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8234发布日期:2019-12-06 16:3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属于医疗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进行体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常用设备,具有被插入到体腔内的插入部,插入部可以经由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它人体自然腔道进入到体内,插入部的内部设有兼用作钳子通道的吸引管路等各种内窥镜管路。因此,内窥镜一旦被使用,其插入部的外表面及内窥镜的管路内均会附着液体、污物等,使用后,需要对内窥镜的插入部及内窥镜管路进行充分清洗、消毒。现有技术中对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管路的清洗多为手持清洁刷来回抽拉进行清洗,或以电动转动的清洁刷进行清洗,清洗速度慢且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清洗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管路的电动振动清洁刷,通过振动清洁刷可以实现以振动结合抽拉的动作方式进行高效清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包括:

刷杆,所述刷杆的上部设有刷毛,刷杆的顶部设有导引头;

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设有电源和与电源电连接且用于驱动刷杆的振动电机,所述手柄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振动电机工作状态的控制开关。

进一步优化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插装孔;所述刷杆的底部固定插装在连接座的顶部插装孔中;所述振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设于手柄的上端并插装在连接座的底部插装孔中。

进一步优化的,电源为蓄电池,所述手柄的底部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手柄的内部还设有用于控制电动牙刷充放电和工作过程的控制电板。

导引头一方面用于防止刷杆顶部刮伤内窥镜工作通道,另一方面便于刷子插入内窥镜工作通道并便于来回抽拉清洗。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导引头为不锈钢材质,且通过铆接或焊接固定安装在刷杆顶部。导引头还可以为高分子材质,且通过胶水固定粘接在刷杆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可以实现以振动结合抽拉的动作方式高效清洁内窥镜工作管道,且清洗更加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各部分的尺寸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刷杆长度、刷毛长度,刷毛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距离、刷毛上端与导引头之间的距离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及手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连接座,2.刷杆,3.刷毛,4.导引头,5.手柄,6.控制电路板,7.振动电机,8.控制开关,9.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见图1至图3,一种用于清洗内窥镜的电动振动清洁刷,包括:

连接座1,连接座1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插装孔。

刷杆2,刷杆的上部设有刷毛3,刷杆的顶部设有导引头4。刷杆2的底部固定插装在连接座1的顶部插装孔中。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刷杆2是由多根钢丝螺旋绞合而成,刷毛3为尼龙刷毛,且围绕刷杆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并通过钢丝与钢丝之间的拧紧来夹住刷毛。刷杆与连接座可以通过粘接固定,也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手柄5,所述手柄5的上端设有动力输出轴,手柄内部设有控制电板6、电源(电源可以为普通电池,也可以为锂离子等的蓄电池,本实施例选用锂离子电池,相应的手柄5的底部设有充电孔,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端通过导线与充电孔电连接)、与电源电连接的振动电机7,振动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设于手柄5的上端并通过连接头9卡装在连接座1的底部插装孔中。控制电板6上还包括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检测到电动牙刷充电完成时,能够自动断电,起到智能充电、保护电路的目的。控制电板6还起到总控电路板的作用,即能够控制电动牙刷的充放电和工作过程。手柄5上还安装有与控制电板6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振动电机工作状态的控制开关8。进行清洗工作时,连接座、刷杆及刷毛均在振动电机的带动下同步振动。

导引头4为不锈钢材质,且通过铆接或焊接固定安装在刷杆2的顶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