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336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科方面的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骨科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治疗骨科疾病也逐渐被人们所追捧。

骨伤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活动训练,而从康复初期到康复后期康复训练的要求不同,相应的康复训练装置也都是独立的,无法实现一机多能,且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的康复效果差,结构简单,功能较差;现有的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多只能锻炼身体的具体的部分部位,无法实现全身的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前车架、握把、转向轮、转向架、横架、前支撑腿、后支撑腿、车座、调节杆、加固杆、固定板、后机箱、阻尼轮、涡轮连接轴、侧转盘、脚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前车架的上端设置有握把,握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侧转盘,前车架的上部前面设置有一个前转盘,前车架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架,转向架的内侧设置有转向轮,转向轮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转向架上设置有和转向轮中心的安装孔对应的安装螺孔,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和转向架的安装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转轴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和转向架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在轴承孔内;所述前车架的后方设置有横架,横架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前车架通过轴承和横架连接,横架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孔为通孔,调节孔用于安装调节杆;所述车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杆,横架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旋钮,横架的底部设置有前支撑腿;横架的后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为梯形,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后机箱,固定板通过螺栓螺母和后机箱连接;后机箱的两侧设置有阻尼轮,阻尼轮为钢铁材料,阻尼轮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两端,转轴上固定连接从动链轮,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主动链轮,主动链轮的中心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横架上,主动链轮的中心轴两端固定连接两个角度呈180°设置的脚蹬;所述后机箱内设置有调阻装置,调阻装置主要由双向伸缩杆、环形连接板、滑动套和橡胶垫构成,阻尼轮连接的转轴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套,滑动套位于阻尼轮的内侧,且滑动套朝向阻尼轮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以便于橡胶垫与阻尼轮接触增大摩擦力,所述滑动套背向阻尼轮一端端面均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环形连接板,环形连接板均套在阻尼轮连接的转轴外,两个环形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双向伸缩杆结构。

优选的,所述后机箱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后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双向伸缩杆为两根并对称设置在阻尼轮连接的转轴两侧,每个双向伸缩杆均由涡轮连接轴、导杆、内螺纹套筒、蜗杆螺纹和手轮构成,内螺纹套筒的两端端口分别对应两个导杆,两个导杆的表面分别成形有互为反向的外螺纹结构,且两个导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其表面的外螺纹结构从内螺纹套筒的两端螺纹连接内部的内螺纹,从而使得内螺纹套筒单向转动时能够使得两个导杆相对或者相向运动,即收缩或者伸长动作,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环形连接板;两根双向伸缩杆的内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均成形有蜗杆螺纹,蜗杆螺纹啮合涡轮,而两个涡轮均固定连接在涡轮连接轴上,涡轮连接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后机箱的箱壁,且涡轮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手轮。

优选的,所述后机箱和横架之间设置有加固杆,用于使横架和后机箱固定更牢固。

优选的,所述前支撑腿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横架上设置有和前支撑腿的外螺纹对应的安装螺孔,前支撑腿通过螺纹配合和横架连接,后支撑腿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后机箱的底部设置有和后支撑腿的外螺纹对应的安装螺孔,后支撑腿通过螺纹配合和后机箱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前肢和后肢的康复训练,而且实现了对全身骨骼的康复训练,通过设置的调阻装置,不仅实现了低强度的康复训练,而且实现了中高强度的康复的训练,从而满足了各种受伤程度的病人的需求。相比现有的骨科康复训练装置,本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强,锻炼效果更好。同时本发明的阻尼调节系统结构合理,重量轻,避免重量过重而造成的成本高,移动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骨科康复多功能训练装置中的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车架1、握把2、转向轮3、转向架4、横架5、前支撑腿6、后支撑腿7、车座8、调节杆9、加固杆10、固定板11、后机箱12、阻尼轮13、涡轮连接轴14、侧转盘15、脚蹬16、主动链轮17、从动链轮18、链条19、手轮20、导杆21、内螺纹套筒22、蜗杆螺纹23、环形连接板24、滑动套25、橡胶垫26、前转盘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骨科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前车架1、握把2、转向轮3、转向架4、横架5、前支撑腿6、后支撑腿7、车座8、调节杆9、加固杆10、固定板11、后机箱12、阻尼轮13、涡轮连接轴14、侧转盘15、脚蹬16、主动链轮17、从动链轮18和链条19,所述前车架1的上端设置有握把2,握把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侧转盘15,前车架1的上部前面设置有一个前转盘27,前车架1的底部设置有转向架4,转向架4的内侧设置有转向轮3,转向轮3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转向架4上设置有和转向轮3中心的安装孔对应的安装螺孔,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和转向架4的安装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转轴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和转向架4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在轴承孔内;所述前车架1的后方设置有横架5,横架5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前车架1通过轴承和横架5连接,横架5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孔为通孔,调节孔用于安装调节杆9;所述车座8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杆9,横架5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旋钮,横架5的底部设置有前支撑腿6;横架5的后端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为梯形,固定板11的下方设置有后机箱12,固定板11通过螺栓螺母和后机箱12连接;

