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及检测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41344851发布日期:2025-03-19 15:0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数据处理方法及检测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医疗,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检测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持续生物活性物质检测系统(例如持续葡萄糖检测系统)以微创方式佩戴在待监测的人体上,生物活性物质数据(例如血糖数据)的采集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即固定采样率)对传感器的电信号进行采样,并将单个采集周期内(例如5分钟)的多个采样电信号进行均值处理后,得到一个能够反应该采集周期内生物活性物质变化的检测值(例如血糖值)。

2、然而,上述测量值(例如血糖值)仅能代表该采集周期内待监测生物活性物质(例如血糖)变化的均值,无法体现出该采集周期内生物活性物质变化的动态连续性,尤其在用户完成进食、运动、用药(如注射胰岛素),或者用户的身体状况发生突变情况(如头晕、疼痛等),当这些能够影响生物活性物质值快速变化的因素出现时,因生物活性物质的极值(例如生物活性物质浓度最大值和生物活性物质浓度最小值)在固定采样率下难以获取,会导致采集周期内计算得到的检测值,无法精准反馈在该采集周期内实际所出现的生物活性物质值到达极值时的情况,存在较大风险,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因血糖值反馈不精准,导致胰岛素用量偏大引起低血糖,造成用户昏迷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检测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2、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传感信号的波动误差、历史记录数据、用户交互信息,所述历史记录数据是根据历史周期内采集的n个传感信号确定的,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传感信号的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根据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确定所述传感信号的目标采样频率。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传感信号的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包括:根据所述波动误差,确定第一备选采样频率;和/或,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和/或,根据所述用户交互信息,确定第三备选采样频率。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波动误差,确定第一备选采样频率,包括:在所述波动误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波动误差,确定动态采样率;在所述动态采样率大于预设的最大采样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采样率确定为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或者,在所述动态采样率小于预设的最小采样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小采样率确定为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或者,在所述动态采样率小于等于所述最大采样率且大于等于所述最小采样率的情况下,将所述动态采样率确定为第一备选采样频率。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波动误差的获取方式包括:按照采样顺序获取m组窗口数据,每组窗口数据包括p个传感信号,p和m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每组窗口数据中p个传感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m组窗口数据的最大值的平均值,m组窗口数据的最小值的平均值、m组窗口数据的传感信号的平均值,确定电流平均波动量;根据所述电流平均波动量和m组窗口数据的传感信号的平均值,确定所述波动误差。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包括:判断历史记录数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得到判断结果;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在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基准频率和衰减系数,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衰减系数小于1,或者,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在所述预设范围外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基准频率和增长系数,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增长系数大于1。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长系数的获取方式包括:在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大于所述预设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与所述上限值,确定第一比例系数;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系统和预设的第一分段函数,确定所述增长系数;或者,在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小于所述预设范围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与所述下限值,确定第二比例系数;根据所述第二比例系统和预设的第二分段函数,确定所述增长系数。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交互信息包括用户的至少一类活动信息和/或身体状况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交互信息,确定第三备选采样频率,包括:获取用户每类活动信息和/或身体状况信息对应的增益系数、延迟时间、持续时间;从获取的多个增益系数中确定最大增益系数、从获取的多个延迟时间中确定最小延迟时间,以及从获取的多个持续时间中确定最大持续时间;在最小延迟时间之后的最大持续时间内,根据预设的基准频率和最大增益系数,确定第三备选采样频率。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确定所述传感信号的目标采样频率,包括:对所述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三备选采样频率进行比较,确定最大备选采样频率;根据所述最大备选采样频率,确定所述目标采样频率;或者,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从所述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三备选采样频率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备选采样频率作为所述目标采样频率;或者,对所述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三备选采样频率中的至少两者进行平均运算,将所述平均运算结果确定为所述目标采样频率。

10、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自适应调整所述模数转换器对所述传感器输出的传感信号的采样频率,包括:参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传感信号的波动误差、历史记录数据、用户交互信息,所述历史记录数据是根据历史周期内采集的n个传感信号确定的,n为大于1的整数;备选采样频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传感信号的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目标采样频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确定所述传感信号的目标采样频率。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备选采样频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波动误差,确定第一备选采样频率;和/或,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和/或,根据所述用户交互信息,确定第三备选采样频率。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波动误差,确定第一备选采样频率,包括:在所述波动误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波动误差,确定动态采样率;在所述动态采样率大于预设的最大采样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采样率确定为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或者,在所述动态采样率小于预设的最小采样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小采样率确定为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或者,在所述动态采样率小于等于所述最大采样率且大于等于所述最小采样率的情况下,将所述动态采样率确定为第一备选采样频率。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按照采样顺序获取m组窗口数据,每组窗口数据包括p个传感信号,p和m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每组窗口数据中p个传感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m组窗口数据的最大值的平均值,m组窗口数据的最小值的平均值、m组窗口数据的传感信号的平均值,确定电流平均波动量;根据所述电流平均波动量和m组窗口数据的传感信号的平均值,确定所述波动误差。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包括:判断历史记录数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得到判断结果;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在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基准频率和衰减系数,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衰减系数小于1,或者,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在所述预设范围外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基准频率和增长系数,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增长系数大于1。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长系数的获取方式包括:在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大于所述预设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与所述上限值,确定第一比例系数;根据所述第一比例系统和预设的第一分段函数,确定所述增长系数;或者,在所述历史记录数据小于所述预设范围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与所述下限值,确定第二比例系数;根据所述第二比例系统和预设的第二分段函数,确定所述增长系数。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交互信息包括用户的至少一类活动信息和/或身体状况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交互信息,确定第三备选采样频率,包括:获取用户每类活动信息和/或身体状况信息对应的增益系数、延迟时间、持续时间;从获取的多个增益系数中确定最大增益系数、从获取的多个延迟时间中确定最小延迟时间,以及从获取的多个持续时间中确定最大持续时间;在最小延迟时间之后的最大持续时间内,根据预设的基准频率和最大增益系数,确定第三备选采样频率。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采样频率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三备选采样频率进行比较,确定最大备选采样频率;根据所述最大备选采样频率,确定所述目标采样频率;或者,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从所述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三备选采样频率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备选采样频率作为所述目标采样频率;或者,对所述第一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二备选采样频率、所述第三备选采样频率中的至少两者进行平均运算,将所述平均运算结果确定为所述目标采样频率。

18、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检测系统。

19、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2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根据传感信号的波动误差、由历史周期内采集的n个(n>1)传感信号确定的历史记录数据、用户交互信息,确定传感信号的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并根据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确定传感信号的目标采样频率。其中,根据参数信息确定传感信号的至少一种备选采样频率,可包括:根据波动误差确定第一备选采样频率,和/或,根据历史记录数据确定第二备选采样频率,和/或,根据用户交互信息确定第三备选采样频率。通过这种方式,可综合考虑传感信号的波动误差、历史记录数据以及用户交互信息,自适应调整传感信号的采样频率,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