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态康复训练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07935发布日期:2025-04-11 18:00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步态康复训练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步行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步态康复训练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1、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一类由小血管病变(如小动脉硬化、微梗死、微出血等)引起的脑部疾病,这些病变主要影响大脑的穿支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脑小血管病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步态异常、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以及增加中风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2、脑小血管病患者常伴随步态异常,如步速减慢、步长缩短、步态不稳等,这些异常步态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能导致跌倒等严重后果。因此,针对步态异常的康复训练对于脑小血管病患者至关重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步态,提高行走能力,减少跌倒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专利号为:cn 114732682 a的专利公布了一种被动式步行辅助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移动车架、上身支撑架和助步器,所述移动车架主体为u形杆,u形杆上安装若干万向轮;移动车架两侧固定连接上身支撑架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承托板;上身支撑架前侧设置有助步器,助步器下端通过直形连接杆固 定连接移动车架,助步器后侧通过曲形连接杆固定连接至上身支撑架。本发明的移动车架安装若 干万向轮,能够随患者运动而向各个移动;移动车架上固定安装上身支撑架,用于支撑上身重 量,减少腿部压力,方便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辅助 患者站立,防止摔倒;助步器能够交替对患者小腿进行牵拉,辅助患者完成迈步动作;牵拉具有多档调节,适用范围广;把手上设置开关,一键启停,方便安全。

4、但该被动式步行辅助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该被动式步行辅助康复训练装置的把手固定,当患者身高差距过大时,患者的臂长也相差甚远,手臂较长的患者在抓握把手以及手臂被承托板承托时易感到不适,实用性较低;2.患者使用该被动式步行辅助康复训练装置时,脚部仅能使用绑带装置进行捆绑,由于康复训练时患者脚部的活动幅度较大,绑带装置易于患者脚部脱落,康复效率低下;3.脑小血管病可能导致脑组织受损,影响神经传导,进而影响到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如果受损的神经尚未完全恢复,在康复训练时患者脚部易感到疼痛,然而该被动式步行辅助康复训练装置没有缓解患者脚部疼痛的结构,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步态康复训练助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被动式步行辅助康复训练装置舒适度较低且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主要思路:

3、设计步态康复训练助行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牵引装置、支撑装置以及按摩装置;控制装置实现由一个电机带动牵引装置的同时又能实现按摩装置联动,控制装置开启后,牵引装置可以带动患者脚部呈圆形运动轨迹,使康复训练模拟人体走路时的状态;在牵引装置实现带动患者活动的同时,带动按摩装置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按摩,可以缓解患者由于受损的神经尚未完全恢复而在康复训练时感到的疼痛,提高患者在康复训练时的舒适度;同时支撑装置的前后高低可以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臂长患者的需求。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步态康复训练助行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连接于底座顶部的多个支架,支架顶部设置有可调节前后和高低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患者臂部;

6、支架上设置有两组用于牵动患者腿部活动的牵引组件;

7、每组牵引组件底部均活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脚部组件,脚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按摩患者的按摩组件;

8、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同时驱动牵引组件和按摩组件的控制组件。

9、进一步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盒以及设置于固定盒内的转轴、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

10、固定盒与支架连接,转轴旋转连接于固定盒内;

11、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分别连接于转轴的两端。

12、进一步地,控制组件还包括:传动带、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二电机;

13、第二齿轮套接于转轴上;

14、第一齿轮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

15、传动带啮合套设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外。

16、进一步地,每组牵引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固定圈;

17、固定圈通过第二连杆与相互对应的脚部组件连接;

18、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脚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相互对应的第一转盘或第二转盘偏心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杆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连接点180度错位;

19、固定圈连接于支架。

20、进一步地,脚部组件包括:脚腕防护套和鞋套,鞋套连接于脚腕防护套底部。

21、进一步地,按摩组件包括:用于对脚踝进行按摩的第一按摩组件和用于对脚部进行按摩的第二按摩组件;

22、第一按摩组件位于脚腕防护套内,第二按摩组件位于鞋套内;

23、第一按摩组件和第二按摩组件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

24、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按摩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按摩块和两个第一滑块;

25、两个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脚腕防护套外两侧;

26、两个第一按摩块设置于脚腕防护套内且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连接,两个第一按摩块连接。

27、进一步地,第二按摩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按摩块和两个第二滑块;

28、两个第二按摩块滑动连接于鞋套外两侧;

29、两个第二按摩块设置于鞋套内且分别与两个第二按摩块连接;

30、第一滑块和对应的第二滑块之间活动连接第三连杆。

31、进一步地,支架内活动设有用于调节支撑组件高度的活动杆;

32、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支撑件;

33、固定件和支撑件分别与对应的活动杆顶部连接,固定件与支撑件滑动连接。

34、进一步地,固定件顶端两侧设置有把手;

35、支撑件顶端两侧设置有两个支撑软垫。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7、1.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实现一个电机带动各部分同时运行,同时可以驱动牵引组件和按摩组件,降低成本;通过设置牵引组件实现患者在康复训练时符合人体走路时的状态,提高康复效率;通过设置按摩组件,缓解由于患者受损的神经尚未完全恢复,在康复训练时感到的疼痛,提高患者在康复训练时的舒适度。

38、2.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实现由第二电机启动后带动牵引组件活动,并且由牵引组件实现按摩组件的联动,结构简单发同时又降低了成本。

39、3.本发明通过设置牵引组件,使与两个第一连杆分别连接的脚部组件在活动时呈现圆形运动轨迹,进而使康复训练符合人体走路时的状态。

40、4.本发明通过设置脚部组件,防止本装置与患者身体处脱落,避免在康复训练时由于患者脚部的活动幅度较大,导致本装置易脱落,提高了康复效率且增强了安全性。

41、5.本发明通过设置按摩组件,可以对患者脚底两侧以及脚腕两侧进行按摩,缓解患者由于受损的神经尚未完全恢复,而在康复训练时感到的疼痛,提高患者在康复训练时的舒适度。

42、6.本发明通过设置可调节高低的支撑组件以及可调节相对距离的固定件和支撑件,使不同身高及不同臂长的患者均能够使用该康复装置,提高了改装置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