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3283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护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其设置在床或诊疗台等的仰卧台或沙发等附近,用于辅助被护理者或病人等的立起、落坐的动作、换乘到轮椅等上的动作等。
【背景技术】
[0002]例如,以往提出了各种的护理装置,以便使用床等仰卧台的被护理者和病人的使用者在从落坐在仰卧台侧部的状态进行立起的动作、或相反地从立起的状态进行落坐的动作、或进行换乘到轮椅等上的动作时,能容易而可靠地进行这些动作。
[0003]作为这种护理装置的一种型式,以往提出了各种的护理装置:仰卧台安装型护理装置,其结构是,将延伸设置用部件固定在仰卧台的框架上,利用该延伸设置用部件而在离开仰卧台侧方的适当位置将护理装置主体的支柱支承成竖立设置状态,从而可利用设在护理装置主体上的把手和护垫等的护理部件;以及用基座支承支柱的自立式的护理装置。
[0004]作为这种型式的护理装置的以往例子,例如有专利文献I?3所记载的护理装置。
[0005]以往的许多护理装置,如专利文献I?3所记载那样,具有设有横向和纵向的支承杆的框架状结构,被护理者等通过将这些横向或纵向的支承杆作为把手而握持,就可对从落坐在仰卧台侧部的状态进行立起的动作、或相反地从立起的状态进行落坐的动作、或进行换乘到轮椅等上的动作进行辅助。
[0006]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的护理装置中,仅使用横向和纵向的支承杆,在专利文献I的护理装置中,构成为除支承杆部外还使用护垫等的面状支承部。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65643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965145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034536号公报
[0010]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在以往的护理装置中,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
[0012]1.在使用支承杆的护理装置中,能把握支承杆的范围狭小,被支柱等分断的部件多,在立起落坐和换乘动作中,必须进行换手的动作,使用方便性不佳。
[0013]2.在想要以支柱为中心进行使身体旋转的动作而用支柱构成的装置中,会产生因支柱的高度而将衣服钩挂在其顶端部上的不良情况。
[0014]3.在仅使用面状支承部的装置中,为了使其支承面积足够大,而必须将板状体本身做大,另外在这种板状体的结构中,不能进行如支承杆那样把握的立起落坐和换乘动作。
[0015]4.如上述的专利文献I那样,虽然也利用支承杆和面状支承部的护垫这两方,但它们不是同一平面状,未被合理组合,故使用方便性差,且如3项所示那样,为了使其支承面积足够大,而必须将护垫本身做大。
[0016]5.在以往的护理装置中,支承护理装置主体的支柱,基本是仅竖立设置成直立状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支柱与仰卧台或沙发的间隙较窄,在被护理者等不小心跌倒的情况下,身体有被夹在间隙内的危险性。
[0017]6.未构成根据需要而适当设置支承杆和护垫或支柱等。

【发明内容】

[0018]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
[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将面状支承部和环状框架部结合成大致同一平面状而构成护理用支承体,所述环状框架部留有间隔地配置在面状支承部的周围,并且用竖立设置的支柱对该护理用支承体进行支承。
[0021]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护理用支承体构成为,向面状支承部的一侧偏倚地设置的棒体与环状框架部结合。
[0022]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面状支承部由板状体或框架构成。
[0023]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夹着框架地安装一对上下板状壳体而构成面状支承部。
[0024]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使面状支承部的中央部凹陷而使周缘部构成为能够把握。
[0025]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支柱具有对环状框架部进行支承的第I支柱部、以及对面状支承部进行支承的第2支柱部。
[0026]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在护理用支承体上分别与环状框架部和面状支承部对应地构成有筒状体,该筒状体与第I支柱部和第2支柱部嵌合,将筒状体可装拆地固定在各个支柱部上而对护理用支承体进行支承。
