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跳棋棋盘。
背景技术:
跳棋是一种可以由二至六人同时进行的棋,棋盘为六角星形,棋子分为六种颜色,每种颜色10或15枚棋子,每一位玩家使用跳棋一个角,拥有一种颜色的棋子;跳棋是一项老少皆宜、流传广泛的益智型棋类游戏;生活中跳棋棋盘都是采用六角星形状,从而导致跳棋棋盘的表面积较大,不方便携带,而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跳棋棋盘,它利用第二棋盘的旋转,从而与第一棋盘形成六角星形状的棋盘,使得多人使用,在不使用时可第二棋盘旋转至于第一棋盘重叠的位置形成三角形,从而减小棋盘的表面积,使得人们便于携带。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跳棋棋盘,它包括第一棋盘、第二棋盘、转轴和棘轮机构;所述的第一棋盘由两块呈三角形结构的棋板组成,在棋板表面设有多个半圆球形凹槽,凹槽按照跳棋的规则排布;所述的第二棋盘与第一棋盘大小相同,第二棋盘位于第一棋盘的两个棋板中间,在第二棋盘的中央设有贯穿第二棋盘的圆形凹孔;所述的转轴穿过第二棋盘的凹孔,其两端分别连接着第一棋盘的两个棋板;所述的棘轮机构套接在转轴上。
进一步,棘轮机构是由棘轮和棘爪组成的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
进一步,棘轮位于第二棋盘的凹孔内。
进一步,第一棋盘和第二棋盘表面的半球形凹槽的直径小于跳棋棋子的直 径。
进一步,第一棋盘与转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二棋盘的旋转带动转轴上套接的棘轮机构的旋转,使得第一棋盘第二棋盘的三个角与第一棋盘的三个角形成六角星的形状,从而可多人使用,且在不使用棋盘时,将第二棋盘旋转至于第一棋盘重叠的位置,从而减少棋盘的表面积,从而便于人们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3为第一棋盘和第二棋盘旋转重叠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棋盘凹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棘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棋盘、2-棋板、3-第一棋盘、4-凹槽、5-凹孔、6-棘爪、7-棘轮、8-棘轮机构、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图4、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跳棋棋盘的结构。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跳棋棋盘,它包括第一棋盘、第二棋盘、转轴和棘轮机构;所述的第一棋盘由两块呈三角形结构的棋板组成,在棋板表面设有多个半圆球形凹槽,凹槽按照跳棋的规则排布;所述的第二棋盘与第一棋盘大小相同,第二棋盘位于第一棋盘的两个棋板中间,在第二棋盘的中央设有贯穿第二棋盘的圆形凹孔;所述的转轴穿过第二棋盘的凹孔,其两 端分别连接着第一棋盘的两个棋板;所述的棘轮机构套接在转轴上。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不使用跳棋棋盘时,将第二棋盘和第一棋盘通过旋转重叠,从而使得棋盘呈三角形,从而减小棋盘的体积,使得人们便于携带。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使用棋盘时,旋转第二棋盘,使得第二棋盘的三个角与第一棋盘的三个角形成六角星的形状,且第二棋盘的三个角表面的凹槽与第一棋盘上的凹槽相对应,形成完整的跳棋棋盘。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旋转第二棋盘时,第二棋盘以转轴为中心旋转。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第二棋盘在旋转过程中,转轴的旋转带动着转轴上套接的棘轮机构运动,从而带动棘轮机构的棘轮与棘爪做单向间歇运动,避免第一棋盘和第二棋盘的移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至少一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