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468阅读:1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智能机器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长鼻子、触角等动起来。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体,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涉及到当今许多前沿领域的技术。机器人已进入智能时代,不少发达国家都将智能机器人作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美国、日本和德国目前在智能机器人研究领域占有明显优势。近年来,中国大力研发智能机器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同时,自计算机技术发展以来,人工智能便是人们竞相研究的对象。近三十年此领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热,科技公司也纷纷进行布局。人机博弈更是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便包括用于下棋的机器人。随着人机博弈水平的提高,许多象棋爱好者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对弈训练,然而对着屏幕下棋的模式对于需要进行长时间训练的爱好者来说并不友好,使用实体的象棋机器人进行替代可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中,下棋机器人存在机械结构复杂、操作准确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准确率高、智能化程度高的下棋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结构复杂、操作准确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包括机械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机械结构包括机械臂、空气泵和吸盘,所述机械臂固定在棋盘边缘,吸盘固定在机械臂末端并通过导管与空气泵相连;机械臂包含底座、转轴、第一臂段、第二臂段和第三臂段;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底座上,转轴的上端与第一臂段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段另一端与第二臂段的一端铰接,第二臂段另一端与第三臂段铰接,吸盘竖直设置在第三臂段的末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摄像头,摄像头固定于棋盘正上方,上位机与所述摄像头电相连,上位机接收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并发出指令控制控制机械系统完成对弈动作。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摄像头相连,接收来自所述摄像头的图像并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来的模型进行图像识别、提取人的走棋位置,并根据算法得到最佳落子位置,发送指令控制机械臂移动棋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吸盘和空气泵移动棋子,对棋盘和棋子无特殊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用摄像头进行棋盘图像进行采集并使用机器学习训练的模型进行图像识别构建还原当前的对局,识别精度较高;在对弈算法上可通过机器学习的算法对特定选手的下棋风格进行模拟以提高智能化水平,达到较佳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的机械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象棋对弈机器人,包括机械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机械结构包括机械臂、空气泵1和吸盘7,所述机械臂固定在棋盘边缘,吸盘7固定在机械臂末端并通过导管4与空气泵1相连;机械臂包含底座、转轴2、第一臂段3、第二臂段5和第三臂段;所述转轴2转动设置在底座上,转轴2的上端与第一臂段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段另一端与第二臂段的一端铰接,第二臂段另一端与第三臂段铰接,吸盘7竖直设置在第三臂段的末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摄像头,摄像头固定于棋盘正上方,上位机与所述摄像头电相连,上位机接收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并发出指令控制控制机械系统完成对弈动作。

前期,利用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训练一个模型,以使用于象棋对弈。在安置好棋盘之后,于其正上方设置一摄像头,并与上位机相连,在棋盘一侧放置所述机械手与空气泵,并将机械手系统与上位机相连,运行上位机上的后台程序之后便可进行象棋的对弈。当用户移动棋子之后,上位机通过采集到的画面检测到棋局的变化,触发对弈动作。程序根据新的局面重建棋盘,然后根据机器学习训练所得的模型得到最优的下棋位置,生成对应的指令。其指令类型分为吃子、移子,程序将吃子的指令分解为将对方棋子移出棋盘的移子指令和将己方棋子移动到对应位置的移子指令,然后再将指令发送到机械臂。机械臂移动到棋子表面上方,空气泵启动,吸盘将棋子吸起。机械臂移动到目标位置后,关闭空气泵,吸盘将棋子放下。如此往复,完成一盘象棋的对弈。本系统可应用于娱乐、教学、象棋培训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