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行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811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行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助行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交通事故增加及其他疾病影响造成下肢不良于行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种因意外造成或天生的下肢损伤患者除了早期的手术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正确的、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帮助这类下肢不便的患者,目前市场上提供多种助行器,但这类助行器多为步行提供辅助,当行动不便的人使用过久,身体疲惫时,无休息的位置,而且使用这种助行器活动距离受限,无法远距离出行,而能够让患者远距离出行的轮椅式助行器虽然可以保证人们在感觉劳累时坐下休息,通过上肢或电动控制轮椅移动,但这种情况下下肢就无法得到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合训练、出行、日常生化为一体的助行康复训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助行康复训练器,包括扶手架、连接架、支撑架、轮轴、脚蹬、前轮及后轮,其中扶手架、轮轴、连接架及支撑架共同组成支撑结构,轮轴穿过连接架,扶手架中心固定在轮轴上端,由固定点向外延伸出两个扶手,支撑架中心固定在连接架下端,由固定点向外延伸出两端,脚蹬及前轮、后轮构成动力结构,前轮固定在轮轴底端,脚蹬固定在前轮上,踩动脚蹬可带动前轮转动,后轮分别固定在支撑架两端,康复训练器还包括座位,座位固定在连接架上。

作为优选,康复训练器还包括手摇、上拨链器、链条、下拨链器,上拨链器中轴固定在轮轴顶端,手摇与上拨链器中轴相连,可带动上拨链器转动,前轮与下拨链器同轴相连,上拨链器与下拨链器通过链条带动,从而使使用者下肢无力时可以通过上肢辅助下肢训练;

作为优选,后轮为万向轮,增加康复训练器灵活性;

作为优选,扶手为弯把形式,使使用者在轮椅、床、沙发上都可以通过握着扶手来上下康复训练器;

作为优选,座位可沿连接架上下移动,也可沿座位连接轴轴向移动,方便使用者与轮椅、马桶等的转换;

作为优选,座位具有可收缩的椅背,方便使用者使用及确保使用者安全;

作为优选,康复训练器还包括自动定位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报警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助行康复训练器,不仅可以解决使用者日常生活中与床、马桶等的转换不便问题,还方便使用者出行,并在让使用者在出行过程中保持康复训练,使使用者日常生活、出行、训练结合为一体,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扶手架;2、扶手;3、连接架;4、支撑架;5、轮轴;6、前轮;7、后轮;8、座位;9、连接轴;10、脚蹬;11、手摇;12、上拨链器;13、下拨链器;14、链条;15、椅背;16、自动定位系统;17、无线通信装置;18、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助行康复训练器,包括扶手架1、连接架3、支撑架4及轮轴5,扶手架1中心固定在轮轴5上端,由固定点向外延伸出两个弯把扶手2,支撑架4中心固定在连接架3下端,由固定点向外延伸出两端,轮轴5顶部固定有上拨链器12,手摇11与上拨链器12中轴相连,摇动手摇11可带动上拨链器12转动,轮轴5底部安装有前轮6,脚蹬10固定在前轮6中轴上,踩动脚蹬10可带动前轮6转动,前轮6与脚蹬10之间还固定有下拨链器13,上拨链器12与下拨链器13通过链条14带动,即转动手摇11可带动前轮6及脚蹬10运动,在支撑架4两自由端分别固定一个后轮7,后轮7为万向轮,增加了训练器的灵活性,训练器还包括有座位8,座位8通过连接轴9连接在连接架上,这样一来,当使用者无力站立时,可以坐在座位8上,踩动脚蹬10,使使用者既能自由活动,又达到训练下肢的目的,若使用者无力踩动脚蹬10,还可以踩在脚蹬10上摇动手摇11,手摇11带动脚蹬10转动,同样使使用者的下肢得到活动。

如图1、图3所示,座位8与连接轴9活动相连,连接轴9与连接架3活动相连,座位8可沿连接轴9轴向调节与连接架3的距离,也可以沿连接架3上下调节高度,通过活动调节座位8的位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实现训练器与床铺、马桶等之间的自由转换,同时座位8具有可收缩的椅背15,当向上拉动椅背15,椅背15被抽出并固定,当再次向上拉动椅背15,椅背15自动收回,方便了使用者使用及确保使用者安全。

如图3所示,扶手架1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内设有自动定位系统16和无线通信装置17,自动定位系统16随时获取使用者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7将这一位置信息传输至使用者看护人的移动终端,在轮轴5顶端安装有报警器18,无线通信装置17,连接报警器18,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使用者随时可以按响报警器18,第一时间向看护人发送报警信息,同时向周围人群发出呼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