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创面辅助修复,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条件下创面清洗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1、创面修复治疗是指通过一系列医疗手段促进皮肤或组织损伤部位自我愈合和恢复的过程,该过程通常涉及清创、消毒、保护以及促进组织再生的技术手段,创面修复的目标是恢复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减少感染的风险,加速愈合过程,并尽量减少疤痕形成,创面修复在烧伤、创伤、术后伤口处理及慢性溃疡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在现有创面治疗技术中,通常采用多步骤的治疗模式,包括机械清创、手动消毒、外用抗生素或药物敷料的使用,这些方法大多依赖医务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操作难度,此外,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常需要专用设备,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敷料,频繁的敷料更换和清创过程容易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并且在敷料更换的和操作过程中,创面暴露于空气中,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负压条件下创面清洗上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条件下创面清洗上药装置,目的是在负压条件下实现创面的高效清洗和药物处理,通过密封设计防止外界污染,利用负压抽吸实现对创面的清洗上药和对废液的处理,集成清洗和药物喷洒功能,提局治疗效果和操作效率。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负压条件下创面清洗上药装置,包括基座、负压抽吸单元、调节移动组件、清洗上药单元和牵拉锁定组件,所述基座包括环形板、立柱、透明板,环形气囊和环形橡胶层,环形板上下对应设置,环形板之间通过边角的立柱连接,且上下环形板之间周向设置有透明板,透明板与立柱配合形成封闭区,环形气囊和环形橡胶层分别设置在下环形板底部和上环形板顶部,并在环形橡胶层上设有刻度标识;所述负压抽吸单元包括环形细管和负压抽吸管,环形细管设在基座内部,环形细管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引流抽吸口,且环形细管的输出口与负压抽吸管连接,负压抽吸管与供压源连接,并在负压抽吸管上还设置有控制阀,用以切换负压抽吸管对基座内部的负压抽吸或排气;所述调节移动组件包括操作盖板、竖管和柔性密封件,操作盖板设在基座上方,且操作盖板的中心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底部设有对应的引导凸台,竖管自由滑动套装在引导凸台内,所述柔性密封件通过箍筋分别与引导凸台和竖管密封连接,使竖管与操作盖板之间既滑动套装又能够被密封,并在操作盖板上呈十字形设有定位线;所述清洗上药单元包括安装在竖管底部的清洗方管,清洗方管的边沿底部设置有微型压力传感器,所述十字形的定位线中心与清洗方管对应,所述竖管底端延伸至清洗方管内部,并在竖管内匹配套装有进水管、出水管和喷药管,进水管与外部供水源连接,出水管与废水泵连接,并在清洗方管内底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所述喷药管与药液箱连接;所述牵拉锁定组件包括挂扣、牵拉绳和牵拉带,所述挂扣设置在上下环形板的周侧,牵拉带能够通过牵拉绳套装在挂扣内,通过牵拉带能够将基座锁定稳固在肢体的创面周侧;
3、基座通过牵拉锁定组件固定在肢体上后,环形气囊充气使基座覆盖密封在肢体表面,并利用负压抽吸管的负压抽吸使操作盖板与基座密封贴合,形成负压密封腔,在负压作用下使竖管下移,同时创面积液通过环形细管被负压抽吸至负压抽吸管内并排出,当清洗方管与创面接触时,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协同作用能够对创面进行清洗,且清洗方管脱离创面后利用喷药管能够对创面进行上药处理。
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密封件为筒状结构的环形橡胶套,环形橡胶套具有弹性伸展效果,能够被拉伸伸展,同时通过自身弹性也能够收缩复位;在引导凸台和竖管的外周侧分别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橡胶套的上侧被上箍筋箍紧在引导凸台的环形槽内,环形橡胶套的下侧被下箍筋箍紧在竖管的环形槽内,使竖管与操作盖板之间既套装又密封,所述竖管被环形橡胶套支撑,竖管移动时会同步带动环形橡胶套,使环形橡胶套弹性伸展,并能够利用环形橡胶套的弹性使竖管复位。
5、进一步的,在竖管上侧还设有支部,在支部与操作盖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装在竖管上,复位弹簧能够对竖管进行复位。
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套装有活塞,并在活塞内贯穿有通道,活塞与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弹簧腔内安装有弹簧,弹簧分别与活塞和阀体连接,且阀体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侧通孔和限流孔,限流孔与弹簧腔连通,阀体的抽气进口和排气进口分别与环形细管的输出口连接,且弹簧腔通过管路与抽气进口连接,阀体的抽气出口和排气出口分别与负压抽吸管连接;所述活塞的通道能够与抽气进口和抽气出口连通,或与排气进口和排气出口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线包括平行布设的起始线和结尾线,起始线和结尾线分别与清洗方管的边侧对应。
8、进一步的,所述供压源采用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负压抽吸管和环形气囊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连接,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能够提供负压和正压,且负压抽吸管的输出端通过负压积液瓶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连接,负压积液瓶内收集被负压抽吸出的创面积液。
9、进一步的,所述药液箱通过管路与药液暂存箱连接,并设置有辅助单向阀,药液暂存箱与喷药管连接,并在喷药管的输出端安装有喷头,且药液暂存箱通过管路与供压源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源采用脉冲冲洗系统,进水管与脉冲冲洗系统连接,使进水管能够对创面进行脉冲清洗,同时出水管能够对清洗创面产生的废液进行同步抽吸,且水压传感器用以监测清洗方管内的水压压力。
11、进一步的,进水管周侧设有环形体,出水管与环形体内部连接,环形体底部的环形内壁与清洗方管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也与环形体内部连通,环形体上方与清洗方管之间形成密封药液腔,喷药管均匀分布在进水管周围,并与药液腔相连,药液腔通过供药管与供压源连接。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独特,设计巧妙,通过牵拉锁定组件能够将基座固定在肢体的创面周围,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移位或脱离创面,同时环形气囊充气后移能够使基座覆盖密封在肢体表面形成封闭空间,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创面,并为负压抽吸和清洗上药提供理想的环境条件,并且环形气囊充气后也能够压迫创面周围血管,避免大量出血;利用设置的负压抽吸单元,能够使操作盖板与基座密封贴合,使基座内部形成负压密封腔,创造负压条件,并在负压的作用下能够使竖管下移,同时创面积液会通过环形细管被负压抽吸至负压抽吸管内并排出,设置的控制阀能够用以切换负压抽吸管对基座内部的负压抽吸或排气;通过操作盖板、竖管和柔性密封件的组合设计,实现了竖管的自由滑动和位置调节,通过柔性密封件能够使竖管与操作盖板之间既滑动套装又能够被密封,同时十字形定位线能够与刻度标识进行配合,通过对操作盖板的移动,能够使竖管准确定位对创面的清洗和上药位置,对创面清洗和上药位置的精确控制;清洗上药单元能够实现对创面清洗和药物喷洒,当竖管下移使清洗方管与创面接触时,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协同作用能够对创面进行清洗,出水管通过废水泵能够将清洗废液抽出,并且在微型压力传感器的作用下,清洗方管离开创面时能够使喷药管进行药物喷洒;通过负压的应用实现了创面的负压密封、液体引流、清洗和药物喷洒多步骤处理,提高了治疗效率,减少了操作步骤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