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翻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281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小儿翻身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儿翻身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医院烧伤科,对于烧伤的儿童患者,需要使患者躺在翻身床上进行休养。现有的小儿翻身床没有相应的上肢外展架,不能充分暴露躯干双侧面以及双腋下创面,从而不利于创面愈合。另外,现有的小儿翻身床使用时需要放置在病床上,病床两侧没有相应的防护栏,从而使小儿容易发生坠床事故。同时,现有的小儿翻身床无法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床身的长度,从而难以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小儿翻身床无法使患者上肢躯干充分暴露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儿翻身床,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小儿翻身床无法使患者上肢躯干充分暴露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儿翻身床,包括:床体;第一转板,其中,第一转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转板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床体的两侧边缘处。
[0006]进一步地,第一转板上具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沿着第一转板的长向设置。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转板,其中,第二转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转板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床体的中后部。
[0008]进一步地,第二转板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第二弧形凹槽沿着第二转板的长向设置。
[0009]进一步地,第二转板包括:限位凸柱,设置在第二转板的另一端,其中,限位凸柱下方的床体上设置有弧形滑槽,限位凸柱的头部可滑动地卡接在弧形滑槽中。
[0010]进一步地,床体包括:外框架,其中,外框架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第一活动部具有第一插接杆,第二活动部具有与第一插接杆匹配的第一插接筒,第一插接杆插入第一插接筒中将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
[0011]进一步地,沿着的第一插接杆的径向设置有第一插孔,沿着第一插接筒的径向设置有与第一插孔对应的第二插孔,其中,第一插孔设置有多个,其中一个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通过销钉插接在一起。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护栏,其中,护栏包括:第三活动部和第四活动部,第三活动部和第四活动部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卡环,设置在床体的侧方,其中,第三活动部和第四活动部的另一端分别可活动地连接在卡环中。
[0013]进一步地,第三活动部和第四活动部与卡环的连接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三插孔,其中,第三插孔设置有多个,卡环上设置有与第三插孔对应的第四插孔,其中一个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通过销钉插接在一起。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儿翻身床,通过在床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转板,第一转板可以绕着其一端转动。从而将烧伤的儿童放在床体上时,能够将儿童烧伤的上肢放置在可转动的第一转板上,通过将第一转板向外侧转动使上肢躯干双侧面以及双腋下充分暴露,以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小儿翻身床无法使患者上肢躯干充分暴露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小儿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小儿翻身床的第一转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小儿翻身床的第二转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小儿翻身床的护栏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小儿翻身床的护栏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侧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小儿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儿翻身床,包括:床体I和第一转板2 ;第一转板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转板2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床体I的两侧边缘处。
[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儿翻身床,通过在床体I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转板2,第一转板2可以绕着其一端转动。从而将烧伤的儿童放在床体I上时,能够将儿童烧伤的上肢放置在可转动的第一转板2上,通过将第一转板2向外侧转动使上肢躯干双侧面以及双腋下充分暴露,以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小儿翻身床无法使患者上肢躯干充分暴露的技术问题。
[002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小儿翻身床的第一转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具体实施时,为了使第一转板2上表面与儿童患者的上肢相适应,从而增加肢体的舒适度,同时能够使肢体带动第一转板2转动,如图2所示,第一转板2上具有第一弧形凹槽21,第一弧形凹槽21的内侧形状与上肢形状相匹配,第一弧形凹槽21沿着第一转板2的长向设置,其长度根据需要具体进行设置。当儿童患者躺在病床I上时,伸开双臂,即可放在第一转板2上,由于肢体处在第一弧形凹槽21中,向外转动手臂即可带动第一转板2旋转一定角度,使上肢躯干双侧面以及双腋下充分暴露,如果需要也可以由医护人员帮忙转动。
[0027]另外,为了使两个下肢内侧也能充分暴露,加快下肢创面愈合,在床体I的中后部设置有第二转板3,其中,第二转板3也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转板3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床体上。
[002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小儿翻身床的第二转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如图3所示,第二转板3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31,第二弧形凹槽31的内侧形状与下肢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弧形凹槽31沿着第二转板3的长向设置,其长度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当当儿童患者躺在病床I上时,两个下肢放入第二转板3的第二弧形凹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