所述后机箱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后支撑腿7,后机箱12的两侧设置有阻尼轮13,阻尼轮13为钢铁材料,阻尼轮13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两端,转轴上固定连接从动链轮18,从动链轮18通过链条19传动连接主动链轮17,主动链轮17的中心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横架5上,主动链轮17的中心轴两端固定连接两个角度呈180°设置的脚蹬16。

所述后机箱12内设置有调阻装置,调阻装置主要由双向伸缩杆、环形连接板24、滑动套25和橡胶垫26构成,阻尼轮13连接的转轴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套25,滑动套25位于阻尼轮13的内侧,且滑动套25朝向阻尼轮13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6,以便于橡胶垫26与阻尼轮13接触增大摩擦力,所述滑动套25背向阻尼轮13一端端面均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环形连接板24,环形连接板24均套在阻尼轮13连接的转轴外,两个环形连接板24之间设置有双向伸缩杆结构,通过双向伸缩杆的伸缩实现橡胶垫26与阻尼轮13摩擦力大小的调节。

所述双向伸缩杆为两根并对称设置在阻尼轮13连接的转轴两侧,每个双向伸缩杆均由涡轮连接轴14、导杆21、内螺纹套筒22、蜗杆螺纹23和手轮20构成,内螺纹套筒22的两端端口分别对应两个导杆21,两个导杆21的表面分别成形有互为反向的外螺纹结构,且两个导杆21的一端分别通过其表面的外螺纹结构从内螺纹套筒22的两端螺纹连接内部的内螺纹,从而使得内螺纹套筒22单向转动时能够使得两个导杆21相对或者相向运动,即收缩或者伸长动作,所述导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环形连接板24;两根双向伸缩杆的内螺纹套筒22的外表面均成形有蜗杆螺纹23,蜗杆螺纹23啮合涡轮,而两个涡轮均固定连接在涡轮连接轴14上,涡轮连接轴14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后机箱12的箱壁,且涡轮连接轴14的一端连接手轮20,通过手轮20控制涡轮蜗杆机构进行传动,实现阻尼大小的调节。

所述后机箱和横架5之间设置有加固杆10,用于使横架5和后机箱12固定更牢固。

所述前支撑腿6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横架5上设置有和前支撑腿6的外螺纹对应的安装螺孔,前支撑腿6通过螺纹配合和横架5连接,后支撑腿7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后机箱12的底部设置有和后支撑腿7的外螺纹对应的安装螺孔,后支撑腿7通过螺纹配合和后机箱12连接,在需要支撑起整个装置时,通过转动支撑腿实现支撑高度的调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康复的初期,要求锻炼的强度较小,通过把支撑腿把整个装置支撑起来,然后通过调节调阻装置调节阻尼轮13的阻尼度,然后通过蹬脚蹬16带动链轮转动,从而带动阻尼轮13转动,实现对的下肢活动训练;通过转动侧转盘15和前转盘27实现对上肢的康复训练;通过调节座椅的位置和配合脚蹬16的蹬动,实现身体姿态的调整和对全身的活动锻炼;在康复的后期,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加大阻尼轮13的阻尼,实现中、高强度的活动锻炼,同时,通过把前支撑腿6和后支撑腿7升起,蹬动脚蹬16带动整个装置行走移动,实现身体协调训练的功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