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80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车。



背景技术:

现有健身车一般不带桌板,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陷,同时,座椅也是不可以调节的,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健身车存在使用不便、舒适性较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舒适性较好、可健身休闲的健身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健身车,包括车架和座椅,所述车架包括车座、座椅管和前架管,所述车座上设有飞轮和脚蹬,所述座椅包括椅座和靠背,所述靠背通过靠背支架安装在椅座上,所述椅座安装在座椅管上,所述前架管上设有桌板。

进一步,所述前架管、座椅管均为可升降的管结构,所述可升降的管结构包括外主管、内管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管、丝杆螺母机构、伞形齿轮组件和手摇柄,所述伞形齿轮组件包括主动伞形齿轮和从动伞形齿轮,所述外主管的下端固定在车座上,所述内管套装在外主管内且其上端伸出外主管,所述升降管套装于所述内管内,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套装于所述升降管内,所述升降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上,所述手摇柄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外主管的下部,所述主动伞形齿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从动伞形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转轴的上方并与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连接,所述从动伞形齿轮与主动伞形齿轮啮合;

所述前架管的内管的上端、升降管的上端同时通过固定螺母与桌板固定连接,所述座椅管的内管的上端、升降管的上端同时通过固定螺母与座椅的椅座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桌板通过调节机构可调节倾斜度的安装在前架管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调节板和插销,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桌板的下方,所述调节板的后端固定在桌板的底部,所述调节板的前端向前下方倾斜且其侧边设有插孔,所述插孔沿着调节板的前后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桌板的前端底部铰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设有铰接孔,所述插销依次穿过铰接孔和插孔。

再进一步,所述桌板的前端顶面上设有用于踏骑数计数的计数表。

再进一步,所述靠背通过靠背升降固定器可升降的安装在靠背支架上,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椅座上,所述靠背支架包括左靠背支管和右靠背支管,所述靠背升降固定器包括固定壳体、靠背横杆、插杆、按钮、用于按钮复位的复位弹簧和按钮斜块,所述固定壳体固定在靠背横杆,所述靠背横杆固定在靠背上,所述固定壳体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左靠背支管和右靠背支管上,所述插杆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固定壳体中部,所述按钮斜块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插杆的中部设有与按钮斜块相匹配的斜孔,所述固定壳体的下端设有按钮安装孔,所述按钮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插杆的上方并竖直布置,所述按钮的上端与按钮斜块的下端连接,所述按钮斜块的上端自下而上穿过斜孔顶触在复位弹簧的下端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壳体上,所述右靠背支管的左侧上设有档位孔,所述档位孔沿着右靠背支管的高度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所述插杆的右端在按钮松开时插入所述档位孔内;在按钮按下时,按钮斜块插入斜孔,同时插杆向左移动并脱离档位孔。

更进一步,所述椅座和靠背均采用镂空设计。

所述车座为磁控车车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桌板的设计,突破性的新概念设计,可灵活调节,桌面上放置任何所需物品,将运动与生活有机融合,让使用者健身休闲两不误;

2、桌板可三档调节倾斜度和座椅可升降调节,方便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3、桌板的前架管和座椅的座椅管采用伞形蜗杆手摇升降调节,减轻噪音,避免摇晃,增强稳固性;

4、靠背和椅座采用镂空设计的塑胶料,PP塑胶料高温注射整体一次成形,坚固耐用,不变型,不退色,表面平整光滑,易清洁,让使用者更舒爽透气;靠背加以靠背横杆与其固接,并安有靠背支架和升降固定器,方便调节,适用不同人群的身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桌板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靠背升降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靠背升降固定器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可升降的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5,一种健身车,包括车架和座椅,所述车架包括车座1、座椅管和前架管,所述车座1上设有飞轮和脚蹬,所述座椅包括椅座21和靠背22,所述靠背22通过靠背支架安装在椅座21上,所述椅座21安装在座椅管9上,所述前架管上设有桌板4。

