6、可选地,所述冷端、热端均为绝缘陶瓷片构成。

7、可选地,所述能量回收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设备壳体内壁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固定板上端还设有逆变器,所述固定板端部固定连接有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上表面固定连接半椭圆形导热体。

8、可选地,所述转轴两端均设有可以带动pn结冷热发生组件及冷热敷支撑部下压抵紧半椭圆形导热体的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固定套接于转轴外圆面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圆面两端均开设有环形槽,两个所述环形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且伸缩杆上端均固定连接于设备壳体顶壁,所述伸缩杆底部均固连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顶部与设备壳体顶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筒的外圆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椭圆凸块,且设备壳体顶壁对应椭圆凸块的位置固连有顶杆;所述抵紧组件还包括开设于设备壳体前侧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滑杆,两个滑杆外圆面共同滑动套接滑动安装体,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滑动安装体上,且转轴转动贯穿滑动安装体设置。

9、可选地,所述冷热敷支撑部包括开设于外壳上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且双向丝杠一端延伸至外壳外部并固连调节手柄,所述双向丝杠外圆面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滚珠螺母座,且两组滚珠螺母座于调节槽内部滑动;两组所述滚珠螺母座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左半支撑体及右半支撑体;所述右半支撑体与左半支撑体之间还设有空隙填充组件以及气体包裹层组件。

10、可选地,所述滚珠螺母座高度与调节槽高度齐平,以保证所述左半支撑体及右半支撑体底部与外壳相接触,便于保证能量的顺利传输。

11、可选地,所述空隙填充组件包括于右半支撑体一侧固连的介质水储盒,左半支撑体及右半支撑体中间位置设有介质水储腔,且右半支撑体内部开设有供介质水储盒及介质水储腔相互连通的流通通道;所述介质水储腔由左半支撑体及右半支撑体中间空腔以及左半支撑体、右半支撑体围绕中间空腔四周固定连接的封闭橡胶隔膜构成。

12、可选地,所述气体包裹层组件包括固连于左半支撑体及右半支撑体外侧的鼓风机,左半支撑体及右半支撑体内部均开设有s型换热通道,且鼓风机与s型换热通道相互连通;所述左半支撑体及右半支撑体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散壳体,所述分散壳体内部均开设有分散腔,且两个所述分散壳相对侧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冷热风出口,且两个分散腔通过开设于左半支撑体及右半支撑体内部的通道分别与两个s型换热通道相互连通。

1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冷热敷组件,首先,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简单的使用冰块或热水袋进行冷热敷的方式,其冷热敷效果更好,冷热敷温度可控,也能够长时间使用,不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对冰块或热水袋进行更换,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较为方便,同时,本设备可以进行车载,利用救护车辆,能够方便地抵达野外救护点,移动便携性大大提高,减少了现有条件下大部分野外受伤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的情况出现。

15、通过设置能量回收组件,在pn结冷热发生组件工作时,下端释放的能量通过冷热敷组件传递至能量回收组件上的半椭圆形导热体,该半椭圆形导热体形状与冷热敷组件相贴合,可以更好传递冷量或热量至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接收传递的冷量或热量开始工作,并输出电能经逆变器逆变后,电能储存至蓄电池中,该电能可以供电机进行翻转工作以及设备上的其他用电处使用,使得pn结冷热发生组件非工作端逸散出的能量得到了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16、通过设置抵紧组件,在电机翻转进行冷热敷切换时,转轴的转动会带动转筒转动,转筒转动会带动与之固连的椭圆凸块转动,在180度转动过程中,由于复位弹簧设置为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拉伸状态,故除了在椭圆凸块两个端点与顶杆抵紧的情况下,其他位置转动时,复位弹簧会带动伸缩杆收缩,并带动pn结冷热发生组件、冷热敷支撑部上升一定高度,以保证冷热敷支撑部的顺利翻转,不会被半椭圆形导热体遮挡,当椭圆凸块两个端点与顶杆抵紧时,pn结冷热发生组件及冷热敷支撑部的组合体恰好处于垂直位置,进而实现对半椭圆形导热体的挤压,保证了能量回收组件的发电效果。

17、通过设置冷热敷支撑部,首先,根据患者需要进行冷热敷的肢体部位,旋转调节手柄,带动双向丝杠进行转动,而双向丝杠两端外部对称滑动连接滚珠螺母座,在双向丝杠转动时,两个滚珠螺母座会在调节槽内部相向靠近,或背向远离,进而带动左半支撑体以及右半支撑体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实现对冷热敷支撑部张开口大小的调节,以保证能够放置不同肢体部位,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