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参阅图9,例如,左下柜门251与右左下柜门252对称设置。例如,左下柜门251与右左下柜门252均设置有通风槽。例如,左下柜门251成L字型,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门体211及第二门体212。
[0073]为了使下柜门形成通风槽,例如,下柜门的第一门体211开设有第一凹槽213,第二门体212开设有第二凹槽214,第一凹槽213与第二凹槽214连通,形成通风槽。例如,第一凹槽213设置于第一门体211的中部区域。例如,第二凹槽214设置于第二门体212的中部区域。例如,第一门体211的侧边开设有旋转槽215,第一门体211通过旋转槽215与第一安装轴101旋转连接。如此,旋转槽的设置使得下柜门一端更好地与第一安装轴形成安装关系,结构稳固;两门体的设置提高了下柜门的通风效率,更好地借助下柜门的通风槽为柜体通风提供切实有效地途径,实现更好的通风效果。
[0074]为了使旋转槽与安装轴更好地契合、牢固以及通风槽的连贯,例如,旋转槽215具有半圆形截面。例如,第一门体211与第二门体212—体成型。
[0075]请再次参阅图9,例如,左中柜门253和右中柜门254对称设置,左中柜门253和右中柜门254均设置有通风槽,左中柜门253和右中柜门254均成L字型,其包括垂直设置的两门体,两门体均设有凹槽,两凹槽形成通风槽,两门体分别与第一安装轴101、第二安装轴102旋转连接;左上柜门255和右上柜门256的结构设置均与上述左下柜门251和右下柜门252、左中柜门253和右中柜门254的结构设置一样,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0076]参阅图5,为了配合通风槽的使用,例如,第一主体110背部两侧边分别与第一安装轴101、第二安装轴102在第一主体110的所在段形成第一轴间隙103和第二轴间隙104。又如,第二主体111背部两侧边分别与第一安装轴101、第二安装轴102在第二主体111的所在段形成第三轴间隙105和第四轴间隙106。如此,各轴间隙与各通风槽联通使得通风得以实现。
[0077]为了使每个消毒腔室均配合通风槽的使用,再如,第三主体112背部两侧边分别与第一安装轴101、第二安装轴102在第三主体112的所在段形成第五轴间隙107和第六轴间隙108。优选地,第一轴间隙103和第二轴间隙104、第三轴间隙105和第四轴间隙106、第五轴间隙107和第六轴间隙108分别与下柜门210、中柜门220、上柜门230对应的通风槽连通,如此,所有轴间隙与所有对应的通风槽形成风流的流转空间,用于风流的流动,也便于柜体通风。
[0078]参阅图4和图10,风机300设置于柜体100整个背部,其设置有与进风口连通的出风口,以向进风口送风。例如,风机300设置有具有长方形截面的壳体301。例如,壳体301开设有出风口。例如,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310、第二出风口320及第三出风口330,第一出风口310、第二出风口 320及第三出风口 330间隔设置。例如,出风口朝向柜体100。
[0079]为了使进风口更加实用、与内部贯通,例如,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150、第二进风口 151及第三进风口 152,第一进风口 150、第二进风口 151及第三进风口 152间隔设置。例如,第一进风口 150与第一消毒腔室120连通,第二进风口 151与第二消毒腔室121连通,第三进风口 152与第三消毒腔室122连通。
[0080]为了嵌套使用出风口,例如,第一出风口310与第一进风口 150连通,且第一出风口310的形状匹配第一进风口 150的形状。例如,第二出风口 320与第二进风口 151连通,且第二出风口 320的形状匹配第二进风口 151的形状。例如,第三出风口 330与第三进风口 152连通,且第三出风口 330的形状匹配第三进风口 152的形状。如此,进风口与出风口相互匹配贯通,两者互相配合使用,更好地实现通风过程。
[0081 ] 一个实施例中,风机300的出风口与各主体的进风口匹配对通,该出风口可用于风机300向柜体100内的消毒腔室输送风流。当所有门体200关闭时,即封蔽各消毒腔室,设置于柜体100的各消毒腔室内的湿度传感器140感测消毒腔室内的湿度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湿度范围时,湿度传感器140就会发送提示信号到风机300的主控中心。
[0082]这时风机300收到提示信号后相应作出启动风机300运转动作,此时开关挡板装置的第一挡板340、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是打开的,即对应的第一进风口 150、第二进风口151和第三进风口 152的状态是打开的,风流经过进风口流进各消毒腔室,带走室内的水分,降低室内的湿度。
