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骨骨折恢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5302发布日期:2018-08-04 11:3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指骨骨折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指骨骨折在手部最为常见,多为开放性骨折。指骨骨折由于部位不同,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肌腱的牵拉作用,产生不同方向的移位,如近节指骨中段骨折,受骨间肌和蚓状肌的牵拉,而致向掌侧成角;中节指骨在指浅屈肌腱止点远侧骨折,由于其牵拉亦产生向掌侧成角;如在指浅屈肌腱止点近端骨折,则受伸肌腱牵拉造成向背侧成角。近节指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可分为副韧带撕裂、压缩骨折及纵形劈裂骨折3类。远节指骨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常无明显移位;而远节指骨基底部背侧的撕脱骨折,通常形成锤状指畸形。指骨骨折的治疗,既要达到准确地复位,又要达到牢固地固定,还要尽可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手指灵活的活动功能。手指的骨折通常采用用铝板或石膏将伤指固定于掌指关节屈曲和指间关节微屈位,4周左右拆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传统的固定方式不牢靠且不舒适,患者的依从性很差,固定后不易调节,恢复性训练只能将固定装置拆除,固定装置无法辅助训练。

因此设计了一种指骨骨折恢复训练装置,将手指的固定和训练一体化,可根据患者的指骨进行调节,固定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骨骨折恢复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指骨骨折固定方式实用性差的问题,通过采用与手指结构相互吻合的固定训练两用装置,同时整个装置可根据患者的指骨进行调节,在固定牢靠基础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达到稳定、快速恢复、一具两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指骨骨折恢复训练装置,由与手指结构相互吻合的圆弧形状的近节2、中节3和远节4组成,近节2安装与手背固定板1上,其特征在于:近节2、中节3和远节4均分为两段结构,分别为1#近节201和2#近节202、1#中节301和2#中节302以及1#远节401和2#远节402,各节两段结构之间均通过伸缩杆8连接,在手背固定板1、2#近节202和端位置均设有槽口11,槽口11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柱12,在1#近节201、1#中节301和1#远节401底面均设有连接块13,连接块可活动安装于安装柱12上,在手背固定板1侧面设有手掌固定带5,在近节2、中节3和远节4侧面设有手指固定带10;所述手背固定板1正面安装有滑槽6,滑槽6内安装有可滑动的限曲杆7,在近节2、中节3和远节4正面均设有插孔9,限曲杆7在向上滑动时可插接于插孔9内。

所述安装柱12与连接块13之间安装有扭簧14。

所述1#近节201、1#中节301和1#远节401底面与槽口11对应的位置安装有限位片15,限位片15的宽度大于槽口11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整个装置长度可调,根据不同患者的手指长度进行调节,舒适性高;2、该设计实现了一具两用的功能:在手指固定阶段,将限曲杆插入插孔内部,可使得近节、中节和远节无法弯曲;在手指训练阶段,限曲杆脱离插孔,各近节、中节和远节可随着手指的弯曲而弯曲,同时通过扭簧提供弯曲阻力,提高训练强度。3、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固定于手背位置,最大化的为患者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柱与连接块安装示意图;

图中所示:手背固定板1、近节2、中节3、远节4、1#近节201、2#近节202、1#中节301、2#中节302、1#远节401、2#远节402、手掌固定带5、滑槽6、限曲杆7、伸缩杆8、插孔9、手指固定带10、槽口11、安装柱12、连接块13、扭簧14、限位片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指骨骨折恢复训练装置,由:手背固定板1、近节2、中节3、远节4、手掌固定带5、滑槽6、限曲杆7、伸缩杆8、插孔9、手指固定带10、槽口11、安装柱12、连接块13、扭簧14和限位片15组成,整个装置具有两个功能,分别为手指固定功能和手指训练功能。

手背固定板1通过其上设有的手掌固定带5可将整个装置捆绑于手背对应骨折手指位置。与手指捆绑的装置的结构呈圆弧结构,且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近节2、中节3和远节4,圆弧内圈与手指紧贴。如图1和图2所示,近节2、中节3和远节4均分为两段,分别为1#近节201和2#近节202、1#中节301和2#中节302以及1#远节401和2#远节402,各节两段结构之间均通过伸缩杆8连接,使用时,可根据不同指节长度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广,同时与手指长度相互吻合的近节2、中节3和远节4可在手指训练阶段舒适性更好。

如图3所示,在手背固定板1、2#近节202和端位置均设有槽口11,槽口11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柱12,在1#近节201、1#中节301和1#远节401底面均设有连接块13,连接块可活动套接于安装柱12上。同时在安装柱12与连接块13之间安装有扭簧14,如图4所示。扭簧14为手指训练阶段提供弯曲阻力,逐步的提高训练强度,有效的缩短恢复时间。

同时在1#近节201、1#中节301和1#远节401底面与槽口11对应的位置安装有限位片15,限位片15的作用是防止整个装置反向弯折,为手指提供保护作用。

如图1所示,在手背固定板1正面安装有滑槽6,滑槽6内安装有可滑动的限曲杆7,在近节2、中节3和远节4正面均设有插孔9,限曲杆7在向上滑动时可插接于插孔9内。在手指固定阶段,将限曲杆7插接于插孔9中,使得近节2、中节3和远节4不会产生相对弯曲。在手指训练阶段,只需将限曲杆7退回至滑槽6中,即可进行恢复训练。

使用时,将整个装置通过手掌固定带5捆绑于手背位置,同时通过手指固定带10与近节2、中节3和远节4相互捆绑,保证手指不会产生晃动。固定阶段限曲杆7插接于插孔中,在手指训练阶段,限曲杆7退回至滑槽6中,通过弯曲手指使得各节相对弯曲,同时由扭簧14提供阻力进行训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