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脚踝护具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特殊的职业或者运动项目都容易造成脚踝扭伤,例如伞兵以及其他跳伞的人员在跳伞时,会经常带来身体上的损伤,尤其当跳伞人员从高空落下时,如果脚部踩到高低不平的地方,脚踝部位很容易遭受创伤,因此在跳伞时脚踝是特别需要保护的部位。
于是脚踝护具很受大家的欢迎,这些情况下,有运动过程中佩戴的脚踝护具,以防止脚踝受伤或者骨折,也有为伤者康复而准备的脚踝护具,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踝护具是前者。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脚踝护具,但是这些脚踝护具一般都是针对踢足球或者打篮球等运动来保护脚踝,但是这些脚踝护具对于从高空下落时的情况下对脚踝的保护不能起到作用,因此,随着伞兵训练量的加大和跳伞运动的兴起,一种能够有效保护脚踝免受伤害的脚踝护具及其系统是市场亟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踝护具,以解决现有的脚踝护具存在的对于从高空下落时的情况下不能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脚踝护具系统,以进一步解决现有的脚踝护具存在的对于从高空下落时的情况下不能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踝护具,包括用于支撑脚底板的支撑部、用于对应固定于脚踝两侧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
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相对;
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部或者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内部或者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气囊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一气柱;多根所述第一气柱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
和/或,所述第二气囊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二气柱;多根所述第二气柱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气柱包括第一气柱本体;所述第一气柱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充气口;所述第一充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盖;
和/或,所述第二气柱包括第二气柱本体;所述第二气柱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二充气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
所述第一织物和所述第二织物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第一气囊的第一腔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三织物和第四织物;
所述第三织物和所述第四织物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第二气囊的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气囊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时,多根所述第一气柱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长度方向平行;
和/或,所述第二气囊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时,多根所述第二气柱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织物和所述第二织物连接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开启与闭合的第三连接件;
和/或,所述第三织物和所述第四织物连接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第二开口开启与闭合的第四连接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部为松紧带;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松紧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弹性部、过渡部和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四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所述弹性部为松紧带。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踝护具系统,包括上述的脚踝护具,还包括固定带。
综上所述,第一气囊可以设置于第一固定部的内部,或者设置于第一固定部靠近脚踝的一侧,或者设置于第一固定部远离脚踝的一侧;第二气囊可以设置于第二固定部的内部,或者设置于第二固定部靠近脚踝的一侧,或者设置于第二固定部远离脚踝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一气囊与人员的脚踝为面接触,第二气囊与人员的脚踝为面接触。
伞兵以及其他跳伞的人员穿戴上本实施例所述的脚踝护具,之后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使得在跳伞下落到地面时,第一气囊能够对外界环境中的异物或者撞击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异物或者撞击不会对人员的脚踝产生伤害或者减轻对脚踝产生的伤害;同理,第二气囊能够对外界环境中的异物或者撞击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异物或者撞击不会对人员的脚踝产生伤害或者减轻对脚踝产生的伤害;另外,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在脚踝两侧紧紧地夹住脚踝,使得脚踝不能左右移动,一直保持直立的状态,从而限制脚踝的移动,从而使得跳伞人员高空下落时,脚踝也不容易受到损伤。解决了现有的脚踝护具存在的对于从高空下落时的情况下不能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踝护具系统,包括上述的脚踝护具,进一步解决了现有的脚踝护具存在的对于从高空下落时的情况下不能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踝护具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踝护具的第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开口开启,第一气囊的一部分露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踝护具的第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开口开启,未显示第一气囊);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踝护具第二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开口开启,未显示第一气囊)。