[0083]此时,设置于各门体200的通风槽联通各轴间隙,风机300带进来的风流可流经各门体200的通风槽从各轴间隙出去,使得气体流通。风机300工作一段时间,湿度传感器140感测到湿度下降到所设定的标准值时,向开关挡板装置的信号控制器370发出启动信号,信号控制器370收到信号后相应发送关闭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挡板340、第二挡板350和第三挡板360处于关闭状态,风机300停止工作。
[0084]接下来,各消毒腔室形成封闭的腔室,高温消毒装置工作,对消毒腔室的各种器具进行高温消毒。
[0085]上述所述的风机300、湿度传感器140、信号控制器370等各种器部件均设有高温保护装置,高温消毒并不会影响其使用性。
[0086]参阅图11和图12,筷具消毒装置400收容于第一消毒腔室120,以消毒筷具,筷具消毒装置400包括底座410及放置件420,放置件420与底座410连接,底座410设置于第一消毒腔室120的底部。
[0087]为了有效地综合利用筷具消毒装置的空间,例如,第一消毒腔室120具有矩形截面。例如,底座410具有矩形截面。例如,放置件420包括层叠设置的具有第一放置空间的第一层体421、具有第二放置空间的第二层体422及具有第三放置空间的第三层体423。如此,如此各层体的层叠结构最大限度地扩展了筷具消毒装置的容纳空间。
[0088]为了使筷具上的水分更好地流走,例如,第一放置空间、第二放置空间和第三放置空间均用于容纳筷具。例如,第一层体421、第二层体422及第三层体423均倾斜设置于底座410上。例如,第一层体421、第二层体422及第三层体423间隔设置。例如,第一层体421与第二层体42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30,第二层体422与第三层体42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431。如此,各层体倾斜设置使内部收纳的筷具更好地流失水分,延长第一消毒腔室内部器件的使用寿命,设置的层体间隙也是更好地隔开各层体以及加快消毒之后的散热过程。
[0089]为了进一步加快水分的散失,例如,第一层体421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440,各第一通风孔440连通第一放置空间。例如,第二层体422开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441,各第二通风孔441连通第二放置空间。例如,第三层体423开设有若干第三通风孔442,各第三通风孔442连通第三放置空间。如此,各放置空间设有通风孔,使空间里的筷具得到全方位的通风,高效地散发空间内的任何残留水分。
[0090]为了实现筷具消毒装置全方位、无死角的通风效果,例如,各第一通风孔440、各第二通风孔441和各第三通风孔442均为矩阵阵列分布,且每层体的各通风孔互相对齐,又如,每层体的各通风孔互相错开。例如,各第一通风孔440、各第二通风孔441和各第三通风孔442均为圆形孔。例如,各第一通风孔440、各第二通风孔441和各第三通风孔442均为方形孔。如此,各通风孔矩阵阵列式的分布,一方面加快筷具上的水分散失以及第一消毒腔室内的底部等残留水分的散失,延长筷具消毒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加快高温消毒后筷具消毒装置的散热过程。
[0091 ]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体421、第二层体422及第三层体423间隔设置,并且每层体均设置相应的通风孔,可使得风机300输送进来的风流更加充分地接触筷具消毒装置400,更加高效率地带走筷具上、各放置空间里的残留水分。
[0092]为了实现筷具的倾斜放置,又如,参阅图1、图2和图11,筷具消毒装置400收容于第一消毒腔室120,以消毒筷具,筷具消毒装置400包括底座410、档板450及放置件420,放置件420的一侧边与底座410直接连接,另一侧边通过档板450与底座410间接连接,以使放置件420倾斜设置于底座410上,且底座410设置于第一消毒腔室120的底部,如此,放置件420倾斜设置,可使放置件420内的筷具的水分随重力倾斜留下。
[0093]为了合理配置各消毒腔室的资源使用率,例如,第一消毒腔室120的高度为第二消毒腔室121的高度的80%。例如,第三消毒腔室122的高度为第二消毒腔室121的高度的50%。
[0094]为了更好地安置各消毒腔室,例如,第一消毒腔室120的底部具有矩形截面。例如,第一消毒腔室12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孔120A,若干第一限位孔120A呈矩阵分布在第一消毒腔室120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