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18540阅读:1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中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设及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中药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黄褐斑是皮肤科的疑难杂症之一,属于祖国医学"肝斑""熏黑斑"范畴,又称"蝴蝶 斑",是一种慢性、淡褐色色素沉着斑,主要限于两颊和前额部位,多对称分布形似蝴蝶,无 不适感,常见于健康的青中年妇女,对面容影响较大。西医则认为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统计 表明多与内分泌功能素乱、妊娠、口服避孕药、化妆品、遗传、日光、消化代谢等多种因素有 关,亦无很好的治疗手段。
[0003] 中医认为其发生多与肝肾脾有关,肝藏血,主疏泄调达,肝郁不疏,则气滞血疲;脾 统血,主运化升清,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不能化生;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不足,贝U 不能滋养肌肤。血疲则经气不通,致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发病。因此,当W疏肝解郁,健脾, 益肾,化疲,溫经活血等疗法。其总的病理机制为冲任不调,血滞、血虚。故调冲任、行气活 血、化疲消斑乃是治疗本病之根本。此外,增强体质,谨慎饮食,少熬夜,谨慎使用化妆品及 避孕药,做好防晒措施对于防治黄褐斑有一定的帮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治疗效果 好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中药,所述 中药包括W下原料药材:天王屯、臭牡丹根、南酸要、對皮精、二色补血草、鸡筋参、硫黄菌、 睡菜、蓝锡莎菊、红曲、地椒、黄毛格、懦米藤、班豆根、斑鸠占、编木、凤尾屯、双参、黄蔓本和 佛肚花。
[0006]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W优选为:天王屯10~20份、臭牡丹 根15~30份、南酸要15~25份、對皮精20~30份、二色补血草15~25份、鸡筋参20~30份、硫 黄菌15~25份、睡菜10~20份、蓝锡莎菊15~25份、红曲10~25份、地椒20~30份、黄毛格15 ~25份、懦米藤10~20份、班豆根25~35份、斑鸠占 15~25份、编木10~25份、凤尾屯20~30 份、双参10~20份、黄蔓本10~20份和佛肚花20~30份。
[0007]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W进一步优选为:天王屯10~15 份、臭牡丹根15~25份、南酸要20~25份、對皮精20~25份、二色补血草20~25份、鸡筋参20 ~25份、硫黄菌15~20份、睡菜10~15份、蓝锡莎菊20~25份、红曲15~20份、地椒20~25 份、黄毛格15~20份、懦米藤10~15份、班豆根25~30份、斑鸠占15~20份、编木15~20份、 凤尾屯20~25份、双参10~15份、黄蔓本15~20份和佛肚花20~25份。
[000引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W进一步优选为:天王屯12份、臭 牡丹根21份、南酸要24份、對皮精22份、二色补血草21份、鸡筋参23份、硫黄菌19份、睡菜12 份、蓝锡莎菊23份、红曲16份、地椒24份、黄毛格17份、懦米藤14份、班豆根26份、斑鸠占18 份、编木17份、凤尾屯23份、双参12份、黄蔓本18份和佛肚花22份。
[0009]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10]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6倍的醇浓度为 80%~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6小时,过滤,W回流液为溶剂,W滤渣为溶质,采用 渗漉法W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OSMpa下减压 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溫度160~ 175°C、出风溫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11]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薦糖粉和0.1~ 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12]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OOK]第一步,将天王心臭牡丹根、南酸要、對皮精、二色补血草、鸡筋参和硫黄菌按所 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0-环糊精包合,挥 发油与e-环糊精的比例为1:3~6,揽拌75分钟~90分钟,溫度30°C~50°C,得挥发油包合 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0014]第二步,将睡菜、蓝锡莎菊、红曲、地椒、黄毛格、懦米藤和班豆根按所述比例混合, 加相对于混合物6~8倍量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过 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001引第立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 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5 °C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0016]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步的清膏混合,6〇°C~70°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0017]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 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8重量份簇甲基淀粉钢、10~50重 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 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儀,然后装 入明胶胶囊中。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治疗效果好,无毒副 作用,见效快,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中药,中药中包括W下原料药材:天 王屯、臭牡丹根、南酸要、對皮精、二色补血草、鸡筋参、硫黄菌、睡菜、蓝锡莎菊、红曲、地椒、 黄毛格、懦米藤、班豆根、斑鸠占、编木、凤尾屯、双参、黄蔓本和佛肚花。
[0020] 各种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1] 天王屯:【别名】白果屯、鸡爪屯。【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藝子薦的根。【性 味】味苦;性平。【功能主治】桂风除湿;行气活血;消食。主风湿腰腿痛;劳伤;跌打损伤;月经 不调;食积。【摘录】《中华本草》
[0022] 臭牡丹根:【别名】臭枫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 的根。【性味】辛苦;溫。【归经】肝;脾;肾;肺经。【功能主治】行气健脾;桂风除湿;解毒消肿; 降血压。主食滞腹胀;头昏;嘘咳;外频脱肛;肠持下血;淋浊带下;风湿痛;脚气;痴痘肿毒; 漆疮;高血压病。【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清热,补气,健脾。治虚密骨蒸,气肿,黄痘,脚 弱。2.《分类草药性》:健脾补气。治白浊,咳嗽。烛乌骨鸡服,大补中气。3.《天宝本草》:补肺 肾两虚。治头晕。4.《陕西中草药》:行气活血,桂风平肝,消肿解毒。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 头晕目眩,高血压,风湿疼痛,痛气,脱肛,持疮,频疾,痴痘疮毒,毒蛇咬伤。【摘录】《中华本 草》
[0023] 南酸要:【别名】五眼果、山要、人面子、冬东子、酸要、山按果、鼻涕果、广要、醋酸 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要的果实或果核。【性味】味甘;酸;性平。【归经】脾; 肝经。【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养屯、安神;消积;解毒。主气滞血疲;胸痛;屯、惇气短;神经衰弱; 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痛气;烫火伤。【各家论述】1.《广西中草药》:鲜果,消食滞, 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2.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果核,醒酒解毒; 治风毒起瘡落成疮或瘍痛。【摘录】《中华本草》
[0024] 對皮精:【别名】过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對皮黄肉楠、大灰木、白叶仔、白柴、 香叶子、硬钉树、假面果、睹喧木。【来源】药材基源:为精科植物對皮精的根及树皮。【性味】 辛;溫。【归经】肝;胃;脾;肾经。【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桂风湿。主胃痛;腹痛;频疾;腹 泻;痛经;风湿搏痛;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0025] 二色补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二色补血草的根或全草。【性味】 甘;微苦;性微溫。【归经】脾;肝;膀脫经。【功能主治】益气血;散疲止血。主病后体弱;胃腕 痛;消化不良;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尿血;持血。【各家论述】1.《甘肃中草药手册》:补 血益气,活血调经。治病后体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2.《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止血活血。治 肾孟肾炎,尿血。【摘录】《中华本草》
[0026] 鸡筋参:【别名】黄鸡胖、黄鸡郎。【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长叶数珠树的根。 【性味】微苦;甘;平;无毒。【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收敛止血。主体弱血虚;妇女血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