图标:1-支撑部;21-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31-第一连接件;321-第一部分;322-第二连接部;3211-弹性部;3212-过渡部;3213-第一连接部;4-第一气囊;41-第一气柱;5-第一开口;61-第三连接件;62-第四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脚踝护具,包括用于支撑脚底板的支撑部1、用于对应固定于脚踝两侧的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
所述第一固定部2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2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
沿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3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相对;
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内部或者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4,所述第二固定部22的内部或者所述第二固定部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囊。
具体而言,第一气囊4可以设置于第一固定部21的内部,或者设置于第一固定部21靠近脚踝的一侧,或者设置于第一固定部21远离脚踝的一侧;第二气囊可以设置于第二固定部22的内部,或者设置于第二固定部22靠近脚踝的一侧,或者设置于第二固定部22远离脚踝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一气囊4与人员的脚踝为面接触,第二气囊与人员的脚踝为面接触。
综上所述,伞兵以及其他跳伞的人员穿戴上本实施例所述的脚踝护具,之后对第一气囊4和第二气囊充气,使得在跳伞下落到地面时,第一气囊4能够对外界环境中的异物或者撞击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异物或者撞击不会对人员的脚踝产生伤害或者减轻对脚踝产生的伤害;同理,第二气囊能够对外界环境中的异物或者撞击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异物或者撞击不会对人员的脚踝产生伤害或者减轻对脚踝产生的伤害;另外,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使得第一气囊4和第二气囊在脚踝两侧紧紧地夹住脚踝,使得脚踝不能左右移动,一直保持直立的状态,从而限制脚踝的移动,从而使得跳伞人员高空下落时,脚踝也不容易受到损伤。解决了现有的脚踝护具存在的对于从高空下落时的情况下不能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第一固定部21与第二固定部22的形状相同,从而使得脚踝两侧的受力均匀,进一步地减少了容易损伤脚踝的可能性;优选地,第一连接件31有多个,第二连接件也有多个,从而加强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对脚踝的连接,而且使得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对脚踝的约束更紧密、可靠与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囊4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一气柱41;多根所述第一气柱4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
和/或,所述第二气囊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二气柱;多根所述第二气柱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
可选地,参见图2所示,第一气囊4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一气柱41;多根第一气柱4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
或者,第二气囊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二气柱;多根第二气柱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
或者,第一气囊4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一气柱41;多根第一气柱4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且,第二气囊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二气柱;多根第二气柱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
优选地,第一气囊4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一气柱41;多根第一气柱4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且,第二气囊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二气柱;多根第二气柱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
第一气囊4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一气柱41,第二气囊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二气柱,当第一气囊4中其中一根或者几根第一气柱41损坏时,不影响其它第一气柱41正常发挥防护作用;当第二气囊中其中一根或者几根第二气柱损坏时,不影响其它第二气柱正常发挥防护作用。
多根第一气柱4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多根第二气柱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且均在一个平面上,优选地,多根第一气柱41的直径相同,多根第二气柱的直径相同;使得多根第一气柱41排列组成的第一气囊4结构均匀,第一气囊4连接于第一固定部21上,且人员穿戴上此脚踝护具时更舒适,不会产生硌脚的情况,且人员在跳伞下落的过程中,第一气囊4对脚踝的各个部位的防护力均匀,不会因为第一气囊4的原因发生崴脚等以外;同理,多根第二气柱排列组成的第二气囊结构均匀,第二气囊连接于第二固定部22上,且人员穿戴上此脚踝护具时更舒适,不会产生硌脚的情况,且人员在跳伞下落的过程中,第二气囊对脚踝的各个部位的防护力均匀,不会因为第二气囊的原因发生崴脚等以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囊4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一气柱41,第二气囊包括相连接的多根相互独立的第二气柱,多根第一气柱41充满空气时,第一气囊4能够对外界环境中的异物或者撞击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异物或者撞击不会对人员的脚踝产生伤害或者减轻对脚踝产生的伤害;同理,多根第二气柱充满空气时,第二气囊能够对外界环境中的异物或者撞击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异物或者撞击不会对人员的脚踝产生伤害或者减轻对脚踝产生的伤害。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柱41包括第一气柱41本体;所述第一气柱41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充气口;所述第一充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盖;
