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用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吸收经血、分泌物等的生理用卫生巾,具体地涉及在正面侧的两侧部分别具备向肌肤侧立起的立体褶裥的薄型生理用卫生巾。
【背景技术】
[0002]—直以来,在这种生理用卫生巾中,由于没有不适感而在穿着性优秀、不显眼等方面,且便于携带或者收纳性良好、物流高效化和省资源化等的要求,实现了薄型化和紧凑化等。然而,在这种薄型生理用卫生巾中,由于为了不损害穿着性等通常不设置立体褶裥,因此在卫生巾与肌肤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导致经血或尿等体液容易发生侧漏。
[0003]作为所述立体褶裥,一直以来各种形态的立体褶裥被开发出,也存在大量与此关联的技术文献。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立体褶裥:在侧部无纺布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配置有多个弹性伸缩部件,前后端部在以剖面Z状折叠并层叠的状态下粘接到吸收体侧,由此,将所述弹性伸缩部件配置部位作为弯曲点,形成以剖面“V”字状在内侧面向开口的袋部,同时向正面侧立起。另外,同样地,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立体褶裥:侧部无纺布的前后端部在向外侧折返的状态下粘接到吸收体侧,由此仅以直线状立起。
[0004]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吸收性物品:防漏侧壁上设有沿自由端设置并发挥弹性收缩力的弹性部件、以及形成随着从所述防漏侧壁的纵向的两端侧趋向纵向的中间位置而从基端侧向自由端侧接近的收缩作用线的弹性部件,所述防漏侧壁的纵向的两端部的所述自由端面向宽度方向外侧而与受液侧表面接合。
[0005]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的生理用卫生巾:防漏壁在吸收体的上方沿长度方向与正面片接合,并具有将该接合部作为基点在使用时立起的立起部、以及从接合部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且覆盖吸收性主体的侧面部的主体侧部覆盖部。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0498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47046号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207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2]作为在市面销售的生理用卫生巾中使用的立体褶裥,通常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剖面“V”字状的立体褶裥或直线状的立体褶裥,但是,在剖面“V”字状的立体褶裥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必须将侧部无纺布折叠并层叠成剖面Z状,因此,厚度变厚导致不能实现薄型化,并且穿着时产生不适感而使生理用卫生巾的特征受损。另外,在仅是将侧部无纺布向外侧折返一次的直线状的立体褶裥中,立起高度不充分,与肌肤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并且难以形成阻拦向侧部流动的体液的立起壁部分。
[0013]另外,如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将弹性部件沿立体褶裥的长度方向弯曲地配置的肌肤抵接面的宽度变化的立体褶裥、如上述专利文献3记载的以剖面T字型立起的立体褶裥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穿着感恶化或者不能实现薄型化这样的问题。
[0014]另外,在如通常的生理用卫生巾那样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的吸收体厚度的卫生巾中,成为体液被吸收体吸收之后在吸收体内部扩散由此在吸收体的宽广的范围内能够保持吸收的结构,但是在薄型生理用卫生巾的情况下,由于在吸收体中含有高密度且高吸水性树脂,因此体液在吸收体的内部扩散的比例较小,而成为体液在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扩散之后被吸收体吸收保持的结构。因此,在薄型生理用卫生巾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宽广的范围预先确保对体液吸收有效的表面部分很重要,并且需要避免在穿着时立体褶裥向内侧倾倒导致对体液吸收有效的表面宽度变窄的情况。在该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剖面“V”字状的立体褶裥、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立起前端的肌肤抵接面部分的宽度在裆部变窄的立体褶裥、上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剖面T字状的立体褶裥等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大腿根的内侧部分的压力和腿的运动等,立体褶裥的立起前端的肌肤抵接面部分容易向内侧倾倒,用于有效吸收体液的表面宽度有可能变窄。
