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学生用便携式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167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学生用便携式健身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同时,缺乏身体锻炼,学校的锻炼器材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外,想要参加健身锻炼,却缺少时间到健身房的状况,现有占地面积小的健身器材一般功能单一,而一些功能比较多的健身器在家中使用时,有些功能由于空间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下,市场上的健身器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功能单一,不方便随身携带,中学生无法在课间进行身体锻炼,所以迫切需要设计一种中学生用便携式健身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设计合理的中学生用便携式健身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学生用便携式健身器,包括滑动下板、第一支撑块、下把手、踏板槽、滑动踏板、锁紧座槽、锁紧座、锁紧带、臀型槽、转轴、转轴座、滑动上板、第二支撑块、上把手、手型槽和枕头,所述滑动下板下端面安装有第一支撑块,所述滑动下板左端中部安装有下把手,所述滑动下板上端面左侧设置有踏板槽,所述踏板槽左侧与滑动踏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下板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两个锁紧座槽,所述锁紧座槽与锁紧座滑动连接,所述锁紧座上方设置有锁紧带,所述滑动下板上端面右侧设置有臀型槽,所述滑动下板右端下方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转轴与转轴座滑动连接,所述转轴座安装在滑动上板左端下方,所述滑动上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滑动上板右端安装有上把手,所述滑动上板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手型槽,所述滑动上板上端面右侧安装有枕头。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滑动下板下端面上,所述第二支撑块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滑动上板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大小形状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槽、臀型槽均设置有两个,且均关于滑动下板中心线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型槽设置有两个,且关于滑动上板中心线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下板与滑动上板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滑动下板与滑动上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缓冲层。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下板右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转轴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将滑动下板与滑动上板通过转轴打开,通过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支撑在地面,中学生平躺在滑动下板与滑动上板上,从锁紧座槽翻转出锁紧座,通过锁紧带与锁紧座将两腿固定在滑动下板上,并设置有枕头,而且设置有臀型槽,可以进行仰卧起坐锻炼,同时,手型槽设置有两个,可以进行俯卧撑锻炼,滑动踏板的设置,可以进行腿部拉伸锻炼,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功能多样等优点,而且,采用可折叠设计,体积小,方便携带,可以进行仰卧起坐、俯卧撑及腿部等部位的拉伸锻炼,能满足中学生锻炼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动下板、2-第一支撑块、3-下把手把手、4-踏板槽、5-滑动踏板、6-锁紧座槽、7-锁紧座、8-锁紧带、9-臀型槽、10-转轴、11-转轴座、12-滑动上板、13-第二支撑块、14-上把手、15-手型槽、16-枕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学生用便携式健身器,包括滑动下板1、第一支撑块2、下把手3、踏板槽4、滑动踏板5、锁紧座槽6、锁紧座7、锁紧带8、臀型槽9、转轴10、转轴座11、滑动上板12、第二支撑块13、上把手14、手型槽15和枕头16,所述滑动下板1下端面安装有第一支撑块2,所述滑动下板1左端中部安装有下把手3,所述滑动下板1上端面左侧设置有踏板槽4,所述踏板槽4左侧与滑动踏板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下板1 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两个锁紧座槽6,所述锁紧座槽6与锁紧座7滑动连接,所述锁紧座7上方设置有锁紧带8,所述滑动下板1上端面右侧设置有臀型槽9,所述滑动下板1右端下方与转轴10滑动连接,所述转轴10与转轴座11滑动连接,所述转轴座11安装在滑动上板12左端下方,所述滑动上板12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块13,所述滑动上板12右端安装有上把手14,所述滑动上板12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手型槽15,所述滑动上板12上端面右侧安装有枕头16,所述第一支撑块2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滑动下板1下端面上,所述第二支撑块13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滑动上板12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支撑块2与第二支撑块13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踏板槽4、臀型槽9均设置有两个,且均关于滑动下板1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手型槽15设置有两个,且关于滑动上板12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滑动下板1与滑动上板12 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滑动下板1与滑动上板1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缓冲层,所述滑动下板1 右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转轴10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中学生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滑动下板1与滑动上板12通过转轴10打开,通过第一支撑块2与第二支撑块13支撑在地面,中学生平躺在滑动下板1与滑动上板12上,从锁紧座槽6翻转出锁紧座7,通过锁紧带8与锁紧座7将两腿固定在滑动下板1上,并设置有枕头16,而且设置有臀型槽9,可以进行仰卧起坐锻炼,同时,手型槽15设置有两个,可以进行俯卧撑锻炼,滑动踏板5的设置,可以进行腿部拉伸锻炼,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功能多样等优点,而且,采用可折叠设计,体积小,方便携带,可以进行仰卧起坐、俯卧撑及腿部等部位的拉伸锻炼,能满足中学生锻炼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将滑动下板1与滑动上板12通过转轴10打开,通过第一支撑块2与第二支撑块13支撑在地面,中学生平躺在滑动下板1与滑动上板12上,从锁紧座槽6翻转出锁紧座7,通过锁紧带8与锁紧座7将两腿固定在滑动下板1上,并设置有枕头16,而且设置有臀型槽9,可以进行仰卧起坐锻炼,同时,手型槽15设置有两个,可以进行俯卧撑锻炼,滑动踏板5的设置,可以进行腿部拉伸锻炼,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功能多样等优点,而且,采用可折叠设计,体积小,方便携带,可以进行仰卧起坐、俯卧撑及腿部等部位的拉伸锻炼,能满足中学生锻炼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