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蜥脚类恐龙动漫手办制作的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794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蜥脚类恐龙动漫手办制作的骨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恐龙手办骨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蜥脚类恐龙动漫手办制作的骨架。



背景技术:

国外手办制作有较前沿的工艺和手法,但体系化、系统化的恐龙骨架模版不多,模版化、低成本、有中国特色的蜥脚类的恐龙模版更为少见。国内在手办制作方面倾向于二次加工,比如模型的翻制、涂装等工作,以及国外手办引进后的规模化生产和销售。传统的恐龙手办采用铁丝搭建骨架的制作方式,其在制作前期存在制作工作量大、操作程序复杂、对制作对象的形体结构和比例把握不准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辅助蜥脚类恐龙动漫手办制作的骨架解决了传统的恐龙手办制作方式在制作前期,存在制作工作量大、操作程序复杂、对制作对象的形体结构和比例把握不准等缺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辅助蜥脚类恐龙动漫手办制作的骨架,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颈部、脊椎部和尾部,脊椎部的前下端依次设置有肩部和前肢,脊椎部的后下端依次设置有胯部和后肢,脊椎部的下方设置有胸腔部;头部、颈部和尾部均由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圆台,圆台上设置有铰接孔;连接杆之间由螺栓与螺帽铰接。

进一步地,脊椎部与肩部、胯部一体成型,肩部包括左肩部和右肩部,胯部包括左胯部和右胯部;前肢包括左前肢和右前肢;脊椎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 有颈部连接部和尾部连接部;

尾部设置在尾部连接部的末端;左前肢设置在左肩部的末端,右前肢设置在右肩部的末端,左后肢设置在左胯部的末端,右后肢设置在右胯部的末端;颈部设置在颈部连接部的前端,头部设置在颈部的前端。

进一步地,左肩部与右肩部的夹角为100°-130°;左胯部和右胯部的夹角为100°-130°。

进一步地,左前肢和右前肢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前肢大腿、前肢小腿和前脚掌;前脚掌设置成L形,前脚掌的上端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铰接孔,脚心与脚背之间设置有固定孔;前肢大腿和前肢小腿均由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圆台,圆台上设置有铰接孔。

进一步地,左后肢和右后肢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后肢大腿、后肢小腿和后脚掌;后脚掌设置成L形,后脚掌的上端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铰接孔,脚心与脚背之间设置有固定孔;后肢大腿和后肢小腿均由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圆台,圆台上设置有铰接孔。

进一步地,脊椎部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横杆,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圆台,圆台上设置有铰接孔,横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和螺帽,横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弧形杆,胸腔部由横杆和弧形杆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形状固定的脊椎部,与脊椎部各个末端连接的连接杆,与脊椎部中间连接的胸腔,以及前后脚掌形成恐龙的骨架,使得头部、颈部、尾部和前后腿的长度可以通过调整连接杆的数量进行控制,并通过改变连接杆之间的铰接角度改变骨架的形状,保证骨架形体设置灵活多变;同时前后脚掌上设置的固定孔可以使用螺栓将本骨架固定在底座上,保证骨架的稳定性,为中国蜥脚类恐龙手办的制作打好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果示意图;

图2为脊椎部和胸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肩部、胯部和脊椎部组合的主视图;

图4为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弧形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前、后脚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头部;2、颈部;3、脊椎部;31、通孔;32、左肩部;33、右肩部;34、颈部连接部;35、尾部连接部;36、台阶;37、连接孔;38、左胯部;39、右胯部;4、尾部;5、前肢;51、前肢大腿;52、前肢小腿;53、前脚掌;6、后肢;61、后肢大腿;62、后肢小腿;63、后脚掌;7、胸腔部;71、横杆;72、弧形杆;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辅助蜥脚类恐龙动漫手办制作的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1、颈部2、脊椎部3和尾部4,脊椎部3的前下端依次设置有肩部和前肢5,脊椎部3的后下端依次设置有胯部和后肢6,脊椎部3的下方设置有胸腔部7;头部1、颈部2和尾部3均由连接杆8组成,如图7所示,连接杆8的两端设置有圆 台,圆台上设置有铰接孔;连接杆8之间由螺栓与螺帽铰接。

如图2所示,脊椎部3与肩部、胯部一体成型,肩部包括左肩部32和右肩部33,胯部包括左胯部38和右胯部39;前肢5包括左前肢和右前肢;脊椎部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颈部连接部34和尾部连接部35;尾部4设置在尾部连接部35的末端;左前肢设置在左肩部32的末端,右前肢设置在右肩部33的末端,左后肢设置在左胯部38的末端,右后肢设置在右胯部39的末端;颈部2设置在颈部连接部34的前端,头部1设置在颈部2的前端。

如图3所示,左肩部32与右肩部33的夹角为100°-130°,并优先选取120°;左胯部38和右胯部39的夹角为100°-130°,并优先选取120°;左肩部32、右肩部33、左胯部38和右胯部39在远离脊椎部3的那一端均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台阶36,台阶36上设置有铰接孔。

如图6所示,左前肢和右前肢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前肢大腿51、前肢小腿52和前脚掌53;前脚掌53设置成L形,前脚掌53的上端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铰接孔,脚心与脚背之间设置有固定孔;前肢大腿51和前肢小腿52均由连接杆8组成,连接杆8的两端设置有圆台,圆台上设置有铰接孔。

左后肢和右后肢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后肢大腿61、后肢小腿62和后脚掌63;后脚掌63设置成L形,后脚掌63的上端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铰接孔,脚心与脚背之间设置有固定孔;后肢大腿61和后肢小腿62均由连接杆8组成,连接杆8的两端设置有圆台,圆台上设置有铰接孔。

(文中大腿均为胯部至膝关节部分,小腿均为膝关节至踝关节部分)

脊椎部3上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内贯穿有横杆71,横杆71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和螺帽,如图4和图5所示,横杆71的两端设置有圆台,圆台上设置有铰接孔,横杆71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弧形杆72,胸腔部7由横杆71和弧形杆72 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骨架稳定性更高,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还设置有底座,骨架的前脚掌53和后脚掌63通过设置在其固定孔中的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左肩部32与右肩部33的夹角和左胯部38和右胯部39的夹角均优选120°,后脚掌63的尺寸略大于前脚掌53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根据蜥脚类恐龙的尺寸,相应的铰接连接杆8形成比例适中的尾部4、颈部2、头部1、前肢5和后肢6,并将组合好的尾部4、颈部2、头部1、前肢5和后肢6分别对应铰接在脊椎部3、肩部和胯部的各个末端,并将前脚掌53和后脚掌63与前肢5和后肢6对应铰接,根据需要将前脚掌53和后脚掌63固定在底座上;当需要改变成型的恐龙骨架的形态时,只需调整相应位置出连接杆8的铰接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比传统铁丝搭建的骨架更具备稳定性,操作简单,成型精准,骨架体型灵活多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蜥脚类恐龙手办制作的瓶颈,传承和发扬了我国恐龙文化资源,为中国蜥脚类恐龙手办的制作打好基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