[0027]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第I支柱部和第2支柱部的上端部固定在不从嵌合的各个筒状体的上端部突出的位置。
[0028]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第I支柱部和第2支柱部为伸缩管结构。
[0029]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构成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嵌合固定在第I支柱部或第2支柱部上而将端部封住。
[0030]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构成有护理用支承部件,该护理用支承部件嵌合固定在第I支柱部或第2支柱部上,并做成竖立设置在护理用支承体的上方的状态。
[0031]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支柱在共用的下部支柱部的上侧构成第I支柱部和第2支柱部,且下部支柱部向横向偏倚。
[0032]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支柱的下部固定并竖立设置在床等仰卧台和沙发等上。
[0033]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理装置,在前述结构中,支柱的下部固定在基座上并竖立设置成自立式。
[0034]发明的效果
[0035]在本发明中,由于将面状支承部和环状框架部结合成大致同一平面状而构成护理用支承体,所述环状框架部留有间隔地配置在面状支承部的周围,因此,可有机地利用面状支承部和环状框架部而进行立起落坐和换乘动作。
[0036]首先,可进行把握环状框架部的立起落坐和换乘动作,把握的部位沿环状框架部而在宽幅的范围连续,故被护理者等可一边挪动把握的部位一边进行移动动作,不必进行换手等,使用方便性良好,安全性也高。
[0037]接着,可将面状支承部和其外周侧的环状框架部用作为一体的面状支承部,被护理者等可一边将前臂接触一体的面状支承部一边进行立起动作。在进行该动作时,被护理者等可对构成一体的面状支承部的前方侧的环状框架部一部分进行把握。
[0038]护理用支承体,若是将偏向面状支承部的一侧而设置的棒体与环状框架部结合而成,则可扩大未被棒体分断的环状框架部的范围,可扩大挪动的所把握的部位并进行移动的动作范围。
[0039]面状支承部除了由板状体外也可由框架构成,另外,也可夹着框架并安装一对上下板状壳体而构成面状支承部。
[0040]通过使面状支承部的中央部凹陷、并将周缘部构成为可把握,从而可进行更多种方式的立起落座和换乘动作。
[0041]通过支柱构成对环状框架部进行支承的第I支柱部、以及对面状支承部进行支承的第2支柱部,从而可牢固地稳定支承护理用支承体。
[0042]并且,护理用支承体构成筒状体,该筒状体分别与环状框架部和面状支承部对应而嵌合第I支柱部和第2支柱部,将筒状体可装拆地固定在各个支柱部上而对护理用支承体进行支承,若做成这种结构,则使护理用支承体可相对二根支柱绕垂直轴回旋180°地以两种方式、且相对二根支柱绕水平轴旋转180°地以两种方式,将护理用支承体支承在二根支柱上,通过将二个筒状体构成为护理用支承体的非对称位置,从而可用一个护理用支承体以四种姿势进行支承。
[0043]第I支柱部和第2支柱部的上端部,固定在不从嵌合的各个筒状体的上端部突出的位置,若做成这种结构,则护理用支承体的上表面无突出物,如上所述,面状支承部和环状框架部可用作为一体的面状支承部。
[0044]通过第I支柱部和第2支柱部做成伸缩管结构,从而可根据被护理者等需要而调节护理用支承体的高度。
[0045]通过构成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嵌合固定在第I支柱部或第2支柱部上而将端部封住的,从而可将管结构的支柱端部封住而做成同一平面状。
[0046]若构成护理用支柱部件,该护理用支柱部件嵌合固定在第I支柱部或第2支柱部上,并做成竖立设置在护理用支承体的上方的状态,则根据需要而可在护理用支承体的上方设置护理用支柱部件,可进行更多方式的立起落坐和立位保持等的动作。
[0047]在将支柱做成由共用的下部支柱部、设在其上侧的第I支柱部和第2支柱部构成、且下部支柱部偏向横向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设置状态下,可使下部支柱部位于离开仰卧台等的一侧,同时可使第1、第2支柱部位于接近仰卧台等的一侧,即使在使护理用支承体更靠近仰卧台等的情况下,由于下部支柱部不会构成脚下的障碍物,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护理用支承体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
[0048]本发明的以上的护理装置,可做成将支柱的下部固定竖立设置在仰卧台等即床等仰卧台和沙发等上的结构,或可做成将支柱的下部固定在床上并竖立设置成自立式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4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护理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