[0015]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课题是提供在薄型生理用卫生巾中也具备穿着时没有不适感、体液的阻拦效果好并且防止穿着时向内侧倾倒的立体褶裥的生理用卫生巾。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技术方案1涉及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理用卫生巾,至少在不透液性反面片的正面侧配置有吸收体,并且在正面侧两侧部分别沿长度方向形成有立体褶裥,其特征在于,
[0018]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立体褶裥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侧折返的双层的片的至少包括体液排出部在内的长度方向的范围且折返部的附近部分中,具备与下层侧的构成部件不接合的非接合区域,在与所述非接合区域对应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上层侧的片上沿长度方向配置有弹性部件,
[0019]所述双层的片彼此在上层侧接合区域中接合,所述上层侧接合区域在生理用卫生巾的长度方向上将比所述非接合区域的端缘靠生理用卫生巾的端部的位置作为基点而形成至生理用卫生巾的端缘为止,并且在生理用卫生巾的宽度方向上以比上层侧的片宽度窄的宽度形成,
[0020]在立起状态下,所述立体褶裥通过将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外侧缘部作为基点向肌肤侧立起,而从所述弹性部件至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外侧缘部为止的区间作为从所述吸收体的正面侧突出的立起壁发挥作用,并且比所述弹性部件靠外侧的部分作为穿着时的肌肤抵接面发挥作用,作为所述肌肤抵接面发挥作用的部分构成为立起状态下相比折叠状态下更向生理用卫生巾的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中,具备以下结构:首先在穿着前的立体褶裥的折叠状态下,为在宽度方向中心侧折返的双层片结构,并且在至少包括体液排出部在内的长度方向范围且双层片的折返部的附近部分中具备与下层侧的构成部件(所述吸收体或不透液性反面片等)不接合的非接合区域,在与所述非接合区域对应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中沿长度方向配置有弹性部件。另外,所述双层片彼此在上层侧接合区域中接合,所述上层侧接合区域在生理用卫生巾的长度方向上将比所述非接合区域的端缘靠生理用卫生巾的端部的位置作为基点而形成至生理用卫生巾的端缘为止,并且在生理用卫生巾的宽度方向上以比上层侧的片宽度窄的宽度形成。
[0022]在该生理用卫生巾被穿着时使立体褶裥立起的状态下,所述立体褶裥将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外侧缘部作为基点向肌肤侧立起,由此从所述弹性部件至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外侧缘部为止的区间作为解除折返状态而从吸收体的正面侧突出的立起壁发挥作用,并且比所述内侧弹性部件靠外侧的部分作为穿着时的肌肤抵接面发挥作用。在此,由于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在与所述非接合区域对应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因此,当由于所述弹性部件收缩而以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外侧缘部为基点立起时,弹性部件向非接合区域的外侧缘部的方向被牵弓丨,其结果,作为所述肌肤抵接面发挥作用的部分构成为立起状态下相比折叠状态下更向生理用卫生巾的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0023]因此,在生理用卫生巾被穿着时,能够大幅减小立体褶裥的肌肤抵接面向内侧倾倒的危险性,并且能够宽广地确保对体液吸收有效的吸收体的表面宽度,由此,即使是薄型生理用卫生巾,也能够确保高吸收性能。另外,由于立体褶裥的剖面形状形成将内侧弹性部件作为弯曲点而其吸收体侧从吸收体的正面侧突出的立起壁,因此通过该立起壁能够确保体液的阻拦效果,能够防止侧漏。另外,在立体褶裥的上层侧折返面上设有延伸到比吸收体的侧缘靠外侧的外侧延出部,并且所述肌肤抵接面在立起状态下相比折叠状态下更向生理用卫生巾的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因此,在生理用卫生巾被穿着时立体褶裥的肌肤抵接面向短裤的侧缘的外侧伸出而容易穿着,从而能够大幅降低由于来自大腿根部分的内侧的压力和腿的运动等导致立体褶裥向内侧倾倒的危险性。另外,所述立体褶裥在折叠状态下由通过下层侧折返面和上层侧折返面构成的两层结构的片构成,因此能够减小立体褶裥的厚度,并且在穿着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