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118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心内导管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心内除颤、消融检测的心腔内标测、
除颤双用导管。
【背景技术】
[0002]在所有的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很大一部分存在将心房颤动(房颤)现场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需求。而在房颤消融术中,这种需求就不是部分,而是绝大多数甚至100%均有这种需求。而目前,在导管室实现这一目的最常规方法是经胸廓体外除颤。此种方式需要先在患者胸廓外黏贴除颤电极板,因电流需经过胸廓、胸肋骨、肺组织等其它密度、阻抗不同的组织器官,因而通常需很高的能量(200-360J),这对人体刺激伤害很大,必须先让患者镇静麻醉进入深睡眠状态时才能实施,因此也就必须在有实施气管插管和心肺恢复能力的导管室进行。即使这样,由于受除颤电极体表位置、病患体重、胸廓大小、胸肺部疾病、电极片与皮肤接触程度、除颤能量等等的影响,一次除颤成功率相对仍不高,而多次体外高功率除颤对病患的损伤又很大。为此,近些年引入心腔内除颤的方法。腔内除颤因导管紧贴心肌可显著降低除颤能量,仅需5-10J的双相电流即可,因此通常不需要镇静麻醉。这不仅大大克服了对除颤的限制,关键可实现同一患者的多次无痛除颤,这对未来提高房颤消融的成功率和发现新的房颤消融术式意义重大。
[0003]而目前的心腔内除颤技术需要两根除颤导管分别从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分别送入冠状静脉窦和高位右心房。如用两根电极实现心腔内除颤既会很大地增加病患的经济负担,也会限制这项技术的推广普及。同时需经过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两处血管穿刺送入这些除颤导管,不仅多占用静脉也易增加血管并发症的几率。
[0004]为克服上述缺点,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单根腔内除颤导管,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80134297.8”,但其具有无法很好地贴靠心肌组织的严重缺点。这是由于单根除颤导管,既需要其具有一定的硬度,以方便送入冠状静脉窦,并起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又需要导管具有相当的柔软度才能与心肌组织很好的贴靠,否则导管会空悬在心腔内实现不了低功率除颤。但是此二者在现有的设计下不能同时满足。然在先专利中,其硬度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阶段性地渐变高,而导致其前端硬度较低而无法快捷的送入冠状静脉窦,需医生反复操作才可将其送入冠状静脉窦,造成手术时间的增长,操作不便,而其后端硬度又较高导致其在右心房内无法很好地贴靠,导致导管悬空,无法实现低功率除颤以及标测。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者设计出一款能同时满足支撑度和柔软度的腔内除颤单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心内除颤导管,其由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和冠状静脉窦,其通过一根导管即可满足心内电位的标测又能实现心内除颤治疗。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它包含:
[0009]中空的绝缘导管,该绝缘导管的一端设有端电极群;该端电极群由端电极与环电极间隔设置组成;
[0010]第一电极群,与该端电极群间隔设置,由一组环电极间隔设置组成;
[0011]第二电极群,与该第一电极群间隔设置,由另一组环电极间隔设置组成;
[0012]—组导线,设置在中空的该绝缘导管中,各该导线分别连接相应的该端电极群、第一电极群、第二电极群中的端电极或环电极;各该导线绝缘;
[0013]安全线,该安全线设置在该绝缘导管中,与该绝缘导管的前端连接;
[0014]分线接头,该组导线与该安全线由该分线接头分接出连接头;该安全线由该分线接头分接出安全线接头;
[0015]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群与所述第二电极群间隔部分的所述绝缘导管为支撑段,所述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管身在所述第一电极群、所述端电极群所处区域的硬度与所述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管身在所述第二电极群所处区域的硬度小于该支撑段的硬度。所述支撑段的长度为40?60mm ;所述分线接头内设有通过安全线偏转该绝缘导管前端的偏折机构。
