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型捆绑式导尿管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004070阅读:来源:国知局
形成两球囊注水管道,两球囊注水管道端部从弓I流接口侧壁上穿出并分别与单向阀连接。
[0046]为了确保各连接部位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在两球囊注水管道与单向阀的连接部位以及引流接口与导尿内管的连接部位通过共同的固定加强装置连接,固定加强装置包裹在导尿管外层上以将上述连接部位包裹并紧固在导尿管外层内,即通过外部增设的机械连接结构以防止连接部位脱落。
[0047]具体地所述固定加强装置由相对的两部分壳体扣合形成,两部分壳体扣合形成两个或三个固定的卡口,其中一个卡口用于固定引流接口和导尿内管尾部连接部位,另一个或两个卡口设置在前一个卡口的旁边,用于固定单向阀,在单向阀壳体表面设有环状凸起形成固定环,两部分壳体形成的卡口对应固定环部位设有卡槽,卡槽合围卡住对应的单向阀固定环,单向阀头部穿过对应卡口从固定加强装置内伸出。
[0048]所述固定加强装置呈桃形或心形,其表面光滑。
[0049]为方便连接,所述引流接口由连为一体的前段套管、中部锥形部位和尾段接口部位三段构成,中部锥形部位细端尺寸和前段套管一致,中部锥形部位粗端尺寸和尾段接口部位一致,前段套管套装在导尿内管尾部,尾段接口部位从固定加强装置内伸出,用于连接引流袋。
[0050]进一步地,可以在导尿内管上设有与中心导尿引流通道平行的注药冲洗腔道和测温腔道,注药冲洗腔道和测温腔道从导尿内管尾部延伸出来形成注药冲洗管道和测温管道,注药冲洗管道和测温管道端部套装有对应的套管,套管通过捆绑物与注药冲洗管道和测温管道端部固定。
[0051]以上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导尿管的组成及连接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以实施例的形式对各部件及其组装顺序进行详细说明。
[0052]实施例一
[0053]步骤一:如图1 —图6所示,制作导尿管主体配件。包括导尿内管1、球囊套管2、捆绑物3、引流接口 4、单向阀5。
[0054]导尿内管I采用挤塑工艺,使用抗拉刚度较好、弯曲强度较低的常用塑料材质即可,实际使用常用的医用管道塑料材质挤塑而成,外径根据导尿管规格型号确定,管壁厚度为0.3 — 4mm,长度为200 — 400 mm,内设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通道,至少包括一导尿引流通道15和第一球囊注水通道11,也可以包括第二球囊注水通道12、注药冲洗通道、测温通道等;所述的导尿引流通道15,内径根据导尿管不同规格型号对流量的要求而定;所述的球囊注水通道,内径为0.5 — I mm ;第二球囊注水通道12及其第二球囊注水管道14的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临床使用时腔道内细微、遇水膨胀的杂质或腔道内细微损伤造成腔道堵塞的风险,采用的方法是:当发现球囊内水不能从单向阀5流出时,可使用第二球囊注水通道12排水,也可向第一球囊注水通道11内注水而通过第二球囊注水通道12排出,形成回流对腔道进行冲洗,达到疏通腔道的目的。所述的导尿内管1,相对于天然乳胶制成的导尿管内腔具有明显优越的抗拉刚度和扭矩,其抗弯曲强度则比较接近。
[0055]如图1所示,成型管道制成后,需对其一端进行分切,形成两球囊注水管道13、14。
[0056]球囊套管2采用浸渍工艺,使用弹性较好的天然乳胶材质,球囊套管2内外径根据导尿管规格型号确定,单层厚度为0.1 - 1mm,长度视球囊容量而定。所述的球囊套管2的使用,使导尿管球囊的拉伸强度明显提高,使球囊抗破裂的能力有了材质上的保障。
[0057]所述的引流接口 4,采用抗拉强度较大的弹性材料通过浸渍工艺制作而成,包括天然乳胶、合成乳胶、硅胶、塑料。接口内径为3 — 8 mm,壁厚2 — 4mm,长度50 — 70mm,从接口向管体过渡有一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前端设一段10 — 30mm的套管,套管的内径与导尿内管I的外径相匹配,用于与导尿内管I的连接;因此引流接口 4包括前段套管41、中部锥形部位42和尾段接口部位43三段,尾段接口部位43用于连接引流袋。所述的引流接口 4的使用,使导尿管与引流袋接头的连接变得容易和牢固,明显优于目前单纯采用硅胶和塑料材质的导尿管引流接口的连接方式。
[0058]捆绑物3使用抗拉强度较大的材质,包括纤维、塑料、金属;捆绑物3可以是线圈形的,也可以是套管形的,可以直接捆绑,也可以通过热收缩材料捆绑,使用于球囊套管2的两端以及引流接口 4与导尿内管I的连接部位,为保证结合部位的牢固,可选择多次捆绑的方式。圈体能承受5-10N的拉力不断裂。
[0059]单向阀5是插入注射筒能注入水,拔出注射筒后内部封闭水流不出来的现有配件,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或两个与腔道延伸管连接的接口。采用硬质塑料注塑而成,内有不锈钢弹簧,尾端出水口收缩形成单向阀接口 51,中部外壳上有一用于固定的环状凸起形成单向阀固定环53,前端为单向阀进水口 52。
[0060]步骤二:如图7所示,装配图1 一图6所示的导尿管主体配件。首先将一段200-400mm的导尿内管I 一端用插入堵头的方式封闭,在靠近封闭端10_60mm处,分别在两球囊注水通道11、12开一个或多个小孔(横向通道),使这两个腔道与外部相通。将球囊套管2套在导尿内管I外并完全包裹所有小孔,球囊套管2两端用捆绑物3捆绑紧。将引流接口 4的前段套管41套在导尿内管I未封闭一端(尾部)并使用捆绑物3捆绑紧,并使两球囊注水管道13、14穿过引流接口 4的胶层伸出到管体外,因引流接口 4是弹性材料,穿孔边缘自然封闭。两球囊注水管道的末端与单向阀接口 51以粘合的方式直接连接并封闭,两球囊注水管道接入一个单向阀5时,可使用三通接头。上述部件组装后形成导尿管内部主体,导尿管内部主体除引流接口和单向阀注水口外,都是完全封闭的,使后期浸渍外层时,胶乳液不会进入导尿管内部。
[0061]步骤三:如图7所示,在导尿管内部主体外浸渍导尿管外层6。先将一线性的材质模具从引流接口处插入导尿管导尿引流通道15中,引流接口 4和单向阀5固定,使导尿管主体具有一定并固定位置,其次将导尿管在凝固剂中浸泡,适当干燥后在含胶量为30-50%的胶乳液中浸渍l_30min,胶乳液浸渍的位置应超过所有接口和封闭口的位置,使所有接口和封闭口都被导尿管外层包裹并封闭,再经沥滤、干燥、后期处理,取下模具,导尿管主体即成型。导尿管外层6厚度为0.1 — 1.5 _,因厚度较小,属薄壁制品,后期沥滤、干燥容易;所述的导尿管外层6中可以加入硅材料、抗菌材料或超滑材料但球囊安全性不受影响,对优化导尿管的使用性能提供了很大方便。
[0062]导尿管外层6的使用,运用天然乳胶或合成乳胶等弹性材料在浸渍凝固过程中补缺的原理,使捆绑部位经浸渍后平整光滑;所述的导尿管外层6的使用,运用了天然乳胶或合成乳胶等弹性材料在干燥过程中自然收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