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31096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前方观察像42与侧方观察像43的合成图像进行拍摄的摄像单元11通过偏移使摄像光学系统21的光轴与摄像部(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中心向非成像区域44侧偏置。通过该偏置,成像于摄像部的受光面的非成像区域44的光像从监视器画面上排除出去成为最小显示,观察图像的实质的显示区域增加。因此,能够不对侧方观察像43的显示区域产生影响地使前方观察像42的显示区域变大。
[0054]此外,在通过对非成像区域44进行排除的修剪处理以及合成图像的扩大显示处理进行实现的情况下,在这些处理中,使摄像元件实质上使用的像素(CCD像素)减少,为了不产生遗漏需要观察到细微的位置,会损失追求高品质的图像的品质。因此,虽然可以通过软件的动画图像处理实现,但是需要摄像元件和图像处理电路(CPU等)的高性能化,会提尚成本。
[0055]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基于光轴与受光面中心位置的偏移工序和摄像光学系统的调整工序的硬件,虽然需要改变以往的设计时的摄像光学系统的特性,却能以最小限度的成本使摄像元件或实质上的图像处理的高性能化实用化。
[0056]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057]图5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含有摄像单元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剖面结构的图。本变形例的插入部前端的结构除了摄像单元11的安装结构之外,与第I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0058]摄像单元11的圆筒透镜22被嵌合支撑在设置于基座13的槽部13a中。在本变形例中,是在圆筒透镜22与槽部(遮光部分51) 13a之间以存在于圆筒透镜22的侧视观察窗15和镜框23上的方式插入缓冲部件52的结构。该缓冲部件52以介入弹性粘合剂例如硅系弹性粘合剂或者橡胶薄板等的方式设置。
[0059]根据本变形例,通过使缓冲部件52介入圆筒透镜22与槽部(遮光部)13a之间,当从外部向圆筒透镜22施加冲击时缓和该冲击,从而能够防止损伤。与观察使用中相比,该来自外部的冲击多发生于搬运时或装卸清洗机等时。
[0060]此外,缓冲部件52由液体不能浸透的材料形成,通过使圆筒透镜22与槽部(遮光部)13a紧密结合的方式设置,能够使其具有防止向插入部内侵入水等的水密功能。
[0061]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含有以下的发明主旨。
[0062](I) 一种内窥镜装置,其具有对管腔内的前方进行观察的前方观察光学系统、以及对该管腔内的侧方进行观察且含有圆环形状的侧方观察光学系统,其中,该内窥镜装置具有:第I支撑部件,其对所述前方观察光学系统进行支撑;第2支撑部件,其对所述侧方观察光学系统进行支撑使得光轴与所述第I支撑部件相同;遮光部,其对所述侧方观察光学系统中的所述圆环形状的一部分的角度区域进行遮光;以及摄像部,其对由所述前方观察光学系统和所述侧方观察光学系统所得的所述管腔内的像进行拍摄,该摄像部在光学上偏移地设置于与设置有所述遮光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
[0063](2)根据(I)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中,所述遮光部包含连接所述第I支撑部件和所述第2支撑部件的连接部。
[0064](3)根据(I)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中,所述遮光部包含使对所述前方观察光学系统或者所述侧方观察光学系统喷射的清洗液通过的管路。
[0065](4)根据⑴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中,设所述前方观察光学系统和所述侧方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与所述偏移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K,设当所述摄像部拍摄时作为视野的与所述偏移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高度为α,设所述遮光部遮光区域的从所述光轴中心观察的角度为 Θ,则 K= (a/2)X(l-cos0)/(l+cos0)o
[0066](5)根据⑴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中,设当所述摄像部拍摄时作为视野的与所述偏移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高度为a,设所述前方观察光学系统和所述侧方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与所述视野的边界之间的在与所述偏移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中较长的一方为R,设所述遮光部遮光区域的从所述光轴中心观察的角度为Θ,则R = a/(l+cos Θ )。
[0067]符号说明
[0068]1:内窥镜主体;2:手推车;3:操作部;4:插入部(挠性管);5:弯曲部;6:通用缆线;7:内窥镜用设备;8:瓶子;9:如端部;10:抽吸单兀;11:摄像单兀;12:外装部件;
13:基座;14:直视观察窗;15:侧视观察窗;16、17:清洗喷嘴;18:照明窗;19:开口部;20:凹面透镜;20a:凹面;21:摄像光学系统;22:圆筒透镜;22a:凹面;22b:反射镜涂层部件;23:镜框;24:透镜组;25:摄像保持框;26:粘合剂;27:遮挡部件;28:摄像部;28a:受光面;41:监视器画面;42:前方观察像;43:侧方观察像;44:非成像区域。
【主权项】
1.一种内窥镜装置,其具有: 摄像光学系统,其具有直视观察窗和侧视观察窗,并突出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面,其中,所述直视观察窗被第I支撑部件支撑,包含对从前方入射的前方观察像进行成像的第I光学元件,所述侧视观察窗被第2支撑部件支撑使得与所述第I光学元件的光轴成为相同的光轴,包含第2光学元件,该第2光学元件具有将从侧方入射的侧方观察像成像于所述前方观察像的周围的圆筒面; 前端结构部位,其在所述插入部的前端面上以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相同的突出高度一体地配置,连接部分对所述侧视观察窗的角度区域进行遮光,该角度区域形成所述圆筒面的一部分的部分环形状;以及 摄像部,其受光面的中心相对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中的所述光轴偏移设置于朝向所述遮光的角度区域的中心的方向上,对成像的所述前方观察像和所述侧方观察像所合成的观察像进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结构部位在正面上的所述直视观察窗的附近配置有照明窗, 在所述正面和侧面配置有多个朝向所述直视观察窗和所述侧视观察窗喷出用于清洗的流体的喷嘴,在所述前端结构部位内内设有用于向所述多个喷嘴输送流体的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设所述摄像光学系统中的从所述光轴到所述偏移的所述受光面上的中心的距离为K,设所述摄像部的受光面的高度为α,设由所述前端结构部位遮光的部分环形状的所述角度区域的中心与端部之间的扩张角度为Θ的情况下,偏移距离K为K = a /2 X (I — cos Θ ) / (1+cos Θ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方观察像的光像不从所述摄像部的受光面上欠缺且所述侧方观察像与所述遮光的角度区域的边界留在所述受光面内的状态下,在设前方观察像与侧方观察像的合成图像的高度为R,设所述受光面的高度为α,设由所述前端结构部位遮光的部分环形状的所述角度区域的中心与端部之间的扩张角度为θ的情况下,合成图像的高度R为R = a / (1+cos Θ )。
【专利摘要】内窥镜装置为了在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与摄像部的受光面的中心位置(L)之间产生偏移距离(K)的位置偏差而进行偏移直到侧方观察像不欠缺且侧方观察像与非成像区域之间的边界留在受光面端为止,调整摄像光学系统的倍率,从而扩大显示前方观察像与侧方观察像的合成图像。
【IPC分类】G02B23-26, A61B1-00
【公开号】CN104853665
【申请号】CN201380063533
【发明人】本田一树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5日
【公告号】US20150265136, WO2014088076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