和/或,所述第二气柱包括第二气柱本体;所述第二气柱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二充气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盖。
可选地,第一气柱41包括第一气柱41本体;第一气柱41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充气口;第一充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盖;
或者,第二气柱包括第二气柱本体;第二气柱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充气口;第二充气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盖;
或者,第一气柱41包括第一气柱41本体;第一气柱41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充气口;第一充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盖;且,第二气柱包括第二气柱本体;第二气柱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充气口;第二充气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盖;
具体而言,将第一气囊4设置在第一固定部21后,打开第一密封盖,可以通过第一充气口向第一气柱41本体内充气,充气量合适后,闭合第一密封盖,防止漏气,之后再依次将第一气囊4中每个第一气柱41充气;同理,将第二气囊设置在第二固定部22后,打开第二密封盖,可以通过第二充气口向第二气柱本体内充气,充气量合适后,闭合第二密封盖,防止漏气,之后再依次将第二气囊中每个第二气柱充气;
未充气的第一气囊4、第二气囊都只有薄薄的一层,穿戴时,和穿袜子一样,不会有不舒适的感觉,穿戴好本实施例所述的脚踝护具之后,再向每个第一气柱41和第二气柱充气,直到充到适合自己脚大小的舒适的充气量,停止充气;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脚的实际大小来充气,从而使得脚踝护具的穿戴更舒适。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21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
所述第一织物和所述第二织物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第一气囊4的第一腔体。
具体而言,第一织物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织物第一边、第一织物第二边、第一织物第三边和第一织物第四边,且第一织物第一边和第一织物第三边相对;第二织物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二织物第一边、第二织物第二边、第二织物第三边和第二织物第四边,且第二织物第一边和第二织物第三边相对;
参见图2-图4所示,第一织物第二边和第二织物第二边连接,第一织物第三边和第二织物第三边连接,第一织物第四边和第二织物第四边连接,使得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织物第一边和第二织物第一边形成第一开口5;第一腔体用于容纳第一气囊4,第一气囊4可以从第一开口5处放置入第一腔体内,且可以通过第一开口5对第一腔体内的第一气囊4充气。
即:将第一气囊4设置在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之间,一方面使得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能够对第一气囊4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第一气囊4直接与脚踝接触而容易磨损第一气囊4,从而延长第一气囊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第一气囊4放置于第一腔体内能够更有效的将第一气囊4与第一固定部21固定连接。
使用时,先将未充气的第一气囊4放置于第一腔体内,人员穿戴好本实施例所述的脚踝护具后,向第一气囊4中的各个第一气柱41充气,直到充到适合自己脚大小的舒适的充气量,停止充气;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脚的实际大小来充气,从而使得脚踝护具的穿戴更舒适。
同理,所述第二固定部22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三织物和第四织物;
所述第三织物和所述第四织物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第二气囊的第二腔体。
具体而言,第三织物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三织物第一边、第三织物第二边、第三织物第三边和第三织物第四边,且第三织物第一边和第三织物第三边相对;第四织物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四织物第一边、第四织物第二边、第四织物第三边和第四织物第四边,且第四织物第一边和第四织物第三边相对;
参见图2-图4所示,第三织物第二边和第四织物第二边连接,第三织物第三边和第四织物第三边连接,第三织物第四边和第四织物第四边连接,使得第三织物和第四织物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第三织物第一边和第四织物第一边形成第二开口;第二腔体用于容纳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可以从第二开口处放置入第二腔体内,且可以通过第二开口对第二腔体内的第二气囊充气。
即:将第二气囊设置在第三织物和第四织物之间,一方面使得第三织物和第四织物能够对第二气囊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第二气囊直接与脚踝接触而容易磨损第二气囊,从而延长第二气囊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第二气囊放置于第二腔体内能够更有效的将第二气囊与第二固定部22固定连接。
使用时,先将未充气的第二气囊放置于第二腔体内,人员穿戴好本实施例所述的脚踝护具后,向第二气囊中的各个第二气柱充气,直到充到适合自己脚大小的舒适的充气量,停止充气;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脚的实际大小来充气,从而使得脚踝护具的穿戴更舒适。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4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时,多根所述第一气柱41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长度方向平行;
和/或,所述第二气囊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时,多根所述第二气柱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的长度方向平行。
可选地,第一气囊4放置于第一腔体内时,多根第一气柱41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固定部21的长度方向平行;
或者,第二气囊放置于第二腔体内时,多根第二气柱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二固定部22的长度方向平行;
或者,第一气囊4放置于第一腔体内时,多根第一气柱41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固定部2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第二气囊放置于第二腔体内时,多根第二气柱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二固定部22的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地,参见图2所示,第一气囊4放置于第一腔体内时,多根第一气柱41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一固定部2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第二气囊放置于第二腔体内时,多根第二气柱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二固定部22的长度方向平行。
