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内窥镜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6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波振子部20的上表面20a和侧面的构件。声透镜23例如由硅等非导电材料形成。图6是观察超声波振子部20和覆盖超声波振子部20的声透镜23的上表面的图。图7是观察超声波振子部20和覆盖超声波振子部20的声透镜23的侧面的图。
[0041]如图6所示,声透镜23通过覆盖超声波振子部20的上表面20a和侧面而形成四棱柱形状。更具体地说,当从与上表面20a相对的方向观察时,声透镜23的外形成为将振子元件22的排列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矩形形状。
[0042]而且,在从与上表面20a相对的方向观察时的、声透镜23的外形的四角中的至少一个角形成有将该角切掉而成的倒角部23a。倒角部23a形成于声透镜23的角的棱线的整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倒角部23a形成于声透镜23的外形的全部四个角。
[0043]更详细地说,如图6所示,倒角部23a相对于在从与上表面20a相对的方向观察时成为矩形形状的声透镜23的上表面的长边所成的角度Θ小于45度。S卩,倒角部23a相对于声透镜23的上表面的与振子元件22的排列方向平行的边所成的角度Θ小于45度。
[0044]换言之,从与上表面20a相对的方向观察时的、声透镜23的因倒角部23a而被切掉的部分的形状成为与振子元件22的排列方向平行的边的长度LI大于与该长度LI的边正交的边的长度L2的直角三角形。
[0045]这样,通过将因倒角部23a而被切掉的直角三角形的部分设为在振子元件22的排列方向上呈细长的形状,从而能够减小从与上表面20a相对的方向观察时的、倒角部23a占上表面20a的短边的长度的比例。由此,能够避免倒角部23a与振子元件22之间的干涉,能够防止由于设置倒角部23a而引起的声透镜23的短边的长度的增大。
[0046]在组装超声波内窥镜I时,如图6和图7所示,超声波振子部20连接于线缆21的顶端,制作声透镜23固定于超声波振子部20而成的超声波单元40。然后,将该超声波单元40收纳、固定于后述的外壳30内。
[0047]外壳30是在内部具有用于收纳超声波单元40的空间的壳体。在外壳30上形成有将声透镜23的用于透过超声波振子部20的超声波的上表面暴露于外侧的第I开口部31和用于导出连接于超声波振子部20的线缆21的第2开口部32。收纳于外壳30内的声透镜23和超声波振子部20利用填充到外壳30内的粘接剂33进行固定。
[0048]第I开口部31是供四棱柱形状的声透镜23以具有预定的间隙的方式嵌入的矩形形状的孔部。如图8所示,在声透镜23嵌入到第I开口部31内的状态下,在声透镜23的外周面与第I开口部31的内周面之间产生间隙。
[0049]特别是由于在声透镜23上设有倒角部23a,因此在该倒角部23a与第I开口部31的角部之间形成有作为直角三角形形状的间隙的粘接剂流出口 34。粘接剂流出口 34的形状在从与上表面20a相对的方向观察时成为在振子元件22的排列方向上细长的直角三角形。
[0050]在声透镜23的外周面与第I开口部31的内周面之间的包含粘接剂流出口 34的间隙内填充有粘接剂33。
[0051]第2开口部32是连通第I开口部31与外壳30的外部的通孔,供作为多条同轴线的线束的线缆21以与该第2开口部32具有预定的间隙的方式贯穿。
[0052]在本实施方式中,声透镜23的外周面与第I开口部3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总截面积大于在第2开口部32与线缆21之间产生的间隙的总截面积。因此,填充到外壳30内的固化前的粘接剂33易于从第I开口部31的间隙流出,难以从第2开口部32侧流出。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开口部32沿着线缆21流出的粘接剂33的量,能够防止因固化后的粘接剂33而妨碍线缆21的弯曲。
[0053]接着,说明使用粘接剂33将超声波单元40固定于外壳30内的步骤。
[0054]首先,如图9所示,使线缆21从外壳30的第I开口部31侧贯穿于第2开口部32内。接着,如图10所示,利用消泡完毕的固化前的粘接剂33将外壳30的第I开口部31内填满。在图10和图11中,用网格的阴影表示处于消泡完毕的固化前的状态的粘接剂33。粘接剂33使用具有难以因重力而从第2开口部32与线缆21之间的间隙流出的粘度的粘接剂。
[0055]接着,如图11所示,向由粘接剂33填满的第I开口部31内插入超声波振子部20和声透镜23。如上所述,由于在第I开口部31上产生的间隙的截面积大于在第2开口部32上产生的截面积,因此粘接剂33主要从在第I开口部31上产生的间隙流出。
[0056]在此,由于粘接剂33从在声透镜23的外周面整体上产生的间隙流出,因此声透镜23的外周面与第I开口部3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被粘接剂33填满,不会残留有气泡。
[0057]另外,在利用粘接剂33填满了第I开口部31之后,以挤出粘接剂33的方式将超声波振子部20和声透镜23插入第I开口部31内,从而将外壳30内的气泡与粘接剂33 —起排出到外壳30的外部。
[0058]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有扩大了间隙的粘接剂流出口 34,因此气泡与粘接剂33 一起没有附着地容易地排出。另外,由于流出的粘接剂33产生朝向粘接剂流出口 34的流动,因此被夹在声透镜23、超声波振子部20的下表面与粘接剂33之间的气泡也与粘接剂33 一起从粘接剂流出口 34排出到外壳30的外部。
