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3396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植入物,特别是涉及一种融合器。
【背景技术】
[0002]脊椎除了支撑起人体的上半身、头部,并以肋骨、胸骨保护内脏外,最重要的是,脊柱中穿有传达信息的中枢神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会慢慢退化,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椎间盘退化,椎间盘退化会造成椎体间的稳定性降低,或因丧失水分与弹性造成椎间盘减低、椎间狭窄,对病患带来各种症状,包括神经痛或功能性障碍。
[0003]通常治疗椎间盘退化的方法是利用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术的原理是将退化或坏死的椎间盘剥离,然后将椎间融合器利用手术植入患者的椎间,用于撑开并导正椎体间的距离,最后令上下椎间融合在一起,是椎节间更加稳固,但是由于在融合前,椎间融合器在脊柱做后仰弯腰等工作时,容易从椎间滑出,临床应用发现,椎体间融合器松动滑出、椎体间不融合、内植入下沉等并发症,尤其是在双节段椎体间融合,单独使用椎体间融合器松动滑出的比例达到8.35%,所以需要一个能植入后更加稳定地保持在椎间的融合器。
[0004]而且为了使患者更快的自由活动,希望椎间融合的速度越快越好,现有的椎间融合器在设计时,多数在上下表面设有通孔,在侧壁设有贯穿孔,通孔内植入移植骨,以和上下椎体融合,贯穿孔是为了和周围骨组织连通,增加血运,然而在椎间盘剥离后,周围骨组织无法接触椎间盘侧面,而且椎间盘外围的纤维环本身就缺乏血运,所以即使椎间融合器侧壁设有贯穿孔也不能很好地提供给椎间融合器内部的移植骨足够的血运,影响其融合的速度。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保持稳定地植入在椎间,并且能够提供血运促使椎间更快融合的融合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侧壁,贯穿上下表面具有通孔,其特征在于,侧壁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壁和后壁,四个侧壁形成的横截面为梯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梯形的上边边长为下边边长的二分之一,梯形的四个角为圆形支撑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表面中具有齿状或沟槽状突起,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尖刺。
[0009]进一步地,所述椎间融合器的上、下表面对应于梯形的至少一个圆形支撑面所在位置设有至少一个尖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尖刺中具有通道,通道和椎间融合器的内壁相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前壁和后壁上设有孔,一个可旋转轴安装在椎间融合器前壁和后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轴前后设有外螺纹,椎间融合器前壁和后壁的孔中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可配合旋转,可旋转轴的中间部分为非圆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轴的非圆形段配合套装了刀片结构,刀片结构可随可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刀片结构上设有两个反向对称设置的刀片,刀片一侧为刀刃部分,另一侧为较厚的刀背部分。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刀片的侧面设有深度不一的沟槽,沟槽的走向为平行于两个刀片的方向。
[0016]本发明的椎间融合器,既可以用以颈椎椎间融合器,也可用于胸腰椎椎间融合器,通过植入融合器,使脊椎恢复原有的高度,并将相邻的两个椎节融合成一个整体。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O本发明的椎间融合器在四个角上设有四个圆形的支撑面,这样在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压力主要是施加在这四个角上,而这四个角为厚度最大的区域,所以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防止椎间融合器被压缩或者下陷。
[0018](2)本发明的椎间融合器在圆形支撑面上还设有尖刺,尖刺突出于上下表面,从而能在压力下较深地刺入上下椎体中,阻碍椎间融合器前后左右的方面的移动,提供椎间融合器植入的稳定性。
[0019](3)本发明的椎间融合器在圆形支撑面上设置的尖刺,尖刺内部有通道,通道一直连通到椎间融合器内壁,这样椎体中的血运可通过尖刺进入椎间融合器内部的移植骨中,促进移植骨和上下椎体融合的速度。
[0020](4)本发明的椎间融合器还进一步包括可旋转刺入上下椎体的刀片,刀片在椎间融合器植入后,不仅能通过旋转深刺入上下椎体中,提供植入稳定性,而且刀片上设置的沟槽,可以使椎体中的血运通过沟槽进入椎间融合器内部的移植骨中,促进移植骨和上下椎体融合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椎间融合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椎间融合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椎间融合器的通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刀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刀片结构平放时的椎间融合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刀片结构竖起时的椎间融合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椎间融合器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如图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为钛合金或者PEEK材料制作,包括上表面1、下表面2、连通上下表面的侧壁3,贯穿上、下表面具有一个通孔4,通孔4的面积不少于融合器上/下表面表面积的60%,用于植入移植骨。
[0024]在融合器的上表面I和下表面2上设置有突起5,突起5可以为齿状或立体锥形,齿状的两侧齿面形成的斜度可以对称的也可以不对称。
[0025]椎间融合器的侧壁3包括左侧壁32、右侧壁33、前壁34和后壁35。如图2所示,侧壁3的四个壁形成的横截面为梯形,从图2来看,后壁35对应的梯形的上边边长为前壁34对应的下边边长的约二分之一。梯形的四个角为圆形支撑面11,如图2、3所示,圆形支撑面11的直径大于椎间融合器的侧壁3的壁厚,所以前壁34和两侧壁31、32连接处不仅在外壁为圆角,其内壁部分也突出一个圆角,后壁35和两侧壁32、33连接处不仅在外壁为圆角,其内壁部分也突出一个圆角。圆形支撑面11是为了在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压力主要是施加在这四个角上,而这四个角为厚度最大的区域,所以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防止椎间融合器被压缩或者下陷。
[0026]椎间融合器的上表面1、下表面2上至少一个圆形支撑面11所在位置设有尖刺1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圆形支撑面11所在位置只有一个尖刺12,实际上也可以有其它数量的尖刺。尖刺12的高度大于突起5的高度,且位于前壁34和两侧壁31、32连接处的圆形支撑面11上的尖刺高度略高于后壁35和两侧壁32、33连接处的圆形支撑面11上的尖刺高度,这样在植入时,减少尖刺高度对于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