进一步,所述前架管、座椅管9均为可升降的管结构,所述可升降的管结构包括外主管51、内管52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管53、丝杆螺母机构、伞形齿轮组件54和手摇柄55,所述伞形齿轮组件54包括主动伞形齿轮和从动伞形齿轮,所述外主管51的下端固定在车座1上,所述内管52套装在外主管51内且其上端伸出外主管51,所述升降管53套装于所述内管54内,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56套装于所述升降管53内,所述升降管5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螺母57上,所述手摇柄55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外主管51的下部,所述主动伞形齿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从动伞形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转轴的上方并与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56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56连接,所述从动伞形齿轮与主动伞形齿轮啮合;

所述前架管的内管6的上端、升降管的上端同时通过固定螺母7与桌板4固定连接,所述座椅管9的内管的上端、升降管的上端同时通过固定螺母7与座椅的椅座21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桌板4通过调节机构可调节倾斜度的安装在前架管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61、调节板62和插销63,所述调节板62位于所述桌板4的下方,所述调节板62的后端固定在桌板4的底部,所述调节板62的前端向前下方倾斜且其侧边设有插孔64,所述插孔64沿着调节板62的前后方向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调节杆61的上端与桌板4的前端底部铰接,所述调节杆81的下端设有铰接孔,所述插销63依次穿过铰接孔和插孔64。

再进一步,所述桌板4的前端顶面上设有用于踏骑数计数的计数表10。

再进一步,所述靠背22通过靠背升降固定器40可升降的安装在靠背支架上,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椅座21上,所述靠背支架包括左靠背支管31和右靠背支管32,所述靠背升降固定器40包括固定壳体42、靠背横杆41、插杆43、按钮44、用于按钮44复位的复位弹簧45和按钮斜块46,所述固定壳体42固定在靠背横杆41,所述靠背横杆41固定在靠背22上,所述固定壳体42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左靠背支管31和右靠背支管32上,所述插杆43可左右移动的安装在固定壳体42中部,所述按钮斜块46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插杆43的中部设有与按钮斜块46相匹配的斜孔,所述固定壳体42的下端设有按钮安装孔,所述按钮44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复位弹簧45位于插杆43的上方并竖直布置,所述按钮44的上端与按钮斜块46的下端连接,所述按钮斜块46的上端自下而上穿过斜孔顶触在复位弹簧45的下端上,所述复位弹簧45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壳体42上,所述右靠背支管32的左侧上设有档位孔,所述档位孔沿着右靠背支管32的高度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所述插杆43的右端在按钮松开时插入所述档位孔内;在按钮44按下时,按钮斜块46插入斜孔,同时插杆43向左移动并脱离档位孔。

更进一步,所述椅座21和靠背22均采用镂空设计。

所述车座1为磁控车车座。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64设置有三个,根据需要,调节杆61可以设置有两个,调节板6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插孔64,插销63也设置有两个,在调节倾斜度的时候,将两个插销63分别插到对应的插孔64内。

如图1所示,前架管的内管6和前架管的外主管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桌板4的倾斜度的调整:根据需要,调整插销63插入调节板62上的不同的插孔64内,从而实现不同倾斜度的调整。

桌板4的高度和椅座21的高度的调节:通过摇动手摇柄55,手摇柄55固定在转轴上,转轴转动,带动主动伞形齿轮转动,主动伞形齿轮带动从动伞形齿轮转动,从动伞形齿轮带动传动轴,从而带动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56转动,进而使得丝杆机构的螺母57上下运动,丝杆机构的螺母57带动升降管53升降,而升降管53带动内管52升降,最后实现桌板4或椅座21的升降,完成其高度调节。

座椅的靠背22的高度调节:按钮斜块46穿过插杆43上对应的斜孔,按钮按44进去时插杆43往左移,这样插杆43的右端从右靠背支管32中出来,升降固定器40便可实现靠背22的上下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