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便携式静电纺丝皮肤护理装置

文档序号:39756369发布日期:2024-10-25 13:2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便携式静电纺丝皮肤护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护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持便携式静电纺丝皮肤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1、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因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在伤口敷料等医学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对于伤口进行纺丝敷料操作多使用纺丝枪进行,现有技术中,纺丝枪需要使用电连接线连接电源使用,使用不方便,且仅具备简单的纺丝功能,其他功能较少,这就导致纺丝过程中及操作前后的其他附属操作实行起来很不方便,且散热效果较差,难以满足长时间连续使用以及皮肤伤口护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便携式静电纺丝皮肤护理装置,具备消毒、可快速切换不同种类的消毒药水、消毒药水和纺丝用药水填充更换便捷、主动散热、胶带取用切割、智能控制、距离感应、可更换电池、电池联排充电、护理枪本体稳固存放收纳等功能,使用方便,有效的满足了伤口护理的需求。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便携式静电纺丝皮肤护理装置,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电池充电插槽和护理枪插接座,所述护理枪插接座与护理枪插入连接,所述充电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护理枪包括握柄,所述握柄的顶部设有纺丝枪体,所述握柄的左端安装有扳机机构,所述纺丝枪体的顶部设有药瓶插接槽,所述药瓶插接槽的顶部铰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和药瓶插接槽的顶部均设有磁吸板,所述药瓶插接槽的内侧安装有螺接头,所述螺接头与药瓶螺纹连接,所述纺丝枪体的左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和ai摄像头,所述纺丝枪体的底部安装有转轮式消毒装置,所述转轮式消毒装置的右侧连接有加压装置,所述扳机机构的左侧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内部设有处理器模块,所述控制装置的左侧安装有胶带安装杆,所述胶带安装杆的外侧套接有限位板和卡固橡胶环,所述胶带安装杆的外侧套设有胶带,所述纺丝枪体的内部设有半导体散热机构。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功能丰富,具备消毒、可快速切换不同种类的消毒药水、消毒药水和纺丝用药水填充更换便捷、主动散热、胶带取用切割、智能控制、距离感应、可更换电池、电池联排充电、护理枪本体稳固存放收纳等功能,使用方便,有效的满足了伤口护理的需求。

4、为了满足不同药剂的使用需求: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轮式消毒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设有阻尼轴承,所述阻尼轴承的内侧设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左右两端之间贯穿设有药管插孔,所述药管插孔内插接安装有药管,所述药管的内侧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螺接座,所述转轮的左侧设有喷雾装置安装罩,所述喷雾装置安装罩的内侧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右侧设有对接管,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外侧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与对接管插入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左端连接有旋转式流量调节喷头。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对接管与各个药管对齐插入,各个药管可抽入不同种类的药水,以便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进行伤口护理时,可首先使用转轮式消毒装置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消毒,根据伤口情况,可旋转调节旋转式流量调节喷头,切换喷水和喷雾状态,切换为喷雾状态后,可降低喷出的消毒药剂对伤口的冲击带来的不适和疼痛感,而对于不严重的伤口,则可直接喷水进行消毒,消毒时,根据需要使用的药剂,通过防滑圈转动转轮,带动药管转动,切换与对接孔对齐的药管,控制加压泵运行,通过对接孔对药管内进行加压,推动活塞移动,将药管内的药剂推出,药剂进入第二输送管内后,经单向阀流入第一输送管中,经旋转式流量调节喷头喷出,由于设置了单向阀,可避免药剂回流以及其他药管推药时,药剂进入该第二输送管中。

7、为了将药管内的药剂推出: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装置的顶部与纺丝枪体的底部固定,所述加压装置的内部设有对接孔,所述加压装置的右侧设有加压泵。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控制加压泵运行,通过对接孔对药管内进行加压,推动活塞移动,将药管内的药剂推出。

10、为了起到转动到位的提示作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装置的左侧设有定位槽,所述转轮的外侧设有防滑圈,所述转轮的右侧内壁设有伸缩孔,所述伸缩孔的内部设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与圆头定位块连接。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消毒时,根据需要使用的药剂,通过防滑圈转动转轮,带动药管转动,切换与对接孔对齐的药管,转动过程中,原本与定位槽卡入的圆头定位块被挤出,而每当一根药管与对接孔对齐时,圆头定位块即在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卡入定位槽中,提醒转动到位,并起到限位作用,并通过这一提示的次数,帮助使用者判断转动到第几根药管。

13、为了对伤口进行敷料操作: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纺丝枪体的内部设有药泵,所述药泵的右端与螺接头连接,所述药泵左端通过管道与静电纺丝装置连接,所述纺丝枪体的左侧设有纺丝喷头,所述纺丝喷头与静电纺丝装置连接。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控制药泵运行,药泵将药瓶中的药液泵入静电纺丝装置中后,通过静电纺丝装置纺丝后,经纺丝喷头喷出,对伤口进行敷料操作。

16、为了提升使用便利性使用电池供电: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柄的底部和固定座的下方均设有电池卡槽,所述电池卡槽的内部卡接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的右端和握柄的电池卡槽内部均设有磁吸触点,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有卡扣,所述电池的侧面设有卡槽。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采用可更换的电池,电池安装时,将电池插入电池插槽中,使电池上的磁吸触点与电池插槽中后的磁吸触点接触,并使卡扣卡入卡槽中,即可完成电池的固定,通过电池供电的方式相较于插线式的同类设备,使用更加方便。

19、为了对静电纺丝装置进行散热: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导体散热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背面设有散热支架,所述散热支架的内侧设有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所述纺丝枪体的侧面设有散热口。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半导体散热机构进行散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静电纺丝装置进行制冷降温的同时,其背面的热量则通过散热片、散热风扇和散热口进行吸收和排出,有效保证了本装置长时间连续工作时的可靠性。

22、为了切换模式: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纺丝枪体的右侧设有模式控制按键和护圈,所述模式控制按键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模式控制按键共设有三个,分别用于切换为自动模式、消毒模式和手动模式,护圈的设置可起到防止误触的作用。

25、为了对药管进行重新填充: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纺丝枪体的右侧插入安装有活塞杆。

2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将药管抽出后,将活塞杆取出与药管内活塞上的活塞杆螺接座连接后,即可将药管的另一端插入储药的容器中,拉动活塞杆,从药管另一端抽入药液,即可取下活塞杆,并将活塞杆与另一根药管内部的活塞连接,进行抽药。

28、为了方便对胶带的取用:

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纺丝枪体的前侧安装有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外侧设有护盖。

30、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需要使用胶带时,打开护盖,将胶带拉出,通过切割刀片可进行胶带的切断,方便了伤口包扎时对胶带的取用。

3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