[001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管身在所述第一电极群、所述端电极群所处区域的硬度为40±2D,所述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管身在所述第二电极群所处区域的硬度为55±2D,所述支撑段的硬度为72±2D。
[001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段位置的绝缘导管的管壁中设有金属网。
[001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群包含5至9个环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群包含4至9个环电极,所述端电极群包含一个环电极。
[001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电极的宽度为I?4mm,所述端电极群中的环电极的宽度为0.5mm?2mm,所述第一电极群与所述第二电极群中的环电极的宽度为2?5mm,各该环电极与各该端电极为铂铱合金制成。
[002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电极群中的环电极与端电极的间距为I?5_,所述第一电极群中的各该环电极的间距为I?5mm,所述第二电极群中的各该环电极的间距为I?5mm,所述端电极群与所述第一电极群的间距为5?10mm,所述第一电极群与所述第二电极群的间距为30?50_。
[0021 ]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线由多股不锈钢丝外套设尼龙组成。
[00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线接头呈手柄形态,所述偏折机构由锁紧螺母,固定柱,手柄内芯,手柄推杆组成,该固定住使该安全线固定在手柄内芯中,从该手柄推杆中穿出,该安全线在该手柄推杆内围绕弹性元件缠绕。
[002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较好的软硬度,保证其具有较好的贴靠度以及支撑,并可快速方便的植入血管进入心脏。且在使用时只需单根就可满足标测以及除颤治疗,节省成本,降低患者的压力。且在除颤治疗时,由于其直接作用于心脏,因此只需不到20J即可完成除颤治疗,避免了体外除颤功率大,可能伤害到患者,且成功率较低的风险。且无需全麻/镇静即可实现除颤治疗,对病患伤害小。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的B部局部放大变化示意图。
[0027]图4是一较佳实施例的偏折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腔内标测、除颤双用导管,由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和冠状静脉窦(因冠状静脉窦紧贴左心房,即在冠状静脉窦内即可对左心房进行电位标测和除颤),以兼对左、右心房进行电位检测或者对患者进行心内除颤治疗。它由中空的绝缘导管6,端电极群12,第一电极群4,第二电极群5,导线8,安全线7,分线接头9组成。
[0030]其中,该绝缘导管6的一端设有端电极群12 ;该端电极群12由端电极I与环电极2间隔设置组成。
[0031]第一电极群4与该端电极群12间隔设置,由一组(至少一个)环电极3间隔设置组成;
[0032]第二电极群5,与该第一电极群4间隔设置,由另一组(至少一个)环电极3间隔设置组成;
[0033]一组(至少一根)导线8设置在中空的该绝缘导管6中,各该导线的数量与该端电极群12、第一电极群4、第二电极群5中的端电极I或环电极该环电极2、3的数量总和对应,并每个端电极I或环电极2、3均和一根导线8相连接,且各该导线8彼此绝缘;
[0034]该安全线7设置在该绝缘导管6中,与该绝缘导管5的前端连接;
[0035]该组导线8与该安全线7由该分线接头9分接出连接头10。
[0036]其中,为保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软硬度,所述第一电极群4与所述第二电极群5间隔部分的所述绝缘导管6为支撑段,所述第一电极群4所在的所述绝缘导管6的硬度和所述第二电极群5所在的所述绝缘导管6的硬度均小于该支撑段的硬度。为方便其进入心脏,所述分线接头9内设有通过安全线7偏转该绝缘导管前端的偏折机构91。
[0037]如此在使用中时,本实用新型先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冠状静脉,进入冠状静脉窦。在下腔静脉从血管植入本实用新型时,由于所述第一电极群4所在的所述绝缘导管6的硬度与所述第二电极群5所在的所述绝缘导管6的硬度小于该支撑段的硬度。以使第一电极群4、端电极群12在冠状静脉窦内、第二电极群5在右心房内均具有较好的贴合度,同时由于其支撑段的硬度大于两边的硬度,并在冠状静脉窦外形成袢状,该支撑段起到支撑的作用,悬浮在血液中,以使其第一电极群4、端电极群12在冠状静脉窦内,第二电极群5在右心房内,以同时满足对左右心房除颤治疗以及标测电位的目的。而且可由该支撑段的支撑防止本实用新型随着心脏的跳动而产生位移。而其连接头8与控制器相连接(图中未视),以提供标测或心内除颤治疗时的电量,并可在进行标测心内电位时在显示器中显示标测所得的电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