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训练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79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武术训练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体质,其中武术是随着我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但是现有的木人桩不能很好配合习武者进行锻炼,比如:申请号为2011204153065的一种木人桩,其改变了木人桩的桩脚的弯曲角度,避免了桩脚阻碍人体在桩前的左右移动,使咏春拳练习者能够更顺利地练习走位动作,但是没有回弹功能,而且拆卸较为繁琐,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回弹功能的训练桩来配合习武者进行武术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武术训练桩,通过木桩和手掌木桩,用户可以大大提高武术训练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柱体、木桩、手掌木桩,其特征在于,柱体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木桩和手掌木桩,所述手掌木桩一端为人体手掌形状,所述木桩和手掌木桩螺纹连接柱体,所述木桩和手掌木桩上设有合金弹簧,所述柱体与支撑柱之间设有海绵柱体,海绵柱体外壁上设有用于用户练习拳法的海绵垫。

所述柱体、海绵柱体、支撑柱和底座同轴。

所述木桩和手掌木桩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底座内腔中设有若干块用于固定柱体的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用户通过木桩和手掌木桩,用户可以大大提高武术训练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柱体,2、木桩,3、手掌木桩,4、海绵柱体,5、支撑柱,6、底座,7、合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武术训练桩,它包括柱体1、木桩2、手掌木桩3,柱体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木桩和手掌木桩,所述手掌木桩一端为人体手掌形状,所述木桩和手掌木桩螺纹连接柱体,所述木桩和手掌木桩上设有合金弹簧7,所述柱体与支撑柱之间设有海绵柱体4,海绵柱体外壁上设有用于用户练习拳法的海绵垫。

所述柱体、海绵柱体、支撑柱5和底座6同轴,使得训练桩占用的空间最小。

所述木桩和手掌木桩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方便用户进行锻炼。

所述底座内腔中设有若干块用于固定柱体的重块,使得训练桩在训练时更加平稳。

使用前,用户根据需要将若干个木桩2和手掌木桩3螺纹连接柱体1即可;使用时,用户可以在柱体1上进行神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拳、佛教拳、罗汉拳、金刚锤。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沙掌等各种拳法、在海绵柱体4上进行拳击训练,大大提高用户训练的效率。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木桩2和手掌木桩3上设有合金弹簧7,所以用户在打击木桩2和手掌木桩3时,木桩2和手掌木桩3会回弹,因此,可以训练用户的反应能力。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