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横距调节功能的助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2120阅读:11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跑器。



背景技术:

助跑器的横距是指助跑器两个抵脚板的中轴线间隔距离。现有的连杆助跑器或固定式助跑器的横距均是不可以调节的,或为6,8或10厘米。现代竞技体育水平越来越高,短跑运动员身高腿长,大腿围也越来越粗,横距固定的助跑器,往往不能满足运动员自身对抵脚板的发力需求,影响起跑效果。

同时,在大众体育和残疾人体育中,部分人也存在有O型、X型腿、K型腿等等问题,尤其对残疾人运动员所需要特殊的起跑姿势。这就需要有更针对性的助跑器横距装置设计,也是符合人体位移方向所相称。人体蹬离助跑器后,左右脚落地间距由宽变窄,逐步缩小接近一条直线的位移足迹,位移的足迹正如像放大的速滑运动员起跑时的运动资势,所以调整好助跑器的横距能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位移方向,使得运动员对助跑器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从而更加科学、合理提高短跑项目中的起跑初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对现有的助跑器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助跑器横距的目的,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助跑器的不同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横距调节功能的助跑器,包括第一长板、尾翼基板、第二长板、支板、光杆、丝杆、轴承座、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长板与第二长板的尺寸、结构均相同,且均为长角铁,两竖边对向布置,呈“└┘”状,并在两竖边上分别设有若干等距的抵脚板安装孔;在第一长板的底边靠后侧,固装有与第一长板长方向垂直的尾翼基板,第二长板的底边靠后侧设置于尾翼基板上表面;支板为“几”字型,固装在第一长板竖边的内侧面,并设有水平方向的螺纹孔和若干个光杆导向孔;丝杆的一端固装有手轮,且设置在第一长板与支板围成的框腔内,并与支板、上的螺纹孔构成螺纹传动,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二长板竖边的内侧面上;若干个光杆均与丝杆平行,并分列在丝杆两侧,且每个光杆的一端均垂直固装在第二长板竖边的内侧面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板、上的光杆导向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杆的数量为2~6,支板上的光杆导向孔的数量与之相同。

本实用新型基本工作原理是:

带有手轮的丝杆一端通过轴承座与第二长板固连在一起,丝杆中部螺纹与支板上的螺纹孔构成螺纹传动,且支板固装在第一长板竖边的内侧面,当转动手轮时,可通过丝杆螺母副,使得第二长板相对于第一长板在尾翼基板上滑动,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第一长板、第二长板之间的间距,实现了调节横距。这种丝杆螺母副调节助跑器横距的方式,与其他调整横距的方式相比,具有连续调节、使用更加快捷等特点,非常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为了防止第一长板、第二长板产生相对偏斜,在支板与第二长板之间设有若干个光杆,光杆在支板的光杆导向孔可自由滑动。显然,光杆数量越多,第一长板、第二长板越不容易产生相对偏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横距调节功能的助跑器,通过在现有的助跑器上,增设可调节两长板间距的螺纹传动装置,实现了助跑器横距的可调节功能,具有连续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满足了不同运动人群对助跑器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长板、2—尾翼基板、3—第二长板、4—支板、5—光杆、6—丝杆、7—轴承座、8—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横距调节功能的助跑器,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长板1、尾翼基板2、第二长板3、支板4、光杆5、丝杆6、轴承座7、手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长板1与第二长板3的尺寸、结构均相同,且均为长角铁,两竖边对向布置,呈“└┘”状,并在两竖边上分别设有若干等距的抵脚板安装孔;在第一长板1的底边靠后侧,固装有与第一长板1长方向垂直的尾翼基板2,第二长板3的底边靠后侧设置于尾翼基板2上表面;支板4为“几”字型,固装在第一长板1竖边的内侧面,并在长侧面上设有螺纹孔和若干个光杆导向孔,其数量可以为2~6;丝杆6的一端固装有手轮8,且设置在第一长板1与支板4围成的框腔内,并与支板4上的螺纹孔构成螺纹传动,丝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7安装在第二长板3竖边的内侧面上;所述的光杆5,其数量为若干个,且可以与支板4上的光杆导向孔的数量相同,每个光杆5均与丝杆6平行,并分列在丝杆6两侧,且每个光杆5的一端均垂直固装在第二长板3竖边的内侧面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板4上的光杆导向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