即:人员穿戴好脚踝护具后,各个第一气柱41的长度方向、各个第二气柱的长度方向均呈竖直或者接近竖直,且第二连接件使得第一气囊4和第二气囊在脚踝两侧紧紧地夹住脚踝,使得脚踝不能左右移动,且呈竖直或者接近竖直的第一气柱41和第二气柱能够使得脚踝一直保持直立的状态,从而限制脚踝的移动,从而使得跳伞人员高空下落时,脚踝也不容易受到损伤。
优选地,所述第一织物和所述第二织物连接形成第一开口5;所述第一开口5处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5开启与闭合的第三连接件61;
和/或,所述第三织物和所述第四织物连接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第二开口开启与闭合的第四连接件62。
可选地,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连接形成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处设置有能够使第一开口5开启与闭合的第三连接件61;
或者,第三织物和第四织物连接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能够使第二开口开启与闭合的第四连接件62;
或者,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连接形成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处设置有能够使第一开口5开启与闭合的第三连接件61;且第三织物和第四织物连接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能够使第二开口开启与闭合的第四连接件62;
优选地,参见图4所示,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连接形成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处设置有能够使第一开口5开启与闭合的第三连接件61;且第三织物和第四织物连接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能够使第二开口开启与闭合的第四连接件62;
具体而言,第一织物第一边和第二织物第一边形成第一开口5;第一气囊4可以从第一开口5处放置入第一腔体内,且可以通过第一开口5对第一腔体内的第一气囊4充气;第三织物第一边和第四织物第一边形成第二开口;第二气囊可以从第二开口处放置入第二腔体内,且可以通过第二开口对第二腔体内的第二气囊充气。
对第一气囊4充气之后,第三连接件61使得第一开口5闭合,将第一气囊4固定第一腔体内,防止第一气囊4与第一固定部21分离,从而能够使得第一气囊4能够有效地防护脚踝;对第二气囊充气之后,第四连接件62使得第二开口闭合,将第二气囊固定第二腔体内,防止第二气囊与第二固定部22分离,从而能够使得第二气囊能够有效地防护脚踝;
第三连接件61例如可以为尼龙扣、魔术贴、按扣、纽扣等;第四连接件62例如可以为尼龙扣、魔术贴、子母扣等。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1为松紧带;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为松紧带。
支撑部1和第一连接件31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布料;弹性布料能够对脚底产生缓冲的作用,吸收对脚底板施加的压力,脚踝护具固定于脚踝上时以及脚踝运动时,支撑部1和第一连接件31能够产生弹性伸张的效果,同时,增加佩戴脚踝护具的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分321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321包括依次连接的弹性部3211、过渡部3212和第一连接部3213;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3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2;
所述弹性部3211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第四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32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连接;
所述弹性部3211为松紧带。
参见图1所示,弹性部3211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布料,弹性布料能够对脚踝产生缓冲的作用,吸收对脚踝施加的压力,脚踝护具固定于脚踝上时以及脚踝运动时,弹性部3211能够产生弹性伸张的效果,同时,增加佩戴脚踝护具的舒适度;过渡部3212连接于弹性部3211和第一连接部3213之间。
第二固定部22上连接有与第一连接部3213对应的第二连接部322,且第一连接部3213和第二连接部322能够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3213为按扣的母扣,第二连接部322为按扣的公扣;或者,第一连接部3213为扣眼,第二连接部322为纽扣;或者,第一连接部3213为尼龙扣的子面,第二连接部322为尼龙扣的母面。
第一连接部3213和第二连接部322连接时,实现了将脚踝护具固定于人员的脚踝处,优选地,第一连接部3213为尼龙扣的子面,第二连接部322为尼龙扣的母面,且第二连接部322的尼龙扣的母面较长,能够调节第一连接部3213连接于第二连接部322上的位置,从而能够了解脚踝护具固定于人员的脚踝处的松紧程度。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脚踝护具系统,所述脚踝护具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脚踝护具,实施例一所公开的脚踝护具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脚踝护具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脚踝护具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节约篇幅,该实施例的改进特征同样体现在图1-图4中,因此,结合图1-图4对该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脚踝护具系统,包括上述的脚踝护具,还包括固定带(图中未显示)。
上述脚踝护具固定于人员的脚踝处后,将固定带缠绕于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的外侧,且固定带包括弹性区段和连接区段,弹性区段能够产生弹性伸张的效果,增加佩带的舒适性;连接区段分别位于固定带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用以将固定带的两端连接,从而增加脚踝护具固定于脚踝处的可靠性,且进一步使得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与脚踝的接触更紧密,从而加强防护作用。
可选地,连接区段可以包括按扣、纽扣或者尼龙扣等。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脚踝护具系统,进一步解决了现有的脚踝护具存在的对于从高空下落时的情况下不能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所述的脚踝护具系统具有实施例一所述脚踝护具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