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380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腿部、胯部、脚踝、胸部、肩部、手臂受伤后会影响到关节的功能,特别是手术后或外固定后均会留下比较严重的关节运动障碍,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在临床上又因损伤的部位不同而产生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在术后或拆除外固定后需要开始肢体的抬放和伸展训练,目前采取的训练方式大多为病患自己在床上进行活动,存在无法有效的达到术后恢复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一些放置在专用的术后恢复房间内的术后锻炼器械,因此病患需要移至特定区域进行恢复性的锻炼,显然不便于身体不允许大幅移动的病患使用,如下肢体暂时无法移动的病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术后锻炼器械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从而导致不便于身体不允许大幅移动的病患使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包括:基架及设置在所述基架一侧的下肢训练器,所述下肢训练器包括:架设在床板上的底座以及在所述底座上进行往复运动的导引架,所述导引架的端部与连动单元轴连接,所述连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与所述导引架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与所述底座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轴连接,所述导引架上设置脚踏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还包括:上肢训练器,所述上肢训练器与所述下肢训练器设置在所述基架的同一侧,所述上肢训练器包括:转盘、摇杆及定滑轮,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导引架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缠绕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摇杆一端与所述转盘连接,另一端设置手持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的两侧均设置柱状凸起,所述摇杆与所述转盘连接的一端开设容纳所述柱状凸起的通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引架的两侧设置轮子,所述底座上开设容纳所述轮子滚动的轨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架上设置高度调节板,所述高度调节板上开设若干组螺栓孔,所述底座在靠近所述基架的一侧设置L型板,所述L型板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高度调节板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架底部设置底轮。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提升术后锻炼器械的便利性,在需要进行术后锻炼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移动至病患的床侧,将下肢训练器架设在医院用床上,将下肢放置在下肢训练器上即可进行抬放和伸展训练,达到术后恢复的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术后尽量卧床休息的要求,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在其中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盘与摇杆的配合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引架与底座的配合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板与L型板的配合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

如图1和2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包括:基架1、下肢训练器2及上肢训练器3,上肢训练器3与下肢训练器2设置在基架1的同一侧,适于位于身体同一侧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单独训练或协同训练,当四肢均需要锻炼时,在床体4两侧均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即可。

下肢训练器2包括:底座21、导引架22、连动单元及脚踏板23,导引架22的端部与连动单元轴连接,其中,连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5及弧形板26。导引架22、连动单元及脚踏板23在底座21上运动以实现患者进行术后锻炼的目的,使用时,将底座21架设在床板上,即放置在床面上即可。第一支撑板24一端与导引架22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5轴连接;第二支撑板25一端与底座21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24轴连接;弧形板26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4与第二支撑板24的连接处。弧形板26的下表面设置凸块27,凸块27、第一支撑板24及第二支撑板24共用同一转轴,使用时,弧形板26用于支撑下肢的弯曲部位。

导引架22上设置脚踏板23,基架1底部设置底轮5,便于移动基架1,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肢体运动康复装置移动至床侧,再将底座21放置在床面上,患者将腿部的弯曲部位放置在弧形板26上,脚蹬住脚踏板23,导引架22做往复运动时,第一支撑板24与第二支撑板24来回的开合,同时弧形板26上下移动,带动患者腿部进行术后训练。如图4所示,导引架22的两侧设置轮子28,底座21上开设容纳轮子28滚动的轨道,导引架22在做往复运动时,轮子28在轨道内滚动。

如图5所示,基架1上设置高度调节板6,高度调节板6上开设若干组螺栓孔7,每组有两个螺栓孔,优选为4至6组。底座21在靠近基架1的一侧设置L型板29,L型板29的数量为两个,L型板29上开设与高度调节板6上的螺栓孔适配的圆孔,L型板29通过螺栓紧固在高度调节板6上。L型板29在不同组的螺栓孔7上安装以实现底座21高度的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床体高度以及患者的使用要求。

如图1至3所示,上肢训练器3包括:转盘31、摇杆32、定滑轮33及钢丝绳34。钢丝绳34一端与导引架22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33后缠绕在转盘31上,摇杆32一端与转盘31连接,另一端设置手持部35,摇杆32与转盘31连接的位置偏离转盘31的轴线,使得推动/拉动摇杆32时带动转盘31转动。使用时,将摇杆32安装在转盘31上,患者手握手持部35并往复的推动、拉动摇杆32,此时摇杆32带动转盘31转动,转盘31转动时将钢丝绳34缠绕在自身上或放开钢丝绳34,从而拖拽导引架22带动腿部运动,当患者脚拖动导引架22时带动转盘31转动从而带动臂部运动,实现上肢和下肢的协同运动。也可以卸下摇杆32,实现下肢的单独训练。

转盘31的两侧均设置柱状凸起36,柱状凸起36的一端开设外螺纹,摇杆32与转盘31连接的一端开设容纳柱状凸起36的通孔37,使用时,将摇杆32套在柱状凸起36上并用螺母拧在柱状凸起36上。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摇杆32安装在转盘31上的位置。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