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呼吸机的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4447发布日期:2025-01-24 21:1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麻醉呼吸机,具体为一种麻醉呼吸机的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1、麻醉呼吸机是一种在手术和重症监护中常见的医疗设备,其核心功能是辅助或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的正常排出,从而使患者保持稳定的生理状态,它广泛应用于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中,因为全身麻醉会抑制患者的呼吸中枢,使其无法自主呼吸,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呼吸机能够提供正常的呼吸气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根据手术和患者的需要调节呼吸气体的成分,包括氧气、麻醉气体和其他气体,通气装置是专为麻醉呼吸机设计的配套设备,其核心功能在于将经过麻醉呼吸机处理的气体有效地输送到患者的肺部,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2、例如公告号cn221491136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麻醉术中心肺保护用呼吸通气装置》,包括面罩进气管,所述面罩进气管的一端外侧套接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下端侧壁上贯通连接设有麻醉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下端内侧套接设有供氧管,所述通气管包括连接管、第一密封组件、检测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所述连接管的内侧中部固定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面罩进气管的一端贯穿连接管的顶部,所述面罩进气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一密封组件的内侧,所述连接管的顶面边部固定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套接在面罩进气管的外侧,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供氧管的一端贯穿第二密封组件。

3、上述现有技术虽然便于操作人员直观观察到是否漏气,但是该通气装置的面罩进气管与通气管之间的连接较为不方便,在紧急救治中,如果面罩进气管的连接过程过于繁琐或耗时,就会延误患者的救治时间,增加患者的风险和不适感,同时该装置缺少漏气的预警,若不及时发现漏气容易导致通气装置向患者输送的有效气体量减少,使得患者的通气效率大大降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麻醉呼吸机的通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的通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气装置与面罩进气管的连接不够便捷影响救治效率和缺少有效的漏气预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呼吸机的通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用于连接麻醉气管和供氧管,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面罩进气管,且面罩进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内部中间位置处的两侧开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块,所述传动腔内部的一侧粘连固定有第一导向杆,所述传动腔内部的上端粘连固定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与第一压块和第二导向杆与第二压块之间均通过连接块相连接,且连接块与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均滑动配合,所述底座内部两侧的前侧均粘连固定有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之间设置有升降板,所述第三导向杆贯穿升降板,且第三导向杆与升降板滑动配合。

3、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的上侧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上端的一侧开设有触发腔,所述环形腔内部上端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端粘连固定有触发杆,且触发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触发腔的内部,所述触发杆位于环形腔内部一端的外部套设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环形腔相连接,且第三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压板相连接。

4、优选的,所述触发腔内部的上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触发腔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且报警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均与连接块相连接,且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与传动腔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均与连接块相连接,且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与传动腔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方设置有连拉板,所述第一压块的前端均粘连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传动腔的外部,且拉杆与传动腔滑动配合,所述拉杆位于传动腔外部的一端均与连拉板粘连固定。

8、优选的,所述面罩进气管位于底座内部一端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压块的内侧均粘连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传动腔的外部,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第三导向杆外部的下侧均套设有第四复位弹簧,所述第四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升降板相连接,且第四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内部粘连固定有滑杆,且滑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升降板的外部,所述滑杆的上端粘连固定有拉板,所述滑杆的下端粘连固定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正下方开设有夹持槽。

11、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加热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通过在底座内部中间的两侧开设有传动腔,当医护人员拉动连拉板时,连拉板会带动拉杆使第一压块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压块接触对第二压块的限位,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拉动下,第二压块会带动限位块从限位槽的内部移出,从而可以方便的接触对面罩进气管连接固定,反之,当面罩进气管进入底座后,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可以使第一压块对第二移动块进行挤压推动,使限位块卡入限位槽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对面罩进气管的快速拆装,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这种快速响应能力尤为重要,能够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简单而有效的机械结构实现稳固连接,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松动或意外脱落风险,确保了通气装置在手术或重症监护过程中的持续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因设备故障导致患者呼吸受阻的风险。

14、2.本发明通过在底座内部的上侧开设有环形腔,面罩进气管卡入底座后可通过底座内部上端内壁的橡胶垫进行密封,一旦出现漏气的现象,气体会涌入环形腔的内部,气体的涌入会使内部气压升高,从而可以将压板顶起,压板会带动触发杆挤压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后会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后会启动报警器,使报警器发出报警声,报警声的触发,作为一个清晰且紧迫的警示信号,能够即刻引起医护人员的警觉,促使他们立即中断当前任务,专注于漏气问题的识别与处理,这一报警机构不仅确保了漏气情况能被迅速察觉,而且通过其高辨识度的声音特征,有效避免了在复杂医疗环境中被忽视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与治疗效果。

15、3.本发明通过在底座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导向杆,第三导向杆的外部套设有第四复位弹簧,当使用时可以将麻醉气管和供氧管与底座两侧的连接管进行连接,并且通过第四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可以使升降板下移,升降板的下移会带动弧形板对麻醉气管和供氧管进行推动,与夹持槽进行配合后可以对麻醉气管和供氧管进行夹持固定,有效防止了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或患者移动而导致的意外脱落,确保了通气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因管道松动造成的治疗中断风险,第四复位弹簧的自动调节作用使得管道能够轻松被夹持到位,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在紧急救治中,这种快速连接能力尤为重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