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护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883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护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护胸装置。



背景技术:

运动护具虽然种类很多,但在进行运动和比赛的时候,不是在每一项运动中都得带全,要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选择必要的护具,对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护就可以。在进行骑行运动时,需要使用护胸对运动者胸部进行防护,但是现有的护胸不能够起到缓冲效果,不具有抗菌功能,佩戴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起到缓冲效果\具有抗菌功能\佩戴方便的运动护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护胸装置,包括涤纶布层、硅胶层、竹纤维布层和吊带,所述涤纶布层底部两侧呈向外凸起设置,所述硅胶层缝纫连接在涤纶布层外侧,所述竹纤维布层缝纫连接在涤纶布层内侧,所述吊带固定在涤纶布层顶部两侧,所述吊带呈环状设置,所述硅胶层上部表面设有两个呈V型的凸起,所述凸起与硅胶层一体成型,所述凸起内侧贯穿有透气孔,所述硅胶层底部设有反光膜,所述反光膜呈椭圆形设置,所述反光膜与硅胶层胶合固定连接,所述涤纶布层底部一侧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一端与涤纶布层缝合连接,所述涤纶布层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绑带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涤纶布层缝合连接,采用尼龙线手工缝制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魔术贴与涤纶布层缝合连接,采用尼龙线手工缝制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层厚度为1-2cm,硅胶层具有抗菌效果,并且具备弹性,能够起到缓冲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层内沿通过尼龙线与涤纶布层缝合连接,采用手工缝制,使得硅胶层与涤纶布层连接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呈对称分布,凸起佩戴后再胸前位置,凸起与硅胶层采用硅胶注塑成型,能够起到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吊带为尼龙带,吊带可以套设在肩膀上,使得佩戴结构牢固。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硅胶层缝纫连接在涤纶布层外侧,硅胶层上部表面设有两个呈V型的凸起,凸起与硅胶层一体成型,凸起和硅胶层均采用硅胶制成,具有弹性能够起到缓冲效果;设置的硅胶层缝纫连接在涤纶布层外侧,竹纤维布层缝纫连接在涤纶布层内侧,竹纤维布层和硅胶层均具有抗菌功能,使得护胸装置不会滋生细菌;设置的吊带固定在涤纶布层顶部两侧可以套在肩膀上,涤纶布层底部一侧设置有绑带,绑带能够绑在腰部,保证佩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护胸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护胸装置的涤纶布层内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所示,一种运动护胸装置,包括涤纶布层1、硅胶层2、竹纤维布层3和吊带4,所述涤纶布层1底部两侧呈向外凸起设置,这样涤纶布层1在佩戴后可以护住胸部两侧的肋部。所述硅胶层2缝纫连接在涤纶布层1外侧,所述硅胶层2厚度为1-2cm,硅胶层2具有抗菌效果,并且具备弹性,能够起到缓冲功能。所述硅胶层2内沿通过尼龙线11与涤纶布层1缝合连接,采用手工缝制,使得硅胶层2与涤纶布层1连接紧密。所述竹纤维布层3缝纫连接在涤纶布层1内侧,竹纤维布层3具有抗菌效果,以竹子为原料,经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素提取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而生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所述吊带4固定在涤纶布层1顶部两侧,连接处采用尼龙线手工缝制固定。所述吊带4呈环状设置,所述吊带4为尼龙带,吊带4可以套设在肩膀上,使得佩戴结构牢固。

所述硅胶层2上部表面设有两个呈V型的凸起5,所述凸起5呈对称分布,凸起5佩戴后再胸前位置,凸起5与硅胶层2采用硅胶注塑成型,能够起到缓冲效果。所述凸起5与硅胶层2一体成型,所述凸起5内侧贯穿有透气孔6,硅胶层2对应位置也设有透气孔6保持透气,涤纶布层1和竹纤维布层3本身的透气性好,使得护胸装置整体可透气。所述硅胶层2底部设有反光膜7,反光膜7采用环氧树脂胶水固定在硅胶层2表面,在夜晚使用时具有警示功能。所述反光膜7呈椭圆形设置,所述反光膜7与硅胶层2胶合固定连接,所述涤纶布层1底部一侧设置有绑带8,所述绑带8一端与涤纶布层1缝合连接,所述涤纶布层1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9,所述绑带8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0,所述第二魔术贴10与第一魔术贴9贴合,使得绑带8佩戴方便。所述第一魔术贴9与涤纶布层1缝合连接,采用尼龙线手工缝制固定。所述第二魔术贴10与涤纶布层1缝合连接,采用尼龙线手工缝制固定。

在使用时,将吊带4套设在肩膀上,绑带8绕在腰间,通过第二魔术贴10与第一魔术贴9贴合进行固定,使得佩戴结构牢固,可以在骑行时使用;当遇到冲击时,凸起5和硅胶层2能够起到缓冲效果,晚上灯光照射在反光膜7上可以反射光线,达到警示效果。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