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糖和降脂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40586743发布日期:2025-01-07 20: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糖和降脂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中药,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糖和降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肥胖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流行病和一项重大的健康挑战。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和进展性疾病,肥胖是包括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在内的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传统的治疗药物常伴随着多种副作用,包括诱发胃肠疾病等。

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良的膳食习惯是导致机体肥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过量摄入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如高脂或高糖食品。人体消化系统中糖类消化酶主要有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其中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唾液及胰脏等,作用于淀粉,无差别地切断α-1,4-糖苷键,将其分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寡糖,而后α-葡萄糖苷酶通过水解葡萄糖苷键释放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供能。通过抑制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酶活,抑制机体对淀粉类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是减慢或减少碳水化合物的产生与储存的重要手段。消化系统中脂肪的消化吸收主要由脂肪酶完成,其中胰脂肪酶是由胰腺分泌的参与消化的主要脂肪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将阻断50%~70%的膳食来源脂质在小肠内的代谢途径,从而阻断人体对外源脂肪的过量吸收与储存,达到有效控制血脂及肝脂的效果。

3、二陈汤作为治疗痰湿症的中华经典方剂,该方主要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组成,其中法半夏性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的功效;陈皮性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调理脾肺气机升降,理气调中的功效;茯苓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凝心安神的功效;甘草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祛痰止咳的功效;生姜性辛、温,归肺、胃和脾经,具有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的功效。乌梅性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多种药材组合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经现代医学证明,二陈汤具有治疗肥胖相关疾病的潜力,包括脂肪肝、高血脂以及动脉粥硬化等。

4、然而二陈汤中法半夏为中药材,使用时需辨证论治,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大大限制了该方在日常减肥降脂中的应用。法半夏作为二陈汤中的君药,如何在遵循传统中医药方剂学的基础上,合理并科学的替代法半夏存在巨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制剂能够缓解因单纯性肥胖而造成的血糖与血脂紊乱,针对已有药物对酶抑制单一、副作用大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由药食同源组合物制备而成的中药制剂,通过抑制多种糖脂消化酶活性,包括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以及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达到缓解因单纯性肥胖而造成的糖脂紊乱。

2、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3、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所述的中药制剂在降糖和降脂中的应用。

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制成:荷叶6~12份、桔梗6~12份、陈皮6~12份、茯苓4~8份、赤小豆2-5份、益智仁2~4份、甘草2~5份、生姜2~5份、乌梅0.5~2份。

5、其中,作为优选,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制成:荷叶6~9份、桔梗6~9份、陈皮6~9份、茯苓6~8份、赤小豆2-5份、益智仁2~4份、甘草2~5份、生姜2~5份、乌梅1~2份。

6、其中,作为优选,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制成:荷叶9份、桔梗6份、陈皮6份、茯苓6份、赤小豆2份、益智仁2份、甘草3份、生姜3份、乌梅1份。

7、其中,作为优选,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制成:荷叶9份、桔梗9份、陈皮6份、茯苓6份、赤小豆2份、益智仁2份、甘草3份、生姜3份、乌梅1份。

8、其中,作为优选,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制成:荷叶6份、桔梗6份、陈皮9份、茯苓9份、赤小豆2份、益智仁2份、甘草3份、生姜3份、乌梅1份。

9、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还包括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荷叶、桔梗、陈皮、茯苓、赤小豆、益智仁、甘草、生姜、乌梅放入中药粉碎机充分粉碎后的粉末过筛;

11、2)将步骤1)处理后的混合物与水常温浸泡后,浸提,过滤或离心得浸提液,而后经过杀菌或灭菌,备用。

12、其中,步骤1)粉末过60-80目筛。

13、其中,步骤2)中所述料液重量比为1:10~1:20。

14、其中,步骤2)中所述浸泡时间为20min~40min。

15、其中,步骤2)中浸提温度为65℃-85℃,浸提时间为0.5-3h。

16、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降糖和/或降脂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17、其中,所述食品包括但不仅限于草本饮料。本发明制备的草本饮料具有抑制糖和脂相关消化酶能力。

