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5729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心包穿刺术是减轻心包积液患者引起的心脏压塞和呼吸困难主要措施之一。传统方法是采用穿刺针直接刺入心包腔抽液,但反复穿刺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穿刺风险,易损伤心肌,增加感染机会。近年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300-500ml,心包积液的心脏压塞症状立即缓解、血压回升、心率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与传统的心包穿刺抽液相比,运用中心静脉导管作心包引流具有以下优点:(I)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穿刺风险,引流过程中,能控制引流的速度和量,动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与性质;(2)中心静脉导管柔软富有弹性,与心血管组织相容性好,对局部的刺激性小,留置时间长,并发感染机会少;(3)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法引流心包积液可以一次置管,缓慢持续引流;同时不妨碍患者床上活动和休息,保证了引流过程中的舒适体位,提高了生活质量。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外引流管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处密封性不好且连接处常发生脱落,导致包心液外溢,而且在需要向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药物时,需要将引流管拆除,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寻找一种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性好且方便药物加入的弓I流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能够与中心静脉导管紧密连接,有效防止包心液的外溢,同时该引流装置还设置了加药装置,实现了一种装置两种用途的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三通管1、引流管2、引流袋3;所述三通管I由侧向管道18、上管道17、下管道19组成;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上管道17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下管道19的夹角小于90度,且所述上管道17与所述下管道19的夹角为180度,所述上管道17的最下端管口与所述下管道19的最上端管口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侧向管道18的一端设有连接装置11;所述下管道19 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流袋3;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上管道17的转角处的管道壁上设有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下管道19的转角处的管道壁上设有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所述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和所述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的位置是相对的;与所述侧向管道18相对的管道壁上设有阀门控制装置12,所述阀门控制装置12与阀门13连接并控制所述阀门13与所述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所述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的接触连接;所述阀门控制装置12和所述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阀门控制装置12和所述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阀门13与所述上管道17最下端管口的形状大小相同。
[0007]进一步,所述上管道17的一端设有封盖16。该装置可以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所述三通管I内造成所述三通管I污染。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装置11是螺纹丝扣装置。中心静脉导管伸出体外的一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连接装置11也设有螺纹结构,两个螺纹结构相互齿合从而保证了连接处的密封性以及牢固性。
[0009]进一步,所述阀门控制装置12上可以设有供所述阀门13移动的轨道。所述阀门13通过在轨道上移动实现与所述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所述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的接触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阀门控制装置14,所述第二阀门控制装置15上设有固定所述阀门13的卡槽。
[0011]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阀门13可以是铁质品,此时所述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所述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具有磁性。所述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所述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通过磁性固定所述阀门13。
[001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引流袋3是真空的,使用时将其连接到所述引流管2上。
[001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三通管I可以是玻璃材质的,也可以是塑料材质的。
[00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引流装置通过侧向管道18上的连接装置11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当有包心液流出时,所述阀门控制装置12控制所述阀门13与所述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连接,当无包心液流出,且需要向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药物时,所述阀门控制装置12控制所述阀门13与所述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连接,此时,所述阀门13封闭了所述下管道19,使得注入的药物不能流入所述引流管2内导致药物的浪费。当药物注射完毕,所述阀门控制装置12控制所述阀门13重新与所述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连接,继续接收流出的包心液。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不仅可以将包心液导出体外,而且可以在不去除引流装置的同时实现药物的注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注入药物的时候,能够有效防止药物流入下管道内造成药物的浪费。
[0017]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在三通管的一端设有螺纹丝扣连接装置,保证引流装置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处的密闭性以及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在不注入药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在注入药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三通管;11:连接装置;12:阀门控制装置;13:阀门;14: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5: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6:封盖;17:上管道;18:侧向管道;19:下管道;2:引流管;3: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通过参阅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容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这些实施例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意味着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实施例1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
[0023]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包括三通管1、引流管2、引流袋3;三通管I由侧向管道18、上管道17、下管道19组成;侧向管道18与上管道17的夹角大于90度,侧向管道18与下管道19的夹角小于90度,且上管道17与下管道19的夹角为180度,上管道17的最下端管口与下管道19的最上端管口的形状大小相同;侧向管道18的一端设有连接装置11;下管道19一端连接引流管2、引流管2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3;侧向管道18与上管道17的转角处的管道壁上设有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侧向管道18与下管道19的转角处的管道壁上设有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和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的位置是相对的;与侧向管道18相对的管道壁上设有阀门控制装置12,阀门控制装置12与阀门13连接并控制阀门13与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的接触连接;阀门控制装置12和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之间的距离与阀门控制装置12和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之间的距离相等;阀门13与上管道17最下端管口的形状大小相同。
[0024]连接装置11是螺纹丝扣装置。中心静脉导管伸出体外的一端设有螺纹结构,连接装置11也设有螺纹结构,两个螺纹结构相互齿合从而保证了连接处的密封性以及牢固性。
[0025]引流袋3是真空的,使用时将其连接到引流管2上。
[0026]三通管I是玻璃材质的。
[0027]阀门13是铁质品,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具有磁性。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通过磁性固定阀门13。
[0028]该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将引流装置通过侧向管道18上的连接装置11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当有包心液流出时,阀门控制装置12控制阀门13与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连接,当无包心液流出,且需要向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药物时,阀门控制装置12控制阀门13与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连接,此时,阀门13封闭了下管道19,使得注入的药物不能流入引流管2内导致药物的浪费。当药物注射完毕,阀门控制装置12控制阀门13重新与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连接,继续接收流出的包心液。
[0029]实施例2—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