[005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呈矩形形状的第I开口部31的四角全部形成粘接剂流出口 34,从而能够使第I开口部31内的粘接剂33没有偏重地流出,能够消除粘接剂33易于停滞的部位。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消除外壳30内的气泡易于残留的部位。
[0060]然后,在擦拭了流出的粘接剂33之后,通过使粘接剂33固化,从而超声波单元40固定在外壳30内。
[0061]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超声波内窥镜I中,在外壳30的第I开口部31与声透镜23之间形成有供粘接剂33流出的粘接剂流出口 34。通过形成有粘接剂流出口 34,能够防止在粘接剂33固化之后气泡残留于外壳30内。
[0062]在此,由于粘接剂流出口 34是通过在声透镜23的角部设置倒角部23a而形成的,因此能够不扩大第I开口部31的开口面积地进行设置。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会增大外壳30的尺寸,能够容易地进行填充到外壳30内的粘接剂33的气泡的排出,能够防止气泡残留。
[0063]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粘接剂流出口 34设为在振子元件22的排列方向上细长的直角三角形,从而防止了粘接剂流出口 34的存在对振子元件22的尺寸带来干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不增大外壳30的尺寸、而且不减小振子元件22的尺寸地设置粘接剂流出口 34。
[0064]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实现了一种不会使收纳超声波振子部20和声透镜23并填充有粘接剂33的外壳30大型化、并且在外壳30内不会残留有气泡的超声波内窥镜I。
[0065]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违反从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整体读取的发明的主旨或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伴随着这种变更的超声波内窥镜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6]本申请是以2014年I月6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 — 467号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而提出申请的,上述公开内容被引用于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
【主权项】
1.一种超声波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超声波内窥镜包括: 超声波振子部,其具有矩形形状的上表面,并用于从所述正面发送接收超声波; 线缆,其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超声波振子部; 声透镜,其通过覆盖所述超声波振子部的所述上表面和侧面而形成四棱柱形状,且具有将从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方向观察时的所述四棱柱形状的四角中的至少一个角切掉而成的倒角部; 外壳,其是用于收纳超声波振子部和所述声透镜的壳体,具有供所述四棱柱形状的声透镜嵌入的矩形形状的第I开口部和用于从所述第I开口部内导出所述线缆的第2开口部,且在所述倒角部与所述第I开口部的角之间形成有作为流出粘接剂的间隙的粘接剂流出口;以及 粘接剂,其填充于所述外壳内并填满所述粘接剂流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振子部是将多个振子元件沿着所述上表面成一列排列而成的, 所述粘接剂流出口的形状是在所述振子元件的排列方向上细长的直角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波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开口部与所述声透镜之间的包含所述粘接剂流出口的间隙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2开口部与所述线缆之间的间隙的截面积。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超声波内窥镜包括:超声波振子部(20),其用于从矩形形状的上表面发送接收超声波;声透镜(23),其通过覆盖所述超声波振子部(20)的所述上表面和侧面而形成四棱柱形状,且具有将所述四棱柱形状的四角中的至少一个角切掉而成的倒角部;外壳(30),其是用于收纳超声波振子部(20)和所述声透镜(23)的壳体,具有供所述四棱柱形状的声透镜(23)嵌入的矩形形状的第1开口部(31)和用于从所述第1开口部(31)内导出所述线缆(21)的第2开口部(32),且在所述倒角部与所述第1开口部(31)的角之间形成有作为流出粘接剂的间隙的粘接剂流出口;以及粘接剂(33),其填充于所述外壳(30)内并填满所述粘接剂流出口。
【IPC分类】A61B8/12
【公开号】CN105163668
【申请号】CN201480025149
【发明人】今桥拓也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0日
【公告号】WO2015102066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