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杠铃片快速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举重运动分为挺举和抓举,而挺举的重量一般都大于抓举的重量,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调整杠铃的重量,这样一来需要反复的变换杠铃上的杠铃片的数量,但是现有的杠铃更换杠铃片过程繁琐,造成运动员宝贵的训练时间被占用,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杠铃片快速拆卸装置,运动员可以快速的更换杠铃片的数量,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固定基座、基座弧座、连接凸缘、凸缘通孔、第一连接卡管、第二连接卡管、转向支架、支架柱体、支架螺管、转动柱头、锁止插板、插板主体、插板卡管、锁止叉口、锁止翻板、翻板主体、翻板柱体、翻板螺孔、调节螺杆、插板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翻板、锁止插板和固定基座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锁止翻板由翻板主体、翻板柱体和翻板螺孔构成,所述翻板主体一侧设有翻板柱体,所述翻板柱体上设有翻板螺孔,所述锁止插板由插板主体、插板卡管和锁止叉口构成,所述插板主体左侧设有锁止叉口,所述插板主体右侧设有插板卡管,所述转向支架由支架柱体、支架螺管和转动柱头构成,所述支架柱体左右两端设有转动柱头,所述支架柱体顶端设有支架螺管,所述固定基座由基座弧座、连接凸缘、凸缘通孔、第一连接卡管和第二连接卡管构成,所述固定基座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卡管、基座弧座和两个第二连接卡管,所述基座弧座左右两侧正下方设有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上设有凸缘通孔,所述锁止翻板通过转向支架连接固定基座,所述翻板主体由调节螺杆贯穿翻板螺孔螺纹连接支架螺管固定在支架柱体上,所述转动柱头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卡管,所述锁止插板通过插板销杆连接固定基座,所述插板销杆依次活动连接第二连接卡管、插板卡管和第二连接卡管,所述锁止叉口卡在调节螺杆上。
所述固定基座、转向支架、锁止插板和锁止翻板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杠铃片通过螺钉固定到固定基座的凸缘通孔上。当需要安装杠铃片时,只要将固定基座和锁止插板分别放在杠铃杆两侧,然后扳动锁止翻板,使得锁止插板的锁止叉口卡住调节螺杆,这样就将杠铃片固定到了杠铃杆上,其牢固可靠,拆卸方便,无需任何工具,大大方便了举重运动员随时增减杠铃片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2、固定基座21、基座弧座22、连接凸缘23、凸缘通孔24、第一连接卡管25、第二连接卡管3、转向支架31、支架柱体32、支架螺管33、转动柱头4、锁止插板41、插板主体42、插板卡管43、锁止叉口5、锁止翻板51、翻板主体52、翻板柱体521、翻板螺孔6、调节螺杆7、插板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固定基座(2)、基座弧座(21)、连接凸缘(22)、凸缘通孔(23)、第一连接卡管(24)、第二连接卡管(25)、转向支架(3)、支架柱体(31)、支架螺管(32)、转动柱头(33)、锁止插板(4)、插板主体(41)、插板卡管(42)、锁止叉口(43)、锁止翻板(5)、翻板主体(51)、翻板柱体(52)、翻板螺孔(521)、调节螺杆(6)、插板销杆(7),所述锁止翻板、锁止插板和固定基座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锁止翻板由翻板主体、翻板柱体和翻板螺孔构成,所述翻板主体一侧设有翻板柱体,所述翻板柱体上设有翻板螺孔,所述锁止插板由插板主体、插板卡管和锁止叉口构成,所述插板主体左侧设有锁止叉口,所述插板主体右侧设有插板卡管,所述转向支架由支架柱体、支架螺管和转动柱头构成,所述支架柱体左右两端设有转动柱头,所述支架柱体顶端设有支架螺管,所述固定基座由基座弧座、连接凸缘、凸缘通孔、第一连接卡管和第二连接卡管构成,所述固定基座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卡管、基座弧座和两个第二连接卡管,所述基座弧座左右两侧正下方设有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上设有凸缘通孔,所述锁止翻板通过转向支架连接固定基座,所述翻板主体由调节螺杆贯穿翻板螺孔螺纹连接支架螺管固定在支架柱体上,所述转动柱头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卡管,所述锁止插板通过插板销杆连接固定基座,所述插板销杆依次活动连接第二连接卡管、插板卡管和第二连接卡管,所述锁止叉口卡在调节螺杆上。
所述固定基座、转向支架、锁止插板和锁止翻板均为不锈钢。
使用时,用户将杠铃片通过螺钉固定到凸缘通孔(23)上,当需要安装杠铃片时,只要将固定基座(2)和锁止插板(4)分别放在杠铃杆的两侧,然后扳动锁止翻板(5),使得锁止叉口(43)卡住调节螺杆(6),这样就将杠铃片固定到杠铃杆上,其牢固可靠,拆卸方便,无需任何工具,大大方便了举重运动员随时增减杠铃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