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指尖陀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5937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指尖陀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压玩具,尤其是指一种多层指尖陀螺。



背景技术:

指尖陀螺国外又名Finger Spinner,是一种轴承对称结构,可以在手指上空转的小玩具;从2016年初在北美开始流行,如今已经火遍INS朋友圈,在YOUTUBE的视频总点击量超过一个亿。同时,指尖陀螺也可以作为一种减压玩具,玩弄于指尖,有助于减压。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指尖陀螺基本都只有一层,或者说其旋转件部分只有一层,去趣味性和玩法的挑战性都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指尖陀螺,该指尖陀螺包括轴承、端盖和旋转件,轴承位于中心处,端盖与轴承的内圈相连,所述轴承至少为两个,每一轴承的外圈上皆套有一旋转件,各旋转件间相互分离。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轴承相互平行,各个轴承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轴承间设有限制轴承位置的限位圈,限位圈与轴承共轴,限位圈同时与相邻两个轴承的内圈的端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由上端盖和下端盖组成,上端盖与下端盖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手指接触的内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外圈上套有轴承套,所述旋转件套于轴承套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贯穿所述轴承的内圈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上轴承和下轴承两个,上轴承和下轴承相互平行且共轴,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设有限制轴承位置的限位圈,上轴承的外圈上套有上旋转件,下轴承的外圈上套有下旋转件,上旋转件与下旋转件相互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一端面与所述上端盖接触,上轴承的内圈另一端面与所述限位圈接触;所述下轴承的内圈一端面与所述下端盖接触,下轴承的内圈另一端面与所述限位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设有一沿轴承方向延伸且穿入轴承内圈的空心轴,空心轴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端盖设有一沿轴承方向延伸且穿入轴承内圈的实心轴,实心轴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并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的指尖陀螺,突破了现有技术中指尖陀螺的单层旋转件结构,而采用多个轴承、多层旋转件的结构设计,同时各层旋转件之间相互分离,互不影响。使得各层旋转件可以相对独立旋转,从而增加了玩法和难度,进而增加了该指尖陀螺把玩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指尖陀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指尖陀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指尖陀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指尖陀螺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指尖陀螺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端盖、2-上轴承、3-下轴承、4-内凹部、5-上轴承内圈、6-上轴承外圈、7-轴承套、8-上旋转件、9-限位圈、10-下旋转件、11-下轴承外圈、12-下轴承内圈、13-空心轴、14-实心轴、15-下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图3,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层指尖陀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指尖陀螺,该指尖陀螺包括轴承、端盖和旋转件,轴承位于中心处,且轴承的中心即为指尖陀螺的旋转中心。端盖与轴承的内圈相连,从而保证指尖陀螺在把玩时,若用指尖使端盖保持相对静止时,同时可保证轴承的内圈相对静止,进而使得轴承的外圈可自由旋转。所述轴承至少为两个,每一轴承的外圈上皆套有一旋转件,各旋转件间相互分离,互不影响,皆可独自旋转。本方案中的指尖陀螺为多个轴承,同时也对应多个相互分离的旋转件,各个旋转件可独立在对应的轴承上旋转。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单个轴承以及单个旋转件的轴承而言,本方案中的指尖陀螺,可以有更多的玩法,同时,其难度和趣味性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再结合附图4和图5,本方案中的指尖陀螺,其各个轴承间相互平行,各个轴承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以保证多个旋转件形成相互平行的层状结构,且各层旋转件皆绕着同一旋转轴旋转,形成真正的多层指尖陀螺。

再次结合附图4和图5,本方案中的指尖陀螺,其相邻两个轴承间设有限制轴承位置的限位圈9,限位圈9与轴承共轴,限位圈9同时与相邻两个轴承的内圈的端面相接触。多个轴承共轴,为了防止指尖陀螺在旋转过程中,各个轴承以及各层旋转件之间相互接触碰撞,增大摩擦,故可在两相邻的轴承之间设置限位圈9,从而限制两个相邻轴承间的轴向距离,防止两相邻轴承以及两相邻旋转件之间接触并发生碰撞。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指尖陀螺的端盖由上端盖1和下端盖15组成,上端盖1与下端盖15相连。上下端盖相连,当手指捏住或者是托起指尖陀螺时,上下端盖可同时保持静止状态,并同时使轴承的内圈保持静止,而使得轴承的外圈与旋转件同步旋转。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手指接触的内凹部4。指尖陀螺在把玩时,通常是用单个手指托起指尖陀螺的端盖,或者是用两个手指将指尖陀螺的上下端盖捏住,即用指尖支撑并固定陀螺的端盖,进而使得轴承的内圈相对固定,而轴承的外圈及其上的旋转件便可以自由旋转。内凹部4的设计则有利于手指与端盖的接触,一方面是更有利于用两个手指将该指尖陀螺捏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单个手指托起指尖陀螺,而不易掉落。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圈上套有轴承套7,所述旋转件套于轴承套7上。轴承套7的设计,不仅对轴承和旋转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轴承与旋转件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指尖陀螺还包括一贯穿所述轴承的内圈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端盖1和下端盖15相连。上下端盖分别位于轴承的两侧,如将两者相连,则需要一穿过轴承内圈的连接部,通过该连接部将上端盖1和下端盖15相连,使得上端盖1与下端盖15相对固定并可同步运动或静止。

优选的,本方案公开的多层指尖陀螺可以是双层指尖陀螺,即所述轴承为上轴承2和下轴承3两个,上轴承2和下轴承3相互平行且共轴,上轴承2和下轴承3之间设有限制轴承位置的限位圈9,上轴承外圈6上套有上旋转件8,下轴承外圈11上套有下旋转件10,上旋转件8与下旋转件10相互分离。

优选的,一方面,上轴承内圈5一端面与所述上端盖1接触,上轴承内圈5另一端面与所述限位圈9接触。因上轴承内圈5的两个端面同时与上端盖1和限位圈9相接触,使得上轴承内圈5被卡于两者之间而相对固定,使得上轴承内圈5、上端盖1和限位圈9三者可同步运动或静止。另一方面,下轴承内圈12一端面与所述下端盖1接触,下轴承内圈12另一端面与所述限位圈9接触。因下轴承内圈12的两个端面同时与下端盖15和限位圈9相接触,使得下轴承内圈12被卡于两者之间而相对固定,使得下轴承内圈12、下端盖15和限位圈9三者可同步运动或静止。从而使得限位圈9和上下端盖相配合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面接触而卡住或限制上轴承2和下轴承3的内圈的相对运动,防止两轴承相互接触或相撞。与此同时,上轴承2和下轴承3的外圈可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旋转,同时上旋转件8和下旋转件10也可与轴承的外圈同步自由旋转而不受太大影响。

优选的,上端盖1与下端盖15两部件间的连接可以具体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下端盖15设有一沿轴承轴向延伸且穿入轴承内圈的空心轴13,空心轴13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端盖1设有一沿轴承轴向延伸且穿入轴承内圈的实心轴14,实心轴14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并相连。即通过螺纹连接即可将上端盖1与下端盖15两者相连并同步静止或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的指尖陀螺,突破了现有技术中指尖陀螺的单层旋转件结构,而采用多个轴承、多层旋转件的结构设计,同时各层旋转件之间相互分离,互不影响。使得各层旋转件可以相对独立旋转,从而增加了玩法和难度,进而增加了该指尖陀螺把玩的趣味性。

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