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升降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29171阅读:来源:国知局
等机构都可以采用。
[0027]接上述,还可以对垂直升降机构3的形式做优化。为此,本实施例在底板I上与第一剪叉臂301相连的位置处设置了第一滑动槽101,如此可将第一剪叉臂301的端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101内;同理,本实施例还同时在顶板2上与第二剪叉臂302相连的位置处设置了第二滑动槽201,如此可将第二剪叉臂302的端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201内。如此设置,能够优化垂直升降机构3的运动形式,使其在运作时,第一剪叉臂301和第二剪叉臂302能够分别在第一滑动槽101和第二滑动槽201内滑动,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垂直运动。
[0028]进一步地,还能继续对垂直升降机构3做优化。为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剪叉臂301在第一滑动槽101内的端部位置处设置了第一滑轮4,而第二剪叉臂302则在第二滑动槽201内的端部位置处设置了第二滑轮5。由于病床的面积较大,因此为了保证病床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在无特殊情况下,一般本实用新型中的垂直升降机构3均包括一组组件,第一剪叉臂301和第二剪叉臂301等均是如此,此处的第一滑轮3和第二滑轮5也不例外。而为了实现一组第一滑轮4或一组第二滑轮5之间的联动性,本实施例在底板I上相对两侧的两第一滑轮4之间设置有用于联动的第一滑轮轴401,而在顶板2上相对两侧的两第二滑轮5之间设置有用于联动的第二滑轮轴501。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滑轮轴401和第二滑轮轴401的作用,能够保证垂直升降机构3在运作时,第一滑轮4和第二滑轮5同时运动,时刻保持病床的平稳性。
[0029]在上述第一滑轮轴401和第二滑轮轴501存在的同时,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直线运动机构6来实现垂直升降机构3的便捷运动。该直线运动机构6的输出端与第一滑轮轴401垂直相连,并且该直线运动机构6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滑动槽101的长度方向。如此设置,医护人员就可以通过简单地拉动或推动直线运动机构6使第一滑轮轴401跟随其运动,进而使第一滑轮4带动第一剪叉臂301和第二剪叉臂302运动,将水平直线运动转化为垂直升降运动。
[0030]优选地,直线运动机构6可设置为包括旋转把手601和丝杠602的结构形式。该丝杠602纵向贯穿底板1,由于底板I中在两侧的第一滑轮4之间还设置了第一滑轮轴401,因此将丝杠602与第一滑轮轴401垂直连接。并且在丝杠601伸出底板I的端部上设置了旋转把手601,通过用手拧紧或拧松该旋转把手601便能调节丝杠602的运动距离。如此便能使医护人员比较省力地通过拧紧或拧松旋转把手601的方式调节垂直升降机构3的升降高度。
[0031]需要说明的是,直线运动机构6并不只限于旋转把手601和丝杠602的结构,其余比如曲柄滑块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都可以采用。
[0032]另外,考虑到升降床的实际使用情况,当升降床上升的高度足够高时,病患将面临不慎跌落的危险。针对此,本实施例在顶板2的两侧边上设置了防护栏7,如此,当患者在翻身或下意识动作时,碰到防护栏后便会本能地缩回,防止出现意外跌或的危险情况。
[003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医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顶板⑵和垂直升降机构⑶;所述底板(I)与顶板(2)相对设置,且所述顶板(2)与病床底板贴合,所述垂直升降机构(3)设置在所述底板(I)与顶板(2)之间,且所述垂直升降机构(3)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I)和顶板⑵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剪叉臂(301)和第二剪叉臂(302),所述第一剪叉臂(301)与所述第二剪叉臂(302)呈X形设置且互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剪叉臂(30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I)和顶板(2)上,所述第二剪叉臂(302)的两端也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I)和顶板(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叉臂(301)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底板(I)和顶板(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剪叉臂(302)的两端也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⑴和顶板⑵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在与所述第一剪叉臂(301)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01),且所述第一剪叉臂(301)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101)内;所述顶板(2)在与所述第二剪叉臂(302)相连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滑动槽(201),且所述第二剪叉臂(302)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20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叉臂(301)在所述第一滑动槽(101)内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滑轮(4),所述底板(I)上相对两侧的两所述第一滑轮(4)之间设置有用于联动的第一滑轮轴(401);所述第二剪叉臂(302)在所述第二滑动槽(201)内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二滑轮(5),所述顶板(2)上相对两侧的两所述第二滑轮(5)之间设置有用于联动的第二滑轮轴(5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轴(401)垂直相连,且所述直线运动机构(6)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滑动槽(101)的长度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6)包括旋转把手(601)和丝杠¢02),所述丝杠(602)纵向贯穿所述底板(I)且与所述第一滑轮轴(401)垂直连接,所述旋转把手¢01)设置在所述丝杠(602)伸出所述底板(I)的端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医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病患摔落的防护栏(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升降床,包括底板、顶板和垂直升降机构;所述底板与顶板相对设置,且所述顶板与病床底板贴合,所述垂直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且所述垂直升降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和顶板的平面。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医用升降床,通过底板安装病床,顶板用于与病床底板相贴合,承载病床。然后通过调节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的垂直升降机构,使其垂直升降,从而调节病床的高度。在儿童、老人、肢体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病患需要自行上下床或者医疗护理人员需要为其照顾或治疗时,通过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医用升降床可以方便地调节病床的高度,提高了病患的舒适性和医护人员的操作便捷性。
【IPC分类】A61G7/05, A61G7/012
【公开号】CN204798188
【申请号】CN201520405899
【发明人】袁小平, 郭蓉, 赵智华, 张鑫, 张仁菲, 张韵, 包怡, 杨佳丽
【申请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