18、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科学依据如下:

19、(1)中医药理论依据:

20、①替换依据:荷叶苦涩、平,归心、肝、脾、胆、肺经,具有清暑利湿,升发滑阳,止血脂功效。桔梗性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质功效。此外,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益智仁味辛,性温。归脾、肾经。具有温暖脾胃暖肾的功效。四者结合具有祛痰祛湿、暖脾利水之功效,从中医药方剂科学角度上能够较好地替代法半夏。

21、②方剂用药依据:该方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去半夏,加入桔梗、荷叶、赤小豆与益智仁而成,功用燥湿健脾,行气降浊。方中陈皮味苦辛而温,善燥湿健脾化痰,理气行滞,为君药;茯苓与赤小豆甘平,甘入脾能健脾益胃,淡渗可利湿趋下,桔梗苦辛而平,苦能燥湿,辛散可上行宣肺祛痰,三者助陈皮利湿祛痰,共为臣药;荷叶化湿醒脾升清,生姜和胃降逆,祛痰止呕,乌梅味酸收敛肺气,敛护胃阴,益智仁辛温,

22、温暖脾胃暖肾,同为佐药;炙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23、(2)现代食品营养、功能、医药等理论依据

24、法半夏主要含有生物碱、有机酸、多糖等成分,具有镇咳祛痰、镇静、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荷叶富含生物碱,具有降血脂调节代谢综合征的功效。桔梗富含皂苷、黄酮及有机酸等物质,具有宣肺祛痰以及较强的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赤小豆富含皂苷类、黄酮类以及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益智仁富含多种萜类化合物以及多糖,抗炎、抗氧化以及调节免疫的作用。四者结合,在成分上、功能上以及医药理论上能有效替代法半夏。

25、有益效果:

26、1、本发明以荷叶、陈皮、桔梗、茯苓等多种药食同源物为原料,经打粉浸提等工艺,获得能有效抑制糖和脂相关消化酶活力的中药液体剂。体外实验表明,该中药液体剂不仅对于糖代谢相关酶包括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且对消化脂肪的胰脂肪酶以及胆固醇酯酶同样具有较高的抑制能力,且该抑制能力优于多种已报道的单一药食同源物提取物的抑制能力,优于经典方剂二陈汤以及二陈汤食品级基础方(去除中药法半夏)的抑制能力。体内实验表明,该中药液体剂对肥胖大鼠肠道内的糖脂相关酶活同样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食用后同时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以及肝脏中tc和tg的水平;大鼠粪便中能量物质总糖与脂质都显著提高,该中药液体剂能有效减少大鼠能量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有效降低肥胖导致的血糖血脂紊乱。动物实验表明,本中药液体剂抑制糖和脂相关消化酶能力与调节血糖血脂紊乱能力优于一线中成药降脂灵颗粒的调节效果,且与经典方剂二陈汤的调节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27、2、本发明制备的最佳中药液体剂在体外具有抑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活力的能力,其抑制率分别最高达到了64.34%,86.53%,93.19%,84.10%,与对照组经典方剂二陈汤相比,其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13倍,1.21倍,1.19倍以及1.27倍;本发明制备的最佳中药液体剂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的半抑制浓度(semi-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04mg/ml、2.83mg/ml、1.80mg/ml以及4.17mg/ml,与二陈汤相比,其ic50值降幅分别达到22.58%,27.81%,47.37%以及18.87%。

28、3、本发明制备的最佳中药液体剂具有降低大鼠肠内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力的能力,服用该中药液体剂后,大鼠体内α-淀粉酶酶活从83.95u/mg prot降低至60.00u/mg prot,α-葡萄糖苷酶从228.81u/mg prot降低至190.20u/mg prot,胰脂肪酶从5090.93u/g prot降低至2887.84u/g prot,与阳性对照组二陈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外,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液体剂还具有降低因高脂饮食而导致的高水平血糖、血脂以及肝脂的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