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针头。
背景技术:
1、现有多针头无菌注射针中(比如水光针),均使用螺纹的方式调节出针长度,但采用螺纹方式其出针精度难以控制,生产模具等制造成本也较高,且现有结构的注射针头还有如下弊端如在安装对齐时针尖端易受损、整体结构复杂、成品无法防拆卸易造成二次伤害等。现有结构的注射针头如附图12所示包括如下部件:分流板1a、针座2、负压座3a、针4、中空引流轴5、调节套6a。中空引流轴5和调节套6a螺纹配合,通过该螺纹旋转调节套6a使负压座3a上下移动,从而出针并调整出针长度;这种调整出针长度的方式对螺纹的要求较高,又因是无极调节,旋转调节套6a实现随时定位且无出针偏角(即各针的出针长度均匀平齐且无偏斜)的实现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也即整针实现精准无偏的标定具有一定的难度,且该结构的实现方式药液易倒流或泄露,部件较多也导致安装步骤复杂需要多次对准或校准(如附图12所示,负压座3a和调节套6a形成整体壳体10,螺纹设于中空引流轴5上,针4也需要固定在分流板1a上,而由分流板1a、针座2及带设备连接头的中空引流轴5所形成的针头主体依靠分流板1a或针座2或分流板1a针座2定位导向配合在整体壳体10上,而中空引流轴5装配在分流板1a上后经胶水灌注固定一体,整个针头主体装配后同心度较难保证,导致针体微倾斜,某些情况甚至需要多次对准或校准;而针尖刺入皮肤中时发生歪斜也会导致部分部位刺入深度不均而导致药液倒流或药液泄露),在安装时针头也更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出了一种注射针头。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注射针头,包括外壳、针座以及底座,所述针座至少有部分结构设置在外壳中,所述针座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外壳固定,针座能够沿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针座上具有第一移动控制结构;
4、所述底座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底座上具有第二移动控制结构,转动底座时,所述第二移动控制结构与第一移动控制结构相互配合,使所述针座相对外壳移动;
5、所述第一移动控制结构和第二移动控制结构中,其中一个为斜槽,另一个为嵌入斜槽的导向块。
6、本技术注射针头去掉螺纹,采用斜槽加导向块的方式来调节,斜槽和导向块相对于螺纹而言,便于生产,生产成本低,且精度控制比螺纹的方式好。具体的,当需要调节时,旋转底座,让导向块在斜槽中移动,使针座做轴线移动。
7、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控制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针座的外侧壁上的斜槽,所述第二移动控制结构为设置在底座上的导向块。
8、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控制结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控制结构均有两个,两个第一移动控制结构和两个第二移动控制结构一一对应配合。
9、第一移动控制结构和第二移动控制结构两个的设置能够使整体受力更好,调节时稳定可靠,出针均匀平齐。
10、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针和中空引流轴;
11、所述中空引流轴的一端与所述针座的一端密封配合形成密封空间;
12、所述针座远离中空引流轴的一端具有注胶槽,所述注胶槽的底部具有贯穿所述针座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
13、所述针的一端为进液端,另一端为出液端;所述针的进液端穿过注胶槽后位于所述贯穿孔中,或者是,所述针的进液端依次穿过所述贯穿孔和注胶槽后伸入所述密封空间;
14、所述针通过注胶槽中的胶水与所述针座固定。
15、现有技术中,注胶槽均设置在靠近中空引流轴的一端,这导致在装配时需要额外的装针板件。
16、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针有至少两个,所述针座远离中空引流轴的一端具有连通槽,连通槽的底部具有所述注胶槽。
17、设置连通槽能够使注入连通槽的胶水流入多个注胶槽中,相对于未设置连通槽而言,注胶时更方便快捷。
18、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注胶槽为锥形结构,且越远离中空引流轴,注胶槽的横截面面积越大。
19、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和底座中,其中一个具有刻度标识,另一个具有读取标识。
20、通过读取标识和刻度标识的配合,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调节底座,精确控制出针长度。
21、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弹性部件,所述外壳、针座或中空引流轴上具有与所述弹性部件配合的挡位定位凹口;
22、或者是,所述外壳、针座或中空引流轴上安装有弹性部件,所述底座上具有与所述弹性部件配合的挡位定位槽。
23、弹性部件和挡位定位凹口的设计,使注射针头为有级调节,在调节出针长度时,弹性部件在各个挡位中进行移动,精确的控制导向块在斜槽中的位置,使产品能够精确的调节出针长度。
24、实际运用时,弹性部件可以为弹片、弹性件、弹性销等多种结构形式。
25、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盖帽;
26、所述外壳内具有分隔部,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分隔部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针座与所述第一空间滑动配合,所述分隔部上具有锥状通孔,且锥状通孔的小径端远离所述第一空间,所述针的出液端穿过所述锥状通孔;
27、所述外壳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联通的抽真空管;
28、所述盖帽可拆卸安装在外壳上,所述盖帽用于遮盖所述第二空间。
29、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具有环形槽,所述底座上具有凸部,或者是,所述外壳上具有凸部,所述底座上具有环形槽;
30、所述凸部嵌入所述环形槽;
31、外壳和底座通过相互配合的环形槽和凸部实现转动配合。
32、于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具有滑槽,所述针座上具有滑块,或者是,所述外壳上具有滑块,所述针座上具有滑槽;
33、所述滑块和滑槽滑动配合,实现针座和外壳的滑动配合;
34、所述外壳上具有导向槽,所述针座上具有导向柱,或者是,所述外壳上具有导向柱,所述针座上具有导向槽;
35、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柱相互配合,用于保证针座平稳移动。
36、额外设置导向柱和导向槽,使得针座相对外壳移动时更为平稳,进一步保证针在拧出时(斜槽旋合出针),针不歪斜,出针均匀。
37、本技术注射针头的组装方式如下:
38、将针装入针座中,并在注胶槽位置点胶固化;
39、将中空引流轴安装在针座上,并在相反方向进行点胶固定;
40、将针座内套在外壳上,将盖帽安装在外壳上;
41、在底座上安装弹性部件;
42、将底座安装在外壳上。
43、采用该种结构的注射针头,在安装对齐时针尖处不容易受损、组装成成品后不易被拆卸,且部件少、安装工步简洁便利集约化生产,安装时易校准,不容易发生药液倒流或泄露。
44、本技术注射针头可以安装于注射器的头端使用。
4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注射针头去掉螺纹,采用斜槽加导向块的方式来调节,斜槽和导向块相对于螺纹而言,便于生产,生产成本低,且精度控制比螺纹的方式好;采用该种结构的注射针头,在安装对齐时针尖处不容易受损、成品可防止拆卸从而可避免针尖裸露或成品零散造成二次伤害;且相较现有技术减少了零部件,针体对齐时更易做到,也